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入宫告状
作者:慕可人   侯门姝色与君谋最新章节     
    一驾华贵的马车从长公主侧门而出,轻快地朝着皇城方向而去。
    马车的后头还跟着些府兵,押送着萧元怀送来的匪徒。
    先帝为了让长公主入宫便宜,将长公主的府邸建的离皇城很近,不过一会儿就到了宫门口。
    守门的侍卫认识长公主的车驾,急忙放行,让人换上了青帷小轿,抬着长公主入宫。
    很快到了成德帝的勤政殿。
    孙公公忙入内禀告,长公主等在侧殿之中。
    成德帝听了长公主求见,皱了皱眉头:“她来做什么?”
    随即想到长公主竟然看不上他的儿子们,不愿意将端宁嫁入皇家。
    自己这个嫡妹,从小便不将自己放在眼里,哪怕纯贵妃成为继后,也看不上他这个名义上的嫡兄。
    待他登基之后,虽明面上也算是恭敬,可若非必要也不怎么入宫。
    今日倒是稀奇,是有什么所求吗?成德帝心中嗤笑,没想到一向眼高于顶的嫡妹,也有求上门的时候。
    吩咐孙公公道:“孙岩,就说朕还在批奏折。长公主若无要事便先回去。
    若是不回去,就让她等着。给她上最好的茶水点心。”
    成德帝心中熨帖,虽然他今日早已批完奏折。
    按往日里长公主的性子,早就一走了之。可今日例外,她与薛老爷早已商量好,无论如何都要见到成德帝。
    茶水换了一盏又一盏,长公主仍旧等在偏殿。
    孙公公见成德帝还没有要召见长公主的意思,反而仍旧津津有味地看着话本子。
    继上次《金枝殇》之后,成德帝便多了个爱好,闲暇时便让人搜罗些话本子来看,很是入迷。
    孙公公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圣上,圣上。”
    拂尘指了指偏殿:“长公主殿下还在呢。”
    成德帝从话本子中收回神来,放下书,问道:“等了多久了?”
    “有一个时辰了。”孙公公回答道。
    一个时辰竟还没有走?莫非长公主遇到什么难题了?
    既如此,那他就见见。若是她态度好,便可怜可怜她,顺手帮上一帮,谁让他们是兄妹呢。
    “宣吧。”
    长公主虽等了许久,可丝毫也没影响她的气度。仍旧是端着嫡公主的架子,哪怕是给成德帝行礼也挺着直直的脊背。
    成德帝见长公主从来都是这副不易屈膝的模样,好似就如同以往一般,高他一等。
    心中也不悦起来,直接问道:“皇妹这么晚进宫来,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吗?”
    长公主听得成德帝略带嘲讽的语气,也没有恼,直接让人将几个匪贼带进殿中。
    成德帝不明所以,嫌恶地看着地上跪着的人,“你带这些人来是做什么?当朕这儿是菜市场吗?”
    “淑慧不敢,只是有一事要向圣上禀告。赏花宴前两日,端宁被匪贼掳走,幸得梅千和所救。
    后来才发现,掳走端宁的人,乃是郎中令赵启派出。为的就是毁掉端宁的名声,让她没办法参加赏花宴。”
    成德帝困惑道:“赵启不让端宁参加赏花宴,为什么?”
    “自然是为了太子妃的位置。想必他早就知道太子有意求娶端宁。”长公主出言讥讽。
    长公主从袖口中取出一叠纸张:“这是他们的口供,皇兄若是不信,大可以让大理寺再审问一遍,看有没有冤枉赵启。”
    成德帝拿着口供,一张一张浏览过去。
    既然长公主敢让大理寺重新审问,那说明此事必然不会假。
    可赵启乃是太子背后最大的倚仗,若是太子失了他,如今的局势岂不是又要有变?
    他费心维持了这么久,让几位皇子平衡,若是被打破。又要重新布局,太累了。
    看口供上说,端宁并无大碍。既然如此,安抚安抚就可以了,成德帝心想。
    “皇妹,这赵启真是胆大包天,罪无可恕。竟然敢对端宁做出这等子事情来。”
    “孙岩,传朕的令下去。就罚赵启,一年的俸禄,以儆效尤。”
    长公主大失所望,不满地质问道:“赵启差点毁了我儿,竟然只罚一年的俸禄?”
    成德帝安抚道:“皇妹,你也说是差点。这端宁不是还好端端的嘛?
    朕昨日还给她许了那么好的婆家。想来朕罚了赵启,他也知道错了。你就不必揪着不放了。”
    “这样,待到端宁出嫁时,朕给她备上厚厚的嫁妆。定让她体体面面地出嫁,必定让梅家不敢欺辱她。”
    成德帝觉得自己已经做得仁至义尽了。
    但对于长公主这个母亲来说还远远不够!长公主心里嗤笑,罚一年俸禄,如赵启这般家世,谁还靠俸禄活着。
    如此不痛不痒,这赵启日后岂会再将长公主府,薛家放在眼里?
    长公主并没有多言,这趟她本就没打算做什么。不过是探一探成德帝的心思罢了。
    既如此,长公主面上也软和下来,替端宁谢恩,便告退了。
    成德帝眼眸中露出满意的神色。
    他才是帝王,是大历朝的掌权者。所有人都要匍匐在他的脚下。
    嫡长公主如何?先帝最宠的怀王又如何?还不是他想让他们如何便如何。
    此刻,成德帝的满足感无比的强烈。
    长公主回府之后,薛盛也早就从怀王府中回来。
    薛老爷听着长公主叙述进宫成德帝的态度,眼中难掩失望之色。
    他不过是要试探一番,原来所辅佐的帝王竟也是个道貌岸然之人。
    剩下的皇子们,没有哪一个担得起这万里江山的责任。这大历,恐危矣!
    “盛儿,怀王怎么说?”薛老爷问道。
    薛盛是带着满心的疑惑回来的,他到怀王府时,萧元怀并不意外,好似料到了他会来一般。
    只抛出了几个问题,让他回家问问长公主夫妇。
    “有朝一日,太子若是掌权。按太子睚眦必报的性子,没有站队还拒绝了他求婚的长公主府会如何?薛家会如何?”
    “赵家若是做了大历朝的外戚,朝堂是否还会有清正廉明?大历的百姓是否还能安居乐业?”
    萧元怀的问题一个个抛出,就如同冰雹一般,冰冷生硬却又现实地一下一下打在薛老爷和长公主的心上。
    二人久久不曾言语。
    薛盛还继续道:“小舅还说,若要扳倒赵家,明日早朝是最好的时机。”
    夫妻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见到了坚定。
    看来已经二人都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