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三丫头的亲事
作者:慕可人   侯门姝色与君谋最新章节     
    国公府的管事嬷嬷是顾氏的心腹,跟着顾氏见过世面。
    闻言也不惊慌,理了理衣裙施了一礼,回道:“回亲家太太,当日的情形由不得我们夫人做抉择,只能如此。”
    “若不找公鸡拜堂,只得让我们大少爷替世子拜堂了。
    世子本就受了伤,若是好不了的话,大少爷再露脸,这府中以后谁得势可就不一定了啊。
    我想亲家老爷太太也不愿意看到这般情形吧。”管事嬷嬷说的很隐晦,但是王氏夫妇都听懂了。
    尤其是王氏,感同身受。鲁国公府和宁安侯府一样,都是有庶长子的。
    鲁国公府的庶长子可比宁安侯府的庶长子有身份多了。
    说来他当年也是嫡长子,不过是鲁国公贬妻为妾,另娶高门,这才成了庶子。这段往事京都里老一辈的都知晓。
    大老爷见管事嬷嬷走了,便也离开了玉清苑往外院去了。留王氏与沈嫣在内室说话。
    大夫人王氏见沈嫣一副还未缓过神来的样子,心疼道:“嫣儿,娘知道你受了委屈。
    但现如今只能靠着陈珂与国公夫人站稳脚跟,不管如何得先将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
    听到大夫人王氏说肚子里的孩子,沈嫣终于有了点反应。
    “你听娘说,你与陈珂早就同过房。过几日便可说不舒服要请平安脉。
    到时诊出有孕,只消有陈珂与你作证便不用担心。
    如今他腿断了,又有厉害的长兄虎视眈眈,若是好不了,岂不是爵位要旁落?”
    “所以你不必担心,这对你来说反而有利。
    国公夫人若是知晓,只会把你肚子里的孩子当做救命稻草供起来。她会替你想出万全之策的。”
    王氏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沈嫣也豁然开朗,这样她的这个孩子岂不是可以正大光明的一直待在身边。
    还能有国公的爵位,虽比不上孩子的真实身份,但也比之前的打算好太多了。
    便点了点头,道:“娘,女儿知道轻重。”
    后又说:“四妹妹这人邪门,娘你不得不防着她。
    女儿总觉得她自从上次生病之后便不一样了。这次竟让她躲了过去。”
    “你放心,只要她在侯府一日,便翻不出娘的手掌心。”王氏胸有成竹的说。
    “现下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娘要你去办。”一想到西跨院的母子三人,王氏便没好气。
    大老爷一直将那边放在心上,不过是两个庶出的,大的那个延请名师,生生的让他中了举压了自家儿子一头。
    再不能让三丫头得了好亲事了,否则岂不是再得一助力。
    “你出嫁,近几日你长姐必会招你入宫。
    到时你与她提一提三丫头的亲事,让她下一道懿旨将三丫头许给武安伯的嫡幼子乔三少爷。”王氏吩咐女儿道。
    如今中宫空虚,淑妃娘娘暂领管理后宫之职,是有权利下懿旨的。
    沈嫣愣了下,想了会乔三少爷。
    大惊道:“娘,那乔三可是个痴傻的,父亲必不会同意的。”
    “娘知道,不然怎会让你去求娘娘的懿旨。
    你且去求来,只要懿旨一下,就算你父亲有二话,老夫人也不会允许他给娘娘添麻烦的。”
    “儿呀,你且记着只有你们三兄妹才能守望相助。
    那些个庶出的是不能让他们出头的。”王氏盯着沈嫣,语重心长说道。
    其实王氏的心里也不是滋味,按她的想法将三丫头许个外表光鲜内里污糟的人家也不是不可以的。
    这样她还得了贤名,不必将娘娘拉下水。可是又想起娘家嫂嫂的嘱咐,便狠下心来不得不这么做。
    王氏的娘家忠义伯府原先也是武将之家,只是到了王氏这一辈的儿孙,嫡支的没有一个出息的。
    王氏的哥哥袭了爵位倒是生了几个儿子,没想到个个都是纨绔。
    文武皆不成器,整日的斗鸡走狗,靠祖上的萌阴过活。这日子是越发过的艰难了。
    王氏得时不时的补贴,还要为侄儿们收拾烂摊子。
    要不是因为王家大少爷在赌坊输红了眼,借了武安侯的钱又还不出,她也不必拿庶女去填那个坑。
    “娘你放心吧,女儿会把事情办好的。”沈嫣答应道。
    再说沈宝昭出了荣德堂,便回了昭明苑。
    今日沈嫣回门,族学便放了假。二老爷便带着五少爷也跟着到了沈宝昭的院子。
    沈杰凌平日里进学也不得空闲,到宝昭这里的次数并不多。
    一进院子便见到了落霞在院子里用药碾子磨药材,便也玩心大起,上手磨了起来。
    沈宝昭做这些的时候并不避着人,只说是看了几本医书,很感兴趣便心血来潮买了各种药材玩。
    她是想着慢慢地让大家接受她会医术这件事情,后面行事就方便许多。
    所以当二老爷问起时,她也是这么回答的。二老爷并没有当回事,只当是女儿打发闺中时间。
    三人到了沈宝昭的书房。只见书房内摆放了一张书案,书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笔山上挂满了各种材质的毛笔。
    书案后是一排博古架,博古架上都是各色书籍。
    书房的右边是一面大窗户,采光极好。
    春日的暖阳斜射进来,柔和的白光照在窗户边的案几上用白瓷瓶插着几支桃枝上。
    桃枝抽出嫩芽儿,几粒小小的花苞也在待放。
    窗边的墙上挂着一幅鲲鹏展翅的画作,上面提了庄周的《逍遥游》“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二老爷在书案边拿着沈宝昭平日里练的字看,欣喜地发现宝昭的一手簪花小楷写的极好。不由地赞道:“昭儿,你这字可与素之先生媲美了。”
    素之先生的簪花小楷是出了名的,闺阁女子皆爱寻她的字帖来临摹。
    二老爷不知道的是,沈宝昭的瘦金体写的更好。
    这还是当年他手把手教的。那时他见了她的字迹,总觉太过拘泥。
    正如她那时的心境一般,囿于心魔,整日里念叨着便是复仇,不够疏朗。怕她郁结于心,便自己写了份字体让她临摹。
    瘦金体杀伐果断,她练着练着便越来越好,心境也越来越宽广,胸中的浑浊之气倒像是一扫而空。
    到了后面,连他都分不清两人写的。还笑着说日后可以替他执笔了。
    沈宝昭想到这,今生若他还注定是天下霸主,那便离他远远的,护好父亲弟弟,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