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敌军败退,隔河对峙
作者:木易水又成   时空回溯之旅最新章节     
    与此同时,沐奕亲自走访地方武装力量,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成功将他们纳入共同防御体系,大大增强了明光县及其周边的防御力量。
    他与新四军的联络也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方承诺将在关键时刻提供必要的支援。
    当杨进带着沐奕的作战计划与李宗仁沟通时,后者被突如其来的捷报惊得不轻,“这个独立师有点厉害啊。
    这么短的时间内不但光复了明光县,甚至还剿灭了六千多日军,这可是大捷。”
    就在这时人称小诸葛的白崇禧来到了李宗仁的近前,奇怪的询问:“德公!什么事情让你这么惊讶。”
    李宗仁看了看突然出现的白崇禧,便将手中的电报递给了他:“健生,你来了啊!你自己看吧。”
    白崇禧接过电报,仔细阅读起来,脸上的表情从好奇逐渐变为惊讶,继而转为赞许。
    “德公,这独立师的指挥官确实有勇有谋,能迅速收复失地并予敌重创,实属难得。
    电报中的作战计划周详且大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化作战效果,正符合当前抗战的需求。
    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与肯定。”
    李宗仁点点头,看向白崇禧:“健生,你的意见如何?我们是否应该采纳这份计划,并给予必要的援助?”
    白崇禧沉吟片刻,分析道:“当前战局紧张,每一分力量都至关重要。
    这份计划显示了高度的战略眼光和战术灵活性,特别是强调了与各武装力量的协同作战,这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全面抗战路线。
    我认为,不仅应当支持,还应考虑如何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计划的成功实施。
    或许,我该亲自去一趟,与这位杨进将军直接交流,了解更详尽的情况。”
    李宗仁微微一笑地摇了摇头:“健生啊!现在恐怕不是时候,目前他们所处的位置非常危险。”
    李宗仁顿了顿接着说:“而且,根据我猜测,这位制定出色计划的指挥官很可能是沐奕将军,不是杨进。
    杨进是此人的兄长,我想,我们应当即刻给予正面回应,表达我们的支持态度。
    至于亲自会面,考虑到战事紧迫和前线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加密通讯先建立联系,条件允许时再具体安排。”
    白崇禧听后,略一点头表示赞同:“德公言之有理,我们应迅速行动,以免错失良机。
    我这就安排回复电报,明确表达我们对独立师的认可和支持,同时指示后勤部门优先调配资源,确保他们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抵抗。
    此外,我也会着手准备一份更详细的支援方案,以便我们能够在战略层面更好地协同他们的行动。”
    李宗仁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就这样办。同时,要确保通信安全,避免计划泄露给敌人。
    这次的胜利和计划让我看到了中华名族抗战的希望,我们必须把握住每一个可能扭转战局的机会。”
    随后,两人迅速展开行动,一方面通过加密渠道发送了鼓励和支持的电报给沐奕,表达了对他们行动的高度评价和即将提供的实际支持;
    另一方面,白崇禧着手制定了详尽的支援计划,确保独立师能够得到充足的补给和必要的战略指导,以维持和扩大他们在战场上的成果。
    当杨进拿到电报后,双手紧紧握住那张薄薄的纸张,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他迅速浏览了电报内容,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喜悦。
    “太好了!”他情不自禁地喊道,“李宗仁和白崇禧对我们的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个消息对于杨进和整个独立师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四弟,李宗仁将军和白崇禧将军,
    都对我们的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且承诺会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杨进的话语中难掩兴奋之情。
    沐奕紧握双拳,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太好了,这样一来,我们的计划实施起来就更有底气了。
    我们要让日军知道,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中国军队也能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杨进立刻召集了其他几位核心成员,将电报的内容告诉了他们。
    众人听后,纷纷露出了振奋的表情,他们知道,这场抗战终于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沐奕坚定地说道,“有了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支持,我们的战斗力将大大提升。”
    杨进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激动的心情:“是的,我们要更加努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机会。”
    1938年2月13日,李总司令电令第59军向淮河流域,在瓦疃集、姚集、固镇、蒙城一线推进,接替第51军战斗。
    同时,白崇禧命令第21集团军总司令廖磊 率第21集团军到达合肥、舒城、八斗岭、下塘集一线阻击日第九师团。
    另外以第51、59军在淮河北岸节节抵抗,并寻找机会向前推进逼迫日军退往淮河南岸;
    以韦云淞的第48军固守炉桥、洛河一线;
    2月16日,周祖晃收到命令后以第7军向张桥镇、老人仓一线向池河、定远,来安日军展开侧击,
    并一度攻入桑家涧,日军不得不抽调淮河地区主力6000余人增援考城、上窑、池河、定远。
    当日军回援淮南之时,张将军的第59军乘机向火神庙、新桥日军反攻,敌退向曹老集。
    第59军则分向苏集、湖口子、曹老集、王庄一线继续推进,彻底将日军驱逐至淝河南岸,并朝淮河北岸推进。
    日军腹背受敌,无奈全部退回淮河南岸,沿临淮关、蚌埠、怀远、与淮河北岸国军形成隔岸对峙的局面。
    当沐奕收到最新情报简直乐开了花,这让杨进很是诧异询问道:“四弟!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
    沐奕兴奋地展示手中的电报给杨进,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二哥,你看!
    李宗仁将军已经调动了张将军的第59军和廖磊的第21集团军,日军被逼回了淮河南岸,现在与他们形成了隔河对峙的局面。
    这说明我们的计划奏效了,而且效果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