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密谋
作者:慕可人   侯门姝色与君谋最新章节     
    宁安侯府后院荣德堂。
    有五间正房,正房前的院子左右两侧栽着一水的罗汉松。正中间摆放着两口巨大的青花瓷大水缸。缸里种着睡莲,养着小小的锦鲤。
    春日正暖,睡莲叶子还曲卷着没伸展开来,一头露出尖尖的一角。煞是可爱。让整个沉闷的院子多了一份野趣。
    此刻正房里的气氛却不太融洽。
    “母亲,这与鲁国公府的亲事可如何是好?”大夫人王氏捏着帕子焦急的问道。
    她也实在是没法子,二女儿的事情怕是瞒不住老夫人的。
    从宝昭的院子里出来后,便径直到了侯府老夫人的住处来讨主意。
    堂上端坐着的是侯府老夫人赵氏,身着绛红色万福纹褙子,抹额上还镶嵌着碧绿色的翡翠,满头的银发,但那双褐色的眸子却是十分的犀利有神。
    “这都是嫣儿惹出来的祸事,若是早点发现也就罢了。一碗药下去,肚子里的孽种也就落下了。”老太太气愤的说道。
    “你是怎么把女儿教的如此不知廉耻?”
    老太太的话犹如巴掌扇在王氏脸上一般。
    沈嫣是宁安侯府长房嫡幼女,宫里淑妃娘娘一母同胞的亲妹妹。大夫人头胎生了淑妃娘娘后十年未孕。
    第二胎生了二公子,又隔了几年才得的嫡幼女,十分的宠爱。
    自幼端庄听话,才名名满京都。刚及笄便被媒人踏破了门槛。还被鲁国公府看上,准备聘去做国公府的世子夫人。
    王氏做梦都没有想到,沈嫣能干出与人珠胎暗结的蠢事。
    她嗫嚅道:“母亲,如今当务之急是要如何度过这一关。”
    “昨日八百里加急传来的线报,北狄一直在边境扰民。还杀了边境将领,陛下下令让鲁国公三日后便领兵出征。”
    “鲁国公的意思是要带着世子一起,若是得胜回来的话世子的军职就可以往上升一升了。”
    “事急从权,昨日国公府夫人的意思是要嫣儿后日便出嫁。” 大夫人王氏的忧愁的眉头都能夹死蚊子。
    老夫人赵氏捏了捏眉心:“这都是你这个当娘的不经心,自己女儿何时与人有了首尾都不知道。”
    “那鲁国公府世子对嫣儿倾心已久,待她是如珠如宝。她做什么要与他人苟且,自甘下贱。”
    沈老夫人真的是恨铁不成钢。
    大夫人听了老夫人说自己小女儿的这番话,内心虽烦躁。但面上仍是恭恭敬敬。
    “母亲,现在说这些也没有用了。都是我的不是,嫣儿自小便乖巧听话,琴棋书画样样拔尖,亲事又许的好,我便是对她一万个放心,哪想就这样出了纰漏。”王氏说着便拿着帕子擦擦眼角的泪水。
    “现如今想要瞒天过海也是很难了。嫣儿是不能嫁了,若是嫁过去被发现的话就不是结亲而是结仇了。”沈老夫人思量道。
    “为今之计,只能另选她人顶替了她。对外我们本就说许的是嫡女,六礼还未开始走,也并未明确说的是哪个。”
    “幸而嫁妆都备的齐整,你看或者是把三娘记在名下,充作嫡女嫁出去?”
    王氏犹豫的说道:“那可是国公府世子,庶女充嫡女怕是不行吧?”
    王氏是十分的不甘愿便宜了庶出的三娘沈婧的。
    三娘的生母是自小伺候大老爷的通房丫鬟兰姨娘,王氏生了淑妃久久未孕,便停了兰姨娘的避子汤药。兰姨娘肚皮争气,头胎便诞下了侯府庶长子大少爷沈杰章。
    后又生了三娘沈婧,大老爷一直对兰姨娘有一份特殊的爱重,待三娘兄妹也是极好的。
    “单是论身份,府里的姑娘们大概只有二房的宝昭配得上,只是如此匆忙,老二定是不同意的。”老夫人手里拨动着佛珠,嘴上喃喃说道。
    王氏听到老夫人提及宝昭,迟疑了一瞬。
    老夫人便捕捉到了:“怎么?三娘身份配不上,莫非你觉得宝昭也配不上?”
    王氏摇了摇头,起身走上前说道:“母亲,我自然是愿意宝昭嫁入国公府的。不过媳妇来之前已经去过昭明苑。四丫头,她并不愿意。”
    “糊涂!”老夫人将手中的佛珠重重地拍在桌上。王氏吓了一跳。
    “说亲自古以来便是父母之命,此事老二决定了就行。你偏要去跟宝昭说。”
    “她自幼丧母,老二对她偏疼。既她是不愿的,必不能强迫了去。那便罢了”老夫人摆了摆手,又拨弄起佛珠来。
    “可是鲁国公府手上有兵权,若是结亲,这可是宫里淑妃娘娘的一大助力啊。”王氏试图用淑妃来说动老夫人。
    清风从窗外吹进,屋子外面树木被吹得簌簌作响。老夫人望着窗外,想了许久。
    终是点了头:“如此,你便去与老二说吧。”
    大夫人王氏看着老夫人的表情,松了一口气。果然,只要提到宫里的淑妃娘娘,什么人在老太太心里都要靠边站。
    淑妃娘娘自幼便是由赵老太太教养长大的,又争气的被选入宫中。宠冠一时,膝下还育有四皇子与六皇子。在老夫人的心里分量是极重的。
    “若是宝昭出嫁,嫁妆都按嫣儿的份例给,只能多不能少。并且南华县主去世留下的嫁妆原封不动的全给她带上。”沈老夫人交代道。
    南华县主是二房原配主母,也是四小姐沈宝昭的母亲。只不过福薄在生五少爷时血崩而死,那时沈宝昭方才五岁。
    王氏听到要带上南华县主的所有嫁妆,便小心翼翼的问道:“二弟妹的所有嫁妆都要带走吗?侯府怕是拿不出了。”
    “闭嘴,你动动脑子吧。南华县主出嫁时十里红妆,满京都的人都是看到了的。明面上的当然要都给宝昭带走,用掉的,便用差不多的替上。否则你是想要外人戳我们侯府的脊梁骨吗?” 案几被老夫人拍的作响,茶盏里的茶水都溅了出来。
    “至于当年留下的银票地契这些,就算了吧。想来宝昭也用不了那么多的。”
    王氏心下惴惴不安,长房和二房同为嫡出,公婆虽然很是看重长房,但对二房也是不错的。
    “媳妇明白,在嫁妆上绝不会亏待四丫头。”
    “等会老二提这件事情,他若是不同意...”老夫人想了会,顿了顿:“那便亲事便就此作罢吧。”
    终归是怜惜二儿子,年纪轻轻便丧妻。老夫人也不愿意勉强他。
    婆媳二人主意拿定,此事就先打算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