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鹿死谁手
作者:琅琊无用   天书落最新章节     
    安西王府,一连吃了六天素的赵广安,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一头拱进了厨房里,等不及丫鬟将刚刚呼好的下水端到桌上,便伸手从盆里捞出来一截大肠,迫不及待的塞进了嘴里。
    胡吃海塞,吃饱喝足之后,这才心满意足的向书房走去。
    已经煮好茶的陆留安,急忙起身请安:“主公,这几天委屈坏了吧,看起来你都瘦了好几斤。”
    “老陆,这么明显吗,没事,用不了几天我就能把掉下去的肉给吃回来。”
    陆留安哈哈一笑,然后倒了茶放到安西王跟前:“和燕北王喝的可还尽兴?”
    “尽兴,这老小子的酒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愣是把我给喝趴下了,那,给你这个。”话刚说完,赵广安便从袖中掏出一张丝绢,无比随意的递给了陆留安。
    陆留安展开一看,当即站了起来,一脸震惊的说道:“这是燕北布防图!”
    “嗯,不得不说萧狐狸是带着诚意来的,咱们也不能小家子气。”
    “主公所言极是,如此结盟一事,我们便可高枕无忧了。”
    “嗯,这次见面,我们俩净顾着吃肉喝酒了,具体的事是一件也没谈,等第二天我醒了酒,看到这份布防图的时候,也是被萧狐狸的手笔震惊了,说实话气魄这一块,我比他差远了。”
    “主公也无需自谦,既然如此,咱们的城防图也不能藏着掖着,我一会就动身,具体的细节我到了沂州府再详谈。”
    “嗯,人我已经给你安排好了,到了燕北地界,那边也会有人沿途护送,至于怎么谈无需顾忌,你直接拍板就是。”
    “好,主公还有什么要交待的?”
    “情报这一块咱们实在是差得很,让绣花厅直接安排点人,既然结盟了,咱们也就没有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大大方方的摊开就是。”
    “嗯,就算咱们不共享,这些年以绣花厅的本事,安西有几只蛤蟆,他们也一清二楚。”
    “嗯,对了,听说商无用死了,西楚边关换了个年轻的大将军?”赵广安突然问道。
    “嗯,叫周翊空,是商无用的学生,根据他这些天的表现来看,手段颇为了得,是一个极难缠的对手。”
    “越难缠越好,既然如此难啃,那赵元稹一时半会就不会下嘴,正好给了咱们与燕北融合的时间。”
    “嗯,二十万蛮夷再加上十多万西楚兵,就算有一副好牙口,也不是轻易能咽下去的。”
    “行了,你赶紧动身吧,我去睡会,你不知道我这几天都遭了什么罪,吃不好不说,连睡觉的床都窄的可怜,我得赶紧去我的大床上好好的补个觉。”
    萧慕言回来后的第二天,燕北王和先生也来了别院,除了陪着爹和师父之外,剩下的时间就是和百里浮玫腻着,倒是难得清闲的过了几天舒坦的日子。
    黄昏,刚刚走出绣花厅,正要迈步进入马车的百里浮玫,却被急匆匆追来的宋英拦住了。
    看到满头大汗,跑的气喘吁吁的宋英,百里浮玫虽然面色如常,但心里却不由一紧,因为她知道,宋英如此焦急定然是出事了,而且一定是大事。
    “不着急,喘匀了再说。”百里浮玫面色冷静的站在马车旁等待着。
    稍稍平复,宋英便十万火急的说道:“禀厅首,刚刚接到八处的急信,杨云霆于昨晚起兵谋反了。”
    梁国一人之下的杨云霆,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都有着比皇室还要更盛的威望,更不用说一向唯他马首是瞻的梁国大军。
    杨云霆一旦造反,大梁皇室定然是岌岌可危,谋反成功是一定的,关键是留给大梁皇室的时间还有多久。
    闻此惊变,百里浮玫当即问道:“八处为何此时才报,难道前期就没有发现任何端倪吗?”
    “回厅首,八处主事尚岩在信中做了详细说明,出事前大梁上下没有丝毫响动,至今边境守军也没有调动一兵一卒,昨晚杨云霆毫无预兆的下令城守军封锁了大梁城,同时御林军前、左、右三营火速围住了梁国皇宫。”宋英说完,更是急忙将八处出来的密信交给了白礼浮玫。
    “好,我知道了,我现在就去禀报王爷,有了新的消息,你速速来别院汇报。”百里浮玫接过信,没有丝毫慌乱的说道。
    “诺。”
    云梦别院,萧慕言和燕北王、先生正要坐下吃饭,当看到百里浮玫的身影,萧慕言立马笑脸盈盈的迎了上去:“我还以为你又要忙到很晚才回来呢,正好坐下一起吃饭。”
    百里浮玫握着萧慕言的手,边迈步进入房中边说道:“今晚这饭得等会再吃了。”
    萧规缇和先生对视一眼,然后两个人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不动声色的等待着。
    百里浮玫坐到桌前,言简意赅的将杨云霆造反一事告知了三人。
    闻听此消息,萧规缇率先开口说道:“这个杨云霆在大梁的地位和权重,对比慕容擎天在西楚可是要高出太多,他造反是迟早的事。”
    先生颔首补充:“主公所言极是,以他的能耐神不知、鬼不觉的造个反,实乃轻松简单,八处事先毫无察觉实属正常。但重点是既不早也不晚,为何选在这个时候造反,背后有什么契机?”
    “梁国位于最南端,其北境与大燕全面接壤,赵宣义对其一直虎视眈眈,虽然梁国一向富裕繁荣,近些年更是全面扩充军备,但军事上还是略逊一筹,所以杨云霆敢造反的前提是,赵宣义不会趁乱进军。”萧规缇一针见血的做出了分析。
    先生随即附和:“主公向来明察秋毫,如此便不难判断,杨云霆定然是和赵家达成了某种协议,并且得到了赵宣义不会起兵进犯的承诺,这才让杨云霆放开了手。”
    萧慕言听闻不由沉声问道:“赵元稹?”
    “嗯,赵宣义一直都想吞了南方诸国,然后与大燕分庭抗礼,要不是害怕赵元稹釜底抽薪,当年也不可能放任杨云霆一步步将周边小国纳入梁国的版图,所以赵宣义绝对不会和杨云霆有所勾连。”先生端起桌上的茶杯,浅浅的喝了一口。
    随即燕北王做出了总结:“所以背后支持他的定然是赵元稹,赵元稹下令赵宣义按兵不动,那建安大军只能老老实实待着。”
    “建安王这日子过的,还真是窝囊的很啊。”萧慕言虽然没有见过赵宣义,但对于此人的了解还是清楚的。
    萧规缇实实在在的给出了评价:“咱们几家藩王,都是外有强国对立,内有天子提防,当然赵元稹也是殚精竭虑,唯恐咱们拥兵自立,更怕咱们与他国联合,各有各的难处,半斤八两而已。
    百里浮玫也适时进行了分析:“虽然有了赵元稹的承诺,但杨云霆依然没敢调动北境大军,明显对赵宣义放心不下,更害怕赵元稹与赵宣义一起来个黄雀在后。”
    萧慕言点了点头,然后又继续问道:“如今形势怎么样了?”
    “梁国边境皆有大军把守,大梁城也被城守军看的死死的,四门紧闭、全城宵禁,幸亏有燕隼,不然八处也送不出消信。梁家有皇宫据守,还有两卫御林军誓死守卫,杨云霆仅凭三卫御林军,一时半会还攻不进去。”百里浮玫将目前的局势全面的做了介绍。
    老谋深算的先生微微一笑:“围而不攻,效果也是一样,对于杨云霆而言,把皇帝圈禁在皇宫里,根本不会影响他掌控大局,毕竟大梁无论是国民还是将士,都是不反对他做皇帝的,所以他此时已实际拥有了皇权。”
    “老伙计,我突然感觉,二十多年前,赵元稹就已经站在了杨云霆的背后,姓杨的能有今天的成就,应该是赵元稹一步一步促成的。”萧规缇深思熟虑之后,直接发现了其中的关键。
    “主公,布局一事,放眼四国没有谁能比得过赵家天子,如今他终于动了,至于鹿死谁手、各凭本事吧。”先生轻声感叹,但眼中却抑制不住的流露出兴奋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