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就问你们怕不怕?
作者:悠小淘   我岳父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常二郎的试卷,就在这十份试卷里边。
    这让老朱着实五味杂陈,而朱标则是眉眼之间藏着喜色。
    当真不愧是自己那位总能文采暴击的二舅子。
    没有想到,他到了这殿试之后,挥毫泼墨写出来的文章。
    果然再一次赢得了那些读卷官们的喜爱。
    现如今,他也业已经成为了状元郎的有力竞争者,这就是最大的幸运。
    而接下来,就看自己老爹是个什么样的想法了?
    朱标这位亲儿子那双亮晶晶的眼珠子朝着这边瞥来。
    手指头还在那里点着常老二的答卷,这种近乎于明示的做法。
    老朱焉能不明白,的确,他也很希望自己的老兄弟常遇春的爱子能够成器。
    可是一想到那厮竟然敢觊觎自己的爱女朱宝贞。
    老朱的内心顿时有些纠结起来。
    该不该点那小子为状元,老朱也有些拿捏不准。
    老朱干脆就低声向朱标道。
    “莫急,且等咱好好的看看那些人的文章再说。”
    看到亲爹这么装模作样,朱标自然也不好过于暗箱操作。
    毕竟亲爹乃是大明的天子,哪怕是走形势,也得走得光明正大一些才是。
    就在老朱父子眉来眼去然后开始欣赏那些文章之际。
    下方的胡惟庸等人亦是在低声地交头接耳。
    对于他们而言,自然是希望读书人来获取今科状元。
    而非是常二郎,现如今,看到了老朱父子的神情变化。
    这亦是让这帮读书人出身的重臣心生警惕。
    难不成那常二郎的答卷也在其中不成?
    胡惟庸目光一瞥,一旁的御史大夫陈节心领神会,站出了列班朝着老朱一礼。
    “上位,不知这些贡士殿试的佳作质量如何?”
    “臣等也想观瞻一二,还望上位恩准。”
    陈节这么一出列,又顿时有好几位重臣出列附和。
    见此情形,老朱抚须略一思量,这才沉声道。
    “既然如此,那倒不如这样,今日在场诸位臣工中……
    胡卿、李卿……尔等也来当一回读卷官。”
    老朱直接就挑出了十位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的重臣。
    然后让马仲良负责读卷,而这十位重臣负责评分。
    面对着这样的新规矩,倒是让殿中的诸位臣工都来了精神。
    大家都很想瞧一瞧这十位才俊的本事高下。
    很快,马仲良开始朗声读卷,十位重臣,都得到了一张纸,一杆笔。
    默默地听着马公公读起了那篇文章,然后他们再根据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来评判优劣。
    一干大佬,评价这些贡士的答卷,自然都十分的谨慎。
    第一份,只有五人给出了甲上。
    第二份,则只有三人给出了甲上。
    而第四份,则是有七人给出了甲上……
    而那份常升的试卷,老朱一直压在手中,认真地看着那些臣工以及读卷官的神色变化。
    等到九份一一读完,只有第四份答卷获得的评分最高。
    马仲良的嗓子已然读得有些黯哑。
    这个时候,太子朱标忍不住站了出来。
    “父皇,就剩这最后一份,不如就由儿臣来读如何?”
    面对着自己的好大儿,老朱自然不可能扫兴地拒绝他的请求。
    接过了这份答卷,朱标抿了抿嘴。
    目光扫过那些负责殿试考评的临时读卷官,吐气开声,念起了常升的大作。
    只几句读出来,原本还老神在在,事不关己的那些臣工们,瞬间也都激灵一下,精神了起来。
    而那些读卷官,一个二个面露诡色。
    卧槽!这是哪位贡士的答卷,居然如此厚颜无耻。
    你不得不承认,他的文笔相当的优秀。
    但是更优秀的则是他的遣词造句,以及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拍马屁方式。
    没有什么歌功颂德,可又偏偏让人能够听出来。
    他是在大力地吹捧着此刻就坐在御案后方的大明开国天子。
    等到文章读到了后半程,好嘛,拍完了大明天子。
    又开始拍起了母仪天下的马皇后,这篇文章还结合了当今时事。
    也就是那位表面道德君子,背后龌龊不堪的老变态高学士的变态爱好。
    再到颂扬天足的马皇后的慈有智鉴,好书史。勤于内治,暇则讲究古训。
    母仪天下,慈德昭彰,实为天下女子的典范与表率。
    并号召天下女性,都要向马皇后学习。
    这下子,满殿的朝堂重臣们的表情变得诡异起来。
    这样的马屁文章,倒要看看,那十位读卷官会怎么评?
    倘若不知晓文章内容也就罢了,可是现在,这么一篇狂拍陛下与皇后娘娘的好文章。
    倘若这十位读卷官敢打低分的话,呵呵……
    哪怕是陛下宽宏大量,贤名满天下的皇后娘娘也大肚能容。
    可问题是这位一向以仁孝之名闻名天下的太子殿下会怎么想?
    更何况,这位大明开国天子,从来就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好不好?
    。。。
    答卷,朱标已经读到接近尾声,此刻,十位读卷官,早就已经做好了选择。
    只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太子殿下话音刚落。
    陛下的大外甥,曹国公李文忠就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上位,微臣听了这十份答卷,唯太子殿下所读之答卷最优。
    臣认为,此答卷不但文笔最优,而且切中当下时弊……”
    李文忠不但是大明的名将,同样也是很有能力的谋臣。
    而且又还是皇亲国戚,他站出来这么一表态自然从者如云。
    这种拍陛下还有皇后娘娘马屁的试卷。
    谁敢不认可,那就是给陛下上眼药好不好?
    而那十位读卷官感觉自己的肩膀,都已经快要被这沉重的压力给压趴到地板上。
    “上位,第十份答卷,十位读卷官,皆评甲上。”
    马仲良将那十份评判收到了手中之后,这才转身递送到了御案上大声宣布。
    “看来,这份答卷之贡士,可谓是众望所归啊。”
    老朱看着那送到跟前的评判上那十个甲上,实在是无话可说。
    “既然如此,朕也自然要顺应诸位卿家之公议。”
    说话间,朱元璋亲自将那份答卷上的糊名处撕开。
    然后宣读出了那个令所有人都哑口无言的名字:常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