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万历乱局
作者:生活艰难又无限好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最新章节     
    李成梁和张居正,可算是相辅相成。
    隆庆年间,张居正虽然不是首辅,但他实际上主持了北方边务。
    众所周知,张居正是个权欲相当重的人,在他当权的时候,大明朝堂几乎就是一言堂。
    而此时李成梁能在辽东形成自己的势力,成为实际上的东北王,就可知道张居正对他有多么的放任。
    不可否认李成梁战功卓着,但是大明从来不缺战功卓着的将领。
    在传统以文御武的大背景之下,李成梁在张居正当权期间从未被文官掣肘。
    单凭此一点,就可以让人看清一个事实。
    李成梁是张居正的绝对亲信,否则他不会甘冒天下之大不讳,放任李成梁坐大至此。
    自隆庆元年到万历十年,张居正当权的这十六年时间里,也正是李成梁人生的最高光时刻。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张居正病故,万历皇帝随后也对其进行了清算。
    万历皇帝要清算一个当权了十年的名相,自然不可能不做一些准备。
    而在此前的一年,也就是万历九年(1581年)九月,将李成梁的长子李如松调入京任神机营右副将。
    这个调动的意味,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
    张居正被清算后,他所提拔的武将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制。
    戚继光也是在此时被调往广东任职。
    而李成梁虽然没有被调动,但是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
    实际在张居正退休回家后,李成梁就已经有了预感。
    所以他把希望寄托在战功上面,企图用战功向朝廷或者说是向万历皇帝表明心迹。
    也就是在这一年,为害辽东二十多年的内喀尔喀巴林部酋长苏巴海被李成梁一举解决。
    同年,女真建州右卫首领阿台,乘哈达部诸子争位之机,勾结叶赫清佳努等攻击虎儿罕赤并骚掠明边。
    李成梁率军出击,将其惨败。
    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李成梁以“阿台未擒,终为祸本”为由督兵攻打古勒寨。
    阿台之妻是觉昌安长子礼敦的女儿,所以觉昌安想救出自己的孙女,于是与其子塔克世入寨。
    也就在这一战中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和祖父觉昌安被误杀。
    同年七月,李如松升任山西总兵官。
    从这一任命来看,显然万历皇帝是接受了李成梁的投诚。
    但是李如松刚上任就被弹劾,理由是父子不应一同掌理重镇。
    于是他又被万历皇帝召入京任右军都督府佥书。
    万历十二年(1584年)李成梁遭受文官集团的弹劾,第一次向朝廷请求退休。
    可见此时的李成梁已经意识到一些东西,所以对大明朝廷有些灰了心。
    然而万历皇帝没有允许。
    万历十三年(1585年)七月,李如松改以都督佥事提督京城内外巡捕。
    同年十二月兵科给事中邵庶弹劾李如松及其弟、副总兵李如柏不法的行为,并请皇帝对李如松稍加抑制。
    万历皇帝认为李如松父子兄弟都是因战功升职,与寻常恩荫不同,加恩并无不妥,不予理会。
    万历十五年(1587年)李如松在出任宣府总兵官,期间与巡抚许守谦曾检阅军事操练,不守武将尊文官之惯例,直接引许守谦与自己同坐。
    参政王学书劝解李如松,二人争执不下,几乎要动手大战一场。
    很多人把李如松的这一举动看成是“骄横不法”,但这恰恰是李如松真正向万历皇帝投诚的关键时刻。
    这场闹剧,其实就是李如松自绝于文臣,彻底投向皇权的投名状。
    自张居正当权之后,朝堂被张居正一手扶持的江南仕林独霸。
    万历皇帝虽然清算了张居正以及跟他最亲近的一批官员,但是并没有能力将已经布满朝堂的江南仕林一体铲除。
    因此,在张居正死后的十年,就是万历皇帝分化瓦解江南仕林最重要的十年。
    在文官方面,万历皇帝着重培养了张居正的对头赵志皋、沈一贯等人,这些人就是所谓的浙党核心。
    而在武将方面,李如松就是万历皇帝的最为倚重的臂膀。
    万历皇帝亲手将他扶成了自己在军方的代表。
    同时也是用来取代李成梁的重要臂膀。
    正因如此,不管有多少弹劾,万历皇帝始终不为所动,信任如一。
    而李成梁的态度一直暧昧,企图两边押宝。
    实际上李如松的第一次被召回京城的时候,李成梁就已经感受到了皇权的势微。
    因此他想激流永退,告老致仕,不想去趟江南仕林跟皇权之争的这趟浑水。
    然而万历皇帝不想放过他,强行将他拉入了争斗的漩涡。
    直到万历十九年(1591年),李如松坚定的倒向皇权后,才借故任他离去。
    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镇原副总兵哱拜父子与蒙古河套部落勾结发动叛乱。
    连克中卫、广武、玉泉营、灵州等城,“全陕震动”。
    同月,礼部给事中李献可等人在“国本”问题上向万历皇帝进言。
    因言辞激烈,万历皇帝将李献可降职外调,其余人皆夺俸半年以示训诫。
    然而御批下到内阁,为营救李献可,首辅王家屏拒不执行,将御批封还。
    这两件事有没有必然联系不好说,但也确实有些巧合。
    哱拜,原是蒙古鞑靼部的一个小酋长,因与部落酋长英台吉有矛盾,父兄皆被杀后,率领部众投奔宁夏官军。
    因作战勇敢,屡建战功,渐渐由把总升至守备、游击、参将,并授宁夏卫世袭都指挥使。
    他的官职远没有李成梁高,但他在宁夏的实际地位,与李成梁在辽东的地位无异。
    就在造反的前一年,御史周弘和巡按宁夏边务时,还以将才推荐哱拜的儿子哱承恩、土文秀、哱云。
    可见哱拜在朝中的助力不少。
    实际上哱拜的提拔也离不开一个人,张居正。
    哱拜造反后,宁夏的副总兵李昫奉总督魏学曾檄,摄总兵事进剿,但叛军恃河套蒙古支持,势力甚强。
    此后,朝廷又调大将副总兵麻贵驰援,麻贵率苍头军在攻城同时,阻击河套蒙古援兵,斩获甚多。
    然而朝廷得到的消息是所派平叛军进展迟缓。
    四月,李如松经梅国桢举荐,得到了宁夏总兵的任命。
    梅国桢,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历任顺天府固安知县、河南道御史、浙江道御史、太仆少卿、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从此人的履历来看,应是万历皇帝自己安排的人。
    六月,李如松到达宁夏,同时任浙江道御史的梅国桢为监军,两人一同率领辽东、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对哱拜势力进行围剿。
    从这两个人的组合出征,就可以看出,万历皇帝对这场叛乱并非没有准备。
    假设哱拜之乱的背后,有江南仕林的教唆的话,那么这场战争实际上就是万历皇帝向其宣战的标志。
    而也就在同年的三月,赵志皋接替王家屏任首辅。
    这一事件则标志着万历皇帝自己培植的文臣势力也终于登上了大明文臣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