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刘燊凯旋而归
刘燊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刺客的惨叫声,心中充满了愤怒和疑惑。他不知道是谁派来的刺客,也不知道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但是,他知道,这背后一定有一个巨大的阴谋。
“王爷,我们该怎么办?”一个侍卫问道。
刘燊沉思了片刻,然后说道:“加强戒备,密切监视周围的动静。另外,派人去调查一下刺客的身份和背景,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线索。”
“是!”侍卫们齐声应道,然后纷纷散去,执行刘燊的命令。
刘燊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暗暗发誓:不管是谁,只要敢威胁到他的安全和利益,他都不会放过他们!
常德聪明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一旦公开,必将引起轩然大波。他决定先将刺客秘密关押,再想办法妥善处理。
常德心中思绪万千。他明白,太子是未来的国君,此事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太子的声誉,还可能引发朝廷的动荡。他必须谨慎行事,寻找一个万全之策。
常德竟敢审讯的里人要守口如瓶,听到的一切都要忘记,不然脑袋就没了。里人心中忐忑,但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绝不能轻易透露半分。
来到王爷面前,里人低着头,不敢正视王爷的目光。王爷威严地问道:“那人究竟说了什么?”里人咬紧牙关,只说:“那人就是不说。”王爷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你可知道,隐瞒实情的后果?”里人心中一颤,但仍坚定地回答:“小人明白,但小人确实不知那人说了什么。”
王爷沉默片刻,突然站起身来,走到里人面前,冷冷地说:“你以为这样就能保住你的脑袋?”里人额头上冒出冷汗,却依然坚持:“小人所言属实,还请王爷明察。”王爷盯着里人看了许久,最终挥了挥手:“罢了,你先下去吧。”
里人如获大赦,匆匆退下。他知道,自己虽然暂时躲过一劫,但此事并未结束,他必须想办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经过深思熟虑,常德聪明决定先与王爷私下会面,将事情的原委告知王爷,并听取他的意见。他相信王爷是一个明智的人,一定会理解他的苦衷。
常德聪明安排了一次秘密会面,与王爷在一个幽静的地方相见。他详细地向王爷讲述了刺客的招供,并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太子听后,脸色凝重,但他并没有惊慌失措。
王爷沉思片刻,然后说道:“常德将军,此事确实棘手。但我们不能让刺客的话影响到朝廷的稳定。我相信你有能力处理好此事。”
常德聪明感激王爷的信任,他表示一定会竭尽全力,妥善解决此事。他决定先封锁消息,不让刺客的话泄露出去,然后再暗中调查,寻找证据。
常德聪明深知,这是一场艰难的斗争,但他决心为了朝廷的稳定和太子的声誉,不惜一切代价。
刘燊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思绪万千。他从未想过要与太子争夺皇位,只想做一个逍遥自在的王爷。然而,太子却始终对他心存猜忌,不肯放过他。
刘燊想起了小时候与太子一起玩耍的日子,那时候他们兄弟情深,无话不谈。可是如今,为了皇位,他们却反目成仇,互相猜忌。刘燊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
刘燊眼前浮现她和太子打斗的场景。一名侍卫匆匆赶来,向刘燊禀报:“王爷,太子已经率领大军向我们逼近了。”刘燊心中一紧,他知道,这一战在所难免。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对侍卫说道:“传我命令,准备迎战!”
刘燊带领着士兵们冲向了战场。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奋勇杀敌。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人和百姓,不让他们受到伤害。
在刘燊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高昂,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刘燊终于打败了太子的军队,取得了胜利。
刘燊站在战场上,望着满地的尸体,心中感到无比的沉重。他知道,这一战虽然胜利了,但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刘燊打了一个冷战,清醒过来,北风呼啸地刮着,就像一把把利刀插进刘燊身体,他不想回京城,那个充满尔虞我诈的地方。他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奈。
他想起了自己在京城的日子,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勾心斗角和阴谋诡计,他感到身心俱疲。他不想再回到那个充满争斗和虚伪的地方,他渴望自由和宁静。
只见常德静静地伫立在一旁,他身姿挺拔如松,神情肃穆而庄重地对着面前的王爷说道:“王爷啊,请您下令回营吧!此刻三军将士皆已整装待发,正在翘首以盼等待着您的归来。末将愿为王爷肝脑涂地、马革裹尸,此生此世,必将誓死效忠于您,绝无二心!” 说罢,常德单膝跪地,右手握拳置于左胸之上,向王爷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眼中闪烁着坚定无比的光芒。
刘燊看着常德点点头,现在自己已经牢牢掌握兵权,也没那么被动,只要太子能容我,本王是绝对不会在父王、母后面前说太子半句不是。常德,你说本王该如何是好?
常德思索片刻,道:王爷,依奴才看,您不如先向太子表明忠心,再寻个机会将兵权交还给太子,这样一来,太子或许会对您改观。
刘燊皱了皱眉,道:“本王好不容易才掌握兵权,岂能轻易交出去?”
常德又道:王爷,您要知道,兵权虽好,但也是个烫手山芋,如今朝中局势复杂,各方势力都在盯着您,您若是执意不肯交出兵权,恐怕会引起众怒。
刘燊沉默不语,心中暗自盘算着。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来,道:“常德,你说得有道理,本王会考虑的。我们回去吧。”
二人来到营帐,将士们已经休息了,只剩下巡逻的士兵。刘燊回到自己的营帐,里面冷冷清清,想起扶摇的死,又不禁悲从中来。他坐在榻上,看着摇曳的灯火,思绪万千。
扶摇是他的挚友,也是他的战友,他们曾经一起并肩作战,出生入死。如今扶摇却先他一步离去,让他感到无比的孤独和失落。他想起扶摇的笑容,想起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悔恨。
他知道,扶摇的死是为了保护他,是为了让他能够活下去。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为扶摇报仇,一定要让敌人付出代价。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外面的夜色,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这时,一名士兵走了进来,向他报告说,敌军已经开始撤退了。刘燊听了,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报仇的机会。他立刻召集了手下的将士,准备追击敌军。
在刘燊的带领下,将士们士气高昂,奋勇追击。他们一路追杀敌军,终于在一个山谷中追上了敌军。刘燊一声令下,将士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经过一番激战,刘燊终于率领将士们打败了敌军,为扶摇报了仇。他站在战场上,看着满地的尸体,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但是他相信,只要他和将士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刘燊率领着宁国大军,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席卷了燕国的大地。在回去的路上,还零零散散地遇到一些燕国的军队,他们有的还顽强抵抗,也是自不量力。
刘燊看着这些燕国的残兵败将,心中涌起一股怜悯之情。他知道,这些士兵也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君主而战,只是他们的力量太弱小了,无法与秦国的大军抗衡。
刘燊下令,让宁国的士兵们不要伤害这些燕国的士兵,只要他们放下武器,就可以饶他们一命。一些燕国的士兵听到了刘燊的命令,纷纷放下了武器,投降了宁国。
但是,还有一些燕国的士兵,他们不愿意投降,仍然顽强抵抗。刘燊无奈地摇了摇头,下令让宁国的士兵们发起攻击。宁国的士兵们如同一群猛虎,冲向了燕国的士兵。燕国的士兵们虽然顽强抵抗,但是他们的力量太弱小了,无法抵挡宁国的大军。很快,燕国的士兵们就被秦国的大军消灭了。
刘燊看着战场上的尸体,心中涌起一股悲伤之情。他知道,这场战争给燕国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他希望,这场战争能够早日结束,让燕国的人民能够过上和平的生活。
刘燊骑在马上,望着京城的方向,心中思绪万千。他知道,此次回京,必将面对太子,而他与太子之间的恩怨,也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
他想起了曾经与太子一起度过的时光,那时的他们,还是亲密无间的兄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太子的猜忌和嫉妒,让刘燊感到无比的压抑和痛苦。
如今,他带领大军回京,虽然是为了保卫国家,但他也知道,太子一定会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太子,也不知道太子会不会杀了他。
刘燊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知道,自己不能退缩,也不能逃避。他必须勇敢地面对太子,为自己和家人争取一个公正的结局。
终于,京城的城门出现在了眼前。刘燊带领大军缓缓地走进了城门,他的心情也变得更加沉重起来。
刘燊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而他必须做好准备,迎接这场没有硝烟的挑战。
刘治、云熙和太子三人早早地便来到了宫门之外,翘首以盼着刘燊的归来。他们站得笔直,神情紧张而又充满期待。
终于,远处出现了一队人马,那正是刘燊及其随从。随着距离越来越近,众人也逐渐看清了刘燊的身影。
此时的云熙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她瞪大了双眼,紧紧地盯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当确认来人的确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儿子时,她的眼眶瞬间湿润了,泪水在眼中打转。
只见云熙微微颤抖着嘴唇,轻声呢喃道:“我的儿啊……”声音虽轻,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是无比深厚。一旁的刘治见状,赶忙轻轻扶住云熙,生怕她过于激动而支撑不住身体。
而太子则面带微笑,眼神中流露出对刘燊的关切与欣喜。他向前迎了几步,准备亲自迎接这位历经艰险后平安归来的兄弟。
只见那刘燊身骑一匹高大威猛的战马,犹如战神降临一般。他猛然勒住缰绳,骏马长嘶一声,前蹄高高扬起,随后稳稳地停了下来。刘燊身手敏捷地从马背上一跃而下,落地时身姿挺拔,稳如泰山。
他身着一袭鲜艳夺目的战袍,随风猎猎作响,更显其威风凛凛、气宇轩昂。战袍上的金色丝线闪耀着光芒,仿佛诉说着他战场上的赫赫战功。
刘燊脚下生风,迈着大步流星般的步伐,迅速走到皇上和皇后的面前。他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声音洪亮而坚定:“儿臣参见父王母后!儿臣幸不辱命,已将那燕军彻底击败,凯旋而归!”说罢,他微微抬头,目光炯炯地望向皇上和皇后,眼中满是胜利的喜悦与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刘治站在那里,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前方不远处的儿子。只见那少年身姿挺拔如松,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和自信,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威风凛凛之态。这一刹那,刘治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与欣慰。
他走上前去,轻轻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眼中满是慈爱与赞赏:“燊儿,请起吧!今日你表现得这般出色,真真是让为父感到无比骄傲啊!父王一定会重重地赏赐于你,以表彰你的英勇和功绩。”说罢,刘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一般灿烂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