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假传圣旨
作者:研究生没毕业   镇古狂龙最新章节     
    刘烽火听完,脸色巨变:“小赵大人,万万不可,假传圣旨可是灭九族死罪!”
    赵天龙毅然说道:“我没有九族了,何况我是都兰公主内官。打狗还得看主人呢,陛下要杀我,也得考虑考虑都兰是否高兴。”
    “胡闹!”刘烽火急了,死死抓住这条路的胳膊:“小赵大人,我说句不该说的话,你就个小小的内官,还是个太监。什么司业,副总编纂,那都是虚名,陛下根本不在乎。就是拉拢你的手段。用你,你是红人。用不着你了,你就是血人,血呼啦的人!”
    赵天龙:“……”
    服了,刘烽火看得真透彻。
    “刘老将军,不会有危险。陛下也是武将出身,懂得带兵打仗,必然会下旨约束猪头。我们只是提前传达了圣旨而已。半月后,真正的圣旨下来,就没事了。此事,只有你我知道,你不说,我不说,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
    刘烽火,犹豫了,他肯定不会说,赵天龙可是为了他们这些将士的性命。他十分感动。没想到赵天龙这个文人居然一心为他们着想,这是从来没有过的,朝堂上那些文臣最瞧不起武将可。赵天龙能这么做,他很感激,但他着实担心赵天龙会被猪头宰了:“万一猪头不信呢?直接砍死你呢?”
    赵天龙笑道:“到时候,你跟我去,他要是杀我,你就把他宰了,大不了,我们反了,落草为寇,自立为王!”
    “啊?”刘烽火差点栽倒:“我们的家眷可还在柔利呢!”
    赵天龙拍拍他的肩膀:“放心,达不到那么坏的结果。”’赵天龙说完,离去。
    刘烽火望着赵天龙的背影,喃喃道:“可惜,是个太监!”
    庄翱此刻正在树荫下,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一头烤野猪只剩下骨头架子了。
    真能吃,但也真能熬,昼夜奔袭了七天,他却依旧精神抖擞!
    庄翱吃饱喝足,也不管三军是否休息好了,提刀上马:“出发!”
    疲惫的三军不得不继续行军。
    庄翱也没在意赵天龙去哪了。
    此时,黑骑军已经甩了其他骑军将近四天的路程。
    夜幕降临,大军还在行进。
    突然,队伍后面,跑来一匹战马。马上一人,头戴遮面铜盔,
    身穿卷边铜甲,外罩黄马褂,手提一杆黑铁长枪。
    威风凛凛,策马奔腾。
    “陛下口谕,大殿下接旨!”来人大喊,声音粗犷嘹亮。
    “陛下口谕,大殿下接旨!”
    兵卒赶紧让路。
    庄翱听见了,赶紧号令三军停止前进。
    此刻,庄翱身边的刘烽火,心情紧张到了极点,死死盯着使者,手里的长枪紧握,已经做好了刺杀庄翱的准备。
    片刻,黄马褂使者到了庄翱面前,勒紧缰绳,战马嘶鸣,踏踏踏,止步。
    使者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拱手施礼:“大殿下,陛下口谕,为公平起见,黑骑军立刻停止前进,与白骑军、黄骑军
    红骑军汇合,同时进发。抗旨不尊者,就地免去黑骑军总指挥职务,回皇都接受处罚。钦此!”
    庄翱大吃一惊,父皇什么意思?让我和庄文他们同时进发?那我还有什么优势?我跑得快,不就为了早到战场,多杀些敌人吗?
    他看看使者,人高马大,穿着黄马褂,像是皇宫信使。
    虽然不甘,可是,确实不敢违抗圣旨。
    “哇呀呀呀……”气得庄翱大叫,暴跳如雷。突然举起长刀。
    刘烽火心里大叫一声,不好,速度提起手中,就要刺穿庄翱的后心。以他的战力,哪怕庄翱身披铜甲,也挡不住他的长枪。
    可就在这时,庄翱一催战马,冲进从侧翼树林,长刀挥舞,咔嚓,咔嚓,劈斩古树。
    轰隆隆,数棵古树被拦腰斩断,砸在地上,树林内烟尘四起。
    “别看了,还不快走?”刘烽火催马来到假扮信使的赵天龙跟前,压低声音,催促道。
    赵天龙乐了,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刘烽火这才松了口气,不管猪头听不听,骑马,赵天龙安全了。
    不过,十分佩服,这个太监胆子真大,装得真像。要不是他事先知道,他都看不出来是假的!
    庄翱都要气疯了,砍了三里树林,才压住火,掉转马头回来,怒吼道:“全军就地扎营!”
    三军将士差点就欢呼了。赶紧就地扎营。
    刘烽火乐了,成了!
    赶紧去找赵天龙。
    不久,找到了已经换了衣服,正在和将士们搭建帐篷的赵天龙。
    刘烽火都服了,你心可真大,差点没把握吓死。
    “小赵大人,这等粗活,让他们坐吧,我找你有事说!”刘烽火招呼赵天龙。
    赵天龙随他走到偏僻处。
    “小赵大人,虽然暂时糊弄过去了,但是,过几天信使真的来了,和你说的差不多一样怎么办?怎么可能两道圣旨的意思一模一样?”
    这也是他才想到的。
    赵天龙笑道:“陛下肯定会当着三军的面,斥责自己的儿子,如此赏罚分明,不任人唯亲,才是明君。但,我敢说,陛下不可能只训斥自己儿子,不找你们麻烦。否则,岂不是弱了太子威仪?谁还把他们当回事?他们还怎么建立功勋?”
    刘烽火脸色一变:“你的另一层意思是说,陛下也会训责我们几个大将军?意在提醒我不但要保护几个太子,还要维护他们的声名?换句话说,就是掩盖他们的所有错误?”
    赵天龙看着他:“你说呢?否则,怎么会让几个太子跟着你们?”
    刘烽火沉思,忽然说道:“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意在敲打我们,此次战役,我们既不能功高盖主,也不能认太子胡作非为。毕竟他们不会打仗,我们才是将才。若是真让他全权指挥,必败无疑!”
    赵天龙笑了:“刘老将军真聪明!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仗,你们打,但功劳必须是太子的。否则,他们的这个总指挥岂不是名不副实?”
    刘烽火苦笑:“小赵大人谬赞,吾不及小赵大人万分之一,若不是大人提醒,恐我等被刀架在脖子上,还不自知。”
    “刘老将军不必过谦,我就是个百无一用的书生,还是个无根之人!刘老将军,即使我们猜到了陛下的意思,接下来也不好办。怎么不让猪头犯病,还是个难题。好了,我歇着去了!”赵天龙挥挥手,走了。
    刘烽火看着赵天龙的背影,伫立很久,他做梦都没想到,三军将士的性命是这个太监给保住的。以小赵大人的胆识和智慧。前途不可限量。可惜,是个太监。否则,小赵大人位列三公都有可能!
    三公,就是宰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当朝最有实权的大臣。宰相辅佐皇帝管理百政,太尉是全国最高的军事行政长官,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小赵大人是太监,即使破例入内阁,也不可能做三公之一。太监入内阁都是前无古人了,怎么可能做三公?
    刘烽火十分惋惜。以小赵大人的品格,要是位列三公,实乃柔利之大幸也!要是成为太尉主管军事,就更好了。
    惋惜完,刘烽火又犯愁了,怎么能让猪头太子不犯病呢?
    太难了!
    赵天龙回到帐篷里,就开始研究功法。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他对失去内力一直耿耿于怀。他一直在尝试如何恢复内力。可是,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
    赵天龙不甘心,挨个尝试脑海里记载的功法,这些功法都是师父教的,不是让他修炼这些功法,而是让他了解别的门派的武功路数。
    如今经过诸多尝试,他记载的功法只剩下两个。
    一个是皇帝内经,一个是阴阳鼎。
    阴阳鼎就是合欢术,房中术。
    因为赵天龙以前练的童子功,以至于早把阴阳鼎这个功法给忘了。也是最近才想起来,但已经在行军途中了。
    今天,赵天龙准备尝试一下黄帝内经。他倒是想尝试阴阳鼎,可得有那个条件啊!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修炼,不但要看得懂修行功法,还要深入领悟到精髓,才能炼成。
    赵天龙盘膝而坐,闭目,静气。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心守丹田。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就是要掌握天地自然规律,才能获得天地的精华。
    天地精华就是宇宙阴阳。阴阳是世界形成的基础。有了阴阳,才有了天地。而阴阳的产生,来自于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行的产生来自于自然界。而自然界就是天地。
    这是一个圆圈轮回。
    为何如此玄妙?
    哪怕是古人都没找到答案,也许,我们的古人,还够古!
    赵天龙的童子功,是绝对最上乘的功法,他都能看得懂,都能领悟。更看得懂黄帝内经,也能领悟其中奥义。现在需要的就是感知这个世界的自然规律,吸收天地精气。
    这个感知不同于宁妃的感知。宁妃的感知更像是最高级的推演天机!
    赵天龙的感知是融入,将自己融入进这自然中。
    融入之后,才能吐纳精气,将精神和肉体炼成天地合一。
    之前,赵天龙试炼其他功法都未能融入,所以那个功法不适合这个世界的自然规律。
    自然规律可不只是日夜、阴晴、寒暑、四季的规律,而是包罗万象。一切在自然界存在的,都有规律。这些都要依靠感知来完成。
    但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毕竟世界地大物博,万物不可能聚集在一个地方,所以才有修行人为何去云游四方。
    现在赵天龙要掌握的也只是他现在所处之地的自然规律。
    掌握成功的表现会是,聚气成功。
    夜,夜深!
    军营内除了站岗和巡逻的士卒,均已入睡。
    赵天龙的丹田里,依旧空空如也,还没聚集到一丝的灵气。
    忽然,赵天龙的耳朵动了动。
    感知中他,此刻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是最敏感的。特别是声音。
    他听到有脚步声在靠近他的帐篷。绝不是巡逻兵。脚步声很轻,走走停停,显然是蹑手蹑脚。
    如此走路的人,非奸即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