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淮茹姐
作者:用户26678306   四合院:卖古玩?三万只赚两万八最新章节     
    秦淮茹的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但她还是微笑着说道:“周东,你有这个梦想,就去追吧。我们都会支持你的。”
    周东感激地点点头,“谢谢你,淮茹姐。其实,我也很舍不得大家,不过我相信,这个决定是对的。”
    这时,阎埠贵和刘光福也走了过来,他们听说周东要走,都有些舍不得。
    “周东,你这一走,咱们院子可就少了个热闹的地方。”阎埠贵叹道。
    周东笑着说道:“阎大爷,我只是去学习,以后还会回来的。而且,我会把学到的新知识带回来,让大家的生活更好。”
    刘光福拍拍周东的肩膀,“周东,你这小子有出息。我们都看好你。”
    周东感动地说道:“谢谢大家的支持。我一定会努力的,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夜深了,院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周东躺在床上,回想着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心里充满了感激和不舍。他知道,这个大杂院是他成长的地方,是他心灵的港湾。但他也明白,外面的世界有更多的知识和机会等待着他。
    几天后,周东收拾好了行李,准备出发。邻居们都来为他送行,院子里充满了不舍和祝福。
    “周东,到了外面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需要就写信回来,我们都在这儿等你。”秦淮茹红着眼眶说道。
    周东点点头,“淮茹姐,我会的。大家也要保重身体。”
    易中海拍着周东的肩膀,“小子,好好干,别忘了我们这个院子。”
    周东郑重地点头,“易大哥,我一定不会忘记的。”
    在大家的注视下,周东踏上了前往大学的路程。虽然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但他也知道,这里永远是他的家,是他最牵挂的地方。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周东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知识。他发现,外面的世界比他想象的还要广阔,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他努力学习,钻研各种新技术,希望将来能为大杂院的邻居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每天晚上,周东都会抽空写信给秦淮茹,告诉她自己的学习进展和对大家的思念。秦淮茹也会把院子里的事情一一写信告知周东,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一年后,周东学成归来。他带回了许多新奇的发明,给大杂院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风扇、洗衣机、录音机,这些现代化的设备逐渐走进了大家的生活,邻居们对周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周东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不仅改变了大杂院的生活,还激励了更多的年轻人。他们纷纷向周东学习,努力钻研,追求自己的梦想。
    四九城的大杂院,在周东的带动下,变得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和谐。周东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生活就会充满无限的可能。
    周东的故事,成为四九城大杂院里的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谱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篇章,成为大家心中的骄傲。
    周东站在大杂院的院子里,看着四周熟悉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里是他的根,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无论未来怎样,他都会记住这个大杂院,记住这里的一切,继续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大家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周东抽了一根烟,想起了乡下的奶奶和爷爷,想把他们搬到城里住,却遭到了邻居们的反对。
    周东的发明和智慧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然而,他心中还有一件事一直萦绕不去。这天傍晚,周东独自坐在院子里,手中夹着一根烟,望着袅袅升起的烟雾,思绪回到了遥远的乡下。
    “奶奶,爷爷……”周东低声自语,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忧伤和思念。
    他的祖父母一直生活在乡下,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把最好的都留给了周东。每次想起那简陋的小屋,周东心中总是涌起阵阵温暖。他决定,要把他们接到城里来,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周东掐灭了烟头,坚定地站起身,径直走向秦淮茹的屋子。他知道,秦淮茹是院里最通情达理的人,或许她能帮他想想办法。
    “淮茹姐,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周东敲了敲门,声音里带着一丝犹豫。
    秦淮茹打开门,见到是周东,笑着说道:“周东,快进来,什么事啊?”
    周东进屋后,坐在椅子上,有些沉重地说道:“淮茹姐,我想把我爷爷奶奶接到城里来住,但不知道该怎么和大家说。”
    秦淮茹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你爷爷奶奶还在乡下呢?他们年纪大了,确实该来城里享享清福了。不过,这事儿不太好办,院里的人多,大家的意见也不一定统一。”
    周东叹了口气,“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想先和你说说,看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秦淮茹沉吟片刻,说道:“要不这样,咱们找个机会开个院会,把这事儿说开了。大家都是明事理的人,应该能理解你的心情。”
    周东点点头,“那好,就这么定了。淮茹姐,谢谢你。”
    第二天傍晚,秦淮茹和周东在院子里组织了一场小型的院会。邻居们陆陆续续地聚集过来,大家对周东的提议既好奇又关心。
    “周东,你找我们有什么事?”易中海率先发问。
    周东站在众人面前,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各位叔叔阿姨,今天把大家叫到一起,是有件事想和大家商量。我想把我爷爷奶奶接到城里来住,让他们享享清福。”
    这话一出,院子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面面相觑,随后阎埠贵开口了:“周东,这事儿我们理解你。不过,咱们院子地方有限,再多两个人,怕是有些挤。”
    刘海中也点头附和,“是啊,周东,我们都知道你孝顺,可这大杂院就这么大。”
    周东的心一下子沉了下来,但他仍然坚持道:“我知道大家的顾虑,但我可以把我的屋子腾出来,自己去外面租房子住。只要能让爷爷奶奶过得好,我什么都愿意做。”
    秦淮茹看了看众人,缓缓说道:“大家也别急着反对。周东这么孝顺,我们应该支持他。再说了,他愿意自己去租房子住,已经很不容易了。”
    贾张氏哼了一声,“周东是好人,可这大杂院就这么点地方,弄得太挤了也不好。”
    周东心里一紧,但他仍然没有放弃,“贾阿姨,我保证不会给大家添麻烦。如果真的不方便,我也可以考虑其他办法。”
    院子里一时陷入了僵局,大家都不知该如何表态。这时,聋老太太缓缓走过来,声音虽然不大,但充满了威严:“周东,你的孝心可嘉。不过,咱们院子确实地方有限,不如这样,先让你爷爷奶奶来住几天,看看情况再说。”
    周东感激地点点头,“谢谢您,老太太,我一定会处理好的。”
    院会在不欢而散中结束了。周东独自坐在院子里,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邻居们有他们的顾虑,自己也不能强求。他决定先去乡下接祖父母来住几天,再看看情况。
    几天后,周东从乡下接来了他的爷爷奶奶。院子里,大家都出来迎接这对年迈的老人。周东的奶奶脸上布满了皱纹,但笑容却异常灿烂;他的爷爷虽然步履蹒跚,但眼中依旧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周东啊,这就是你的家吗?真是不错。”周东的爷爷环顾四周,满意地点点头。
    “是的,爷爷奶奶,这里以后就是你们的家了。”周东笑着说道,眼中满是温情。
    秦淮茹走上前,亲切地说道:“爷爷奶奶,你们来了可得多住几天,周东一直都念叨你们呢。”
    周东的奶奶笑着拉住秦淮茹的手,“好孩子,周东总是夸你们这些邻居好。”
    邻居们见到周东的祖父母,也都热情地打招呼。虽然之前有些意见,但看到这对老人,他们心中的抵触情绪也缓和了许多。
    几天过去了,周东尽心尽力地照顾着他的祖父母,院子里的邻居们也逐渐适应了多出来的两位老人。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总是顺利的。
    这天,刘光天和刘光福兄弟俩找到了周东,他们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周东,咱们也算是从小一块长大的,有些话不好说,但还是要说清楚。”
    周东点点头,“光天,光福,有什么事你们就说吧。”
    刘光天挠了挠头,“是这样的,周东,你爷爷奶奶人很好,我们也很喜欢他们。但你也知道,这大杂院就这么大,人多了确实有些不方便。”
    刘光福接过话茬,“我们也不是说反对你孝顺老人,只是希望你能理解我们的难处。”
    周东心里一阵酸楚,但还是微笑着说道:“我明白你们的意思。我会想办法解决,不会让大家为难的。”
    当天晚上,周东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