第143章 未来的启示
作者:木易水又成   时空回溯之旅最新章节     
    杨进叹了口气,显得颇为无奈:“四弟,你说的这些我也并非全然不知。
    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放弃努力。
    或许,我们可以寻找更为稳妥的方式……”
    看着沐奕仍是不为所动的摇头叹息,
    杨进知道沐奕的顾虑根深蒂固,于是他尝试提出一个新的方案:
    “四弟,我理解你的担忧。
    这样吧,我们可以先从小处着手,不必急于将所有信息直接提交给高层。
    可以先在我们可控的范围内实施你的建议,比如改进战术、增强情报安全能力等。
    通过实际成效来证明这些策略的价值,逐步赢得信任,
    那时再考虑是否有必要将更多重要的信息传递。”
    沐奕此刻非常无奈的感觉到杨进那执着的愚忠,
    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纠正的,他也理解杨进的立场与情感。
    因此他开始了长达三个多小时耐心的劝解与举例说明,
    最终在刘军的协助劝慰之下,杨进才勉强接受。
    杨进叹了口气:“我也知道,现在的党国高层腐败至极,
    但总归还是有清流存在,有真心为国为民的将领。
    我们不能因为怕,就什么都不做。
    四弟,你既然来自未来,拥有关于这场战争的更多信息,
    哪怕就按照你的想法,我们抛开国府,
    但我们至少得尝试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好。”
    沐奕深切的感受到杨进的无力,以及那份在困境中仍然坚持的热血与信念,心中不禁涌动起更深的敬意。
    他点了点头,语气中多了几分坚定:“二哥,你说得对。
    我们不能因为害怕或不信任就停下脚步。
    因此为了长远的考虑,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开始考虑组建自身的势力来应对当下局面了。
    当然明面上我们还是国民党所属,但实际上我们要利用国民党的资源为我们的势力而服务。”
    杨进有些不解:“四弟!之前你不是说抗日战争打了八年,
    最终获胜,且最终共产党解放了全中国吗?
    既然如此为何你不在此刻尝试接触一下共党?”
    沐奕摇了摇头:“二哥!不是我不愿意,是有三个问题的存在,导致现在还不合适。
    第一,先不说能不能找的到,即便我们找到了共产党,请问就我们的情况如何让对方完全信任我们。”
    第二,现在淞沪地区能依靠的只有国军,共产党在这一区域的力量很是微弱的,
    贸然接触共产党,弄不好让国府间谍知晓,后果二哥您是知道的。
    第三,我们自己先创立势力,等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从侧面帮助甚至加入共产党,这不是更好吗?
    还有关于戴笠、徐恩曾这二人,二哥是否有所了解?”
    此时才1937年12月,军统与中统还未成立,杨进似乎对这二人有些陌生。
    杨进皱眉思索,脑海之中不断搜索这二人的信息,片刻后杨进略带不确定:
    “戴笠和徐恩曾,这两个人物我还算略有耳闻。
    戴笠似乎是蒋委员长身边一个颇为得力的人物。
    虽然我不是很熟悉此人,但也曾听闻他在情报工作上的名声。
    据了解此人手段强硬,行动隐蔽,颇得蒋的信任。
    至于徐恩曾,他好像是负责党务方面的情报工作,与共产党方面的斗争尤为激烈。”
    沐奕点点头,继续分析道:“二哥,此二人不可小觑,未来戴笠是军统建立后的重量级人物。
    而徐恩曾则是中统建立后的重量级人物。
    这两人不但位高权重,而且心狠手辣。
    同时也正因为他们位高权重,又手握情报大权。
    所以我们在行事时必须格外小心,避免暴露自己。
    我的计划是,先低调行事,利用现有的身份和资源,逐步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情报网络和行动小组。
    同时,通过改善战术、提高效率,增强我们的实力,
    这样即使未来与他们有所交集,我们也能有足够的筹码保护自己,甚至在必要时,
    利用我们国军的身份与他们之间进行周旋,并且利用他们的矛盾为我们的目标服务。”
    杨进凝重地点了点头,显然沐奕的话触动了他。
    “四弟,你的考虑周全,既保留了我们的主动性,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风险。
    我同意你的策略,就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先从加强自身做起。
    至于戴笠和徐恩曾,以后我们小心即可,那么既然要组建势力,四弟你打算组建何种势力?”
    沐奕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决:“二哥,我们的势力应当是一个以抗日救国为核心,
    同时具备高度机动性和灵活性的团体。
    我们可以称之为‘清平会’,寓意在混乱中寻求清平,于危难之际重建秩序与和平。
    这个名称既体现了我们对抗日救国事业的坚定信念,也寄寓了民众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具体来说,这个组织应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情报部门:负责搜集、分析各类情报,包括敌我双方的军事动态、政治形势变化,以及国际援助的可能性等。
    我们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行动小组:由精锐战士组成,执行特殊任务,如渗透敌后、破坏敌人重要设施、救援重要人物等。
    他们需要经过严格训练,具备高超的战斗技能和极强的心理素质。
    支援与联络网络:建立一个能够快速响应的后勤保障系统,
    同时发展与各抗日力量,包括地方武装、民间组织的联系,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
    教育宣传:利用我们的影响力,进行抗日救亡的宣传教育,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凝聚力。
    同时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和抵抗意志,以及开展必要的技能培训,使普通民众也能在抗日斗争中发挥作用。
    增强民众对“清平会”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后勤保障与联络部:确保物资供应畅通,建立安全的通讯和交通网络,
    与各抗日力量建立联系,形成广泛的统一战线,为长期抗战打下坚实的物质与社会基础。
    纪律与保密:在任何情况下,维护组织纪律,确保行动的安全与保密。
    每位成员需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明白个人行为对整个组织乃至国家命运的影响。
    隐蔽与伪装:鉴于戴笠和徐恩曾的存在,我们必须学会在光与影之间行走,
    确保‘清平会’的活动不被察觉,必要时还要有能力误导或混淆视听,保护我们的同志不受伤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