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同渡
作者:三根头发的小猪   风入邺最新章节     
    不商,小枣面面相觑,皆不解莫小丰为何会如此说。
    莫小丰倒也未多做解释,只缓辔而行,向不商打听起了封羽衣。
    “禀太原公,我曾听师父说起,关东习武之人如此看重'桃李品',是因为封公博识,李公侠义,皆在幽并民间享有崇高声望。”不商说到这儿,因见莫小丰向他投来不解的目光,忙说道,\"我还记得当时师父呵呵笑道:'李公聚族垦荒,疏财助困,的确当得侠义二字。至于封元启嘛,除了家中建有一座藏书楼,楼中藏有数百种拳经剑谱之外,他能赢得个博识的名声,大半是沾了女儿的光。'我们几个听了师父这话,都觉着新奇有趣,便缠着师父追问封家小姐是何等人物。师父却不肯细说,只微笑着打趣我等兄弟道:'你们中如有哪个能有幸娶得封氏女儿为妻,便强过跟为师习练十年刀法了。\"
    不商说着,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脸红了起来。
    “不商哥哥,如果封小姐相貌丑陋,且刁蛮任性,你还愿意娶她为妻吗?\"小枣“咯咯”笑着问不商道。
    \"长乐公对封羽衣真的如此看重?\"莫小丰也大吃了一惊,心中有点儿后悔不该直言戳破封羽衣易容改装,惹得她径自离去了。
    虽然,他曾凭直觉猜料,封羽衣肯默许与自己结伴同行,多半是有求于己,可当她真的独自离去之后,莫小丰也开始对自己先前的猜料产生了动摇。
    不过,对封羽衣的关注并未令莫小丰忘记此行的真正用意:诱敌现身。故而,在接下来的行程里,他仍然加强着戒备,随时准备应付突发状况。可是,直到当天夕阳西下,三人顺利地抵达大河渡口,却再无任何异常情况发生。
    “难道对方唆使陆怀贞,骆不同等人寻衅不成,就此罢手了?\"莫小丰暗自纳闷儿道。
    由于时近日暮,大河渡口只有稀稀落落的七八个人在等待摆渡过河。远望可见,一艘渡船正从河心朝渡口驶来。
    “公子,那不是封小姐和紫苏吗?”正当莫小丰眺望河里的渡船时,忽听小枣兴奋地叫道。
    他将目光移向渡口,果然见头戴幂离的两名女子站在人群边上,赫然正是封羽衣和紫苏。
    他嘴角微微上扬,大老远就翻身下马,迈步走过去打招呼道:“封小姐,咱们又见面了。\"
    封羽衣转身望见是莫小丰,冷淡地别过了脸,却似乎冲身边的紫苏点了点头。
    紫苏会意,迎上前敛祍施礼道:\"民女见过莫御史。”
    莫小丰只得停下脚步,眼望封羽衣,与紫苏寒喧道:“紫苏姑娘好。\"
    紫苏依然拦在他和封羽衣之间,嘻嘻笑着问道:“待会儿船到了渡口,您肯定会先上船吧?”
    “嗯,怎么了?”
    “您看,那只渡船不甚阔大,或许载不了这些人马。。。能否带上小姐和我与您同渡?”紫苏吞吞吐吐地提出了请求。
    \"哦?这是为何呀?”莫小丰抑制不住心里的得意,高声问道。
    \"紫苏,别人不肯答应就罢了,咱们走。”封羽衣冷冷道。
    “封小姐别误会。莫某能得与封小姐同船共渡,实属求之不得。”莫小丰忙陪笑劝阻道。
    封羽衣只冷哼了一声,未置可否。
    渡船逐渐驶近渡口,负责看守渡口的军士冲等待摆渡的人们叫嚷道:“这是今日最后一趟渡船了,各人需持照引依先后顺序登船,凡有坐骑同渡者交纳五十钱渡资。”
    另一军士补充道:“人马统计,一船可载十五数,列于十五之后的,及早散了,各寻宿头吧。\"
    莫小丰听到军士吆喝说每人需持乡籍所在地官府颁发的照引登船时,蓦地想起与大队人马分道时忘了向小德子索要自己的官符印信,登时心虚起来。
    这时,却见小枣走向岸边,将一名领头的军士拉到一旁,不知给他看了样什么物件。那领头的军士立马跟着她来到莫小丰面前,躬身讨好地请示道:“您看,要不要遣散无关人等,这只船只载您和随员?”
    莫小丰盯了小枣一眼,矜持地点了点头。
    等待摆渡的人们在军士的吆喝下,怀着对莫小丰的不满,各自散去了。
    莫小丰看到离去的人群里有两位衣衫褴缕的老人,心里不由地泛起一阵愧疚。
    “水上不同于地面,谨慎些自是应当。\"封羽衣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忽然开口说道,“我俩这回沾了莫御史的光,谢谢。\"
    莫小丰才要同她搭话,封羽衣已回身招呼紫苏,牵着马儿朝岸边走去了。
    渡船内很是轩敞,看样子一次足足可以装载数十人过河。莫小丰回想起方才的情形,猜料必是把守渡口的军士为了向人勒索钱货,才有意限定一趟摆渡十五人马的。不过,军士对他倒是相当恭敬,登船时,特地向船老大作了关照,因此,船老大显得格外殷勤:安排了船上的伙计将各人所骑的马匹牵至后舱,喂以精料,亲自将莫小丰等人引至前舱歇息,看茶,并再三提醒说,河面上有风浪,如遇颠簸感到不适,可随时唤他。
    莫小丰据此猜测,小枣多半是向那领头的军士透露了他的真实身份,心中掠过一丝不快。同时,他因见船上空间宽绰,且分前后两舱,回想起方才两个老人踽踽离去的情形,更凭添了一丝悔意:早知如此,就应该让所有的人都上船了。
    这时,耳边传来紫苏的声音:\"小姐,船这么大,为何看守渡口的军士说只能载15人马呢?\"
    封羽衣冷笑着答道:“无非是想多收些渡钱呗。”
    莫小丰趁机与她搭话道:“早知道这样,就该让所有人都上船的。封小姐,不知令叔父现在洛阳操何生业啊?”
    \"和御史一样,在衙署办差的。\"封羽衣淡淡地答道。
    “哦?前辈不知在哪座衙署办差,现居何职啊?”
    “与御史没法比,不值一提。”封羽衣索性转过脸,敷衍道。
    莫小丰只得换了个她可能感兴趣的话题又问:\"听说封小姐对天下武林人物诸门派的武技路数了然于胸,李封二公去岁评点推出‘桃李品'时也颇采纳封小姐的意见,不知封小姐对‘雪隼'此人是否了解?”
    \"怎么,莫御史对武林人物也有兴趣?\"
    “实不相瞒。敝衙掌司崔中尉前两日于紫陌驿被人潜入房中纵火,有人认出纵火之人便是'雪隼'的门人。加之此番随太原公赴洛劳军,沿途屡遇怪事,莫某怀疑,也与‘雪隼'有关。因此,才欲向封小姐求教一二。”莫小丰试探着说道。
    \"崔昂官声甚佳,有人潜入他房中纵火,可是欲加害于他?\"封羽衣不答反问道。
    “具体情形莫某也不知晓。”
    “如此说来,莫御史可是奉崔中尉之命来洛阳寻访'雪隼'故人的吗?\"封羽衣话刚问出口,似是突然意识到不妥,掩饰地摇晃了一下,失声道,“哎呀,有些头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