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舍不下的僧籍
作者:三根头发的小猪   风入邺最新章节     
    朱小丁嘿嘿笑道:“小的在依您的吩咐给智行按时喂药之外,还给他服了少量的砒霜,诈称如果他胆敢向人通风报信,走露消息,立马就要了他的性命。智行服下砒霜后面色发青,肚腹疼痛等种种不适使他不得不信了小的的话,为保全性命,哪里还敢胡言乱语呢?至于小的嘛,既受了您的差遣,留在刘家洼子监看智行,自然要寻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常伴随其左右。小的索性带智行返回这里,对人声称衙署命小的来此排查嫌犯,顺便也借住在了此处。”
    莫小丰心想:这朱小丁半真半假地做这一场戏,反倒不致引起智远等人的怀疑,其人行事,也算得胆大心细。
    这样想着,伸手拍了拍朱小丁的肩头,夸赞道:“朱墟长智勇兼备,为朝廷立下了大功,日后定当论功行赏。”
    朱小丁趁势躬身请求道:“如蒙太原公不弃,小的愿追随左右,效犬马之劳。”
    莫小丰正有接纳朱小丁之意,此时却并不轻易吐口,只笑着答道:“好说好说”,踱向了本愿和智行所在的一侧。
    本愿年纪约在四十岁上下,身着土黄色僧服,脖颈上挂着一串乌黑发亮的佛珠,正闭着眼睛,喃喃地念诵着不知哪一部佛经。
    “本愿,你来刘家洼子是为找智行的吧?”莫小丰走至本愿面前站定,开口问道。
    本愿口中念念有声,对他不理不睬。
    “你此时不说,将来可别后悔!”莫小丰加重了语气,威胁道。
    本愿像尊泥胎塑像般,仍然纹丝不动。
    跟在莫小丰身后的朱小丁见状,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襟,说道:“本愿大师乃有道高僧,不可慢待。您看,是不是先请高僧到别处用些斋饭,尔后再从容问话?”
    莫小丰虽不解其意,出于对他的信任,遂挥挥手,命令两名侍卫带本愿到别处用斋去了。
    朱小丁亲自送本愿出了上房,方返身来向莫小丰解释道:"小的以为像本愿这样的人,若不掌握其根底,是不会轻易招供的。故而小的方才才冒昧建言,望太原公莫怪。”
    莫小丰摆手道:"无妨。依你之见,该怎样才能令本愿招供呢?"
    朱小丁凑至莫小丰耳边,轻声嘀咕了一番。
    莫小丰听得连连点头,瞥一眼蜷缩在角落,脸色发乌的智行,说道:"他就交给你了,另一件事我即刻派人去办。”转身朝屋外走去。
    约摸一个时辰后,当莫小丰正在东厢房与智远等人聊着天,隔着窗栅就看见朱小丁施施然从上房走了出来,东张西望地似是在找人。他便起身同智远打了声招呼,出屋走过去问道:“怎么,搞定了吗?”
    朱小丁笑着点点头:“这小子已经承认,本愿就是他的上线。"
    “还有呢?”
    “其余的事,咱们可以去问本愿呀。”朱小丁轻松地答道。
    “合着费了一个时辰的工夫,你就问出一句话吗?”莫小丰不满地责问道。
    朱小丁颇为自信地说道:"您可别小瞧这一句话,智行可答应小的了,他愿和本愿当面对质。有了智行这句话,本愿想要抵赖也难。”
    莫小丰想想也对:只要智行一口咬定本愿是他的同党,自己便可以此为理由说服智远等人,将本愿带离刘家洼子详细勘问。于是仰头看了看天色,征询朱小丁的意见道:“时辰不早了,派回城里的人未必这么快就能回来,不如先将本愿带回朱家堡去候着?"
    朱小丁也抬头看了看天,却道:"这距天黑还有几个时辰嘛,小的陪您再去找智远他们几个聊聊?”
    众人再度聊将起来,话题则与先前发生了明显变化:以智远为代表的诸僧千方百计地想要从莫小丰和朱小丁二人口中探问出本愿,智行究竟犯了什么事,特别是是否与前几日朱家堡嫌犯潜逃一事有关;而朱小丁关心的似乎只是本愿一人的有关情况,绝口不提与本愿一同被捉的智行(在智远等人看来)。
    智远等人在屡次探问,仍未能得到确切答复的情况下,倒是对朱小丁所提的问题有问必答,似乎对本愿的被捉颇有点儿幸灾乐祸的意味。莫小丰事后回想起来,认为这是嫉妒心在作崇:人们往往在潜意识里对身份,地位高于自己的人怀有莫名的敌意,乐于见到其遭遇变故。
    对于智远这些只能被派至城外,整日埋头耕种的下等僧众而言,本愿显然属于佛门中的上等阶级:论资历,他和本参等多位已出任州郡沙门统的高僧同属本字辈,是当今佛门中不折不扣的中坚力量;论地位,他在七帝寺内担任藏经阁执事,据传,还有望接替僧贤禅师成为下一任的都维那(负责监察诸僧的高级僧官),是身份尊崇的佛门权要。
    这么一位平日里智远等人连见上一面都难的显贵人物,如今却如此狼狈不堪,怎么能令智远等人不在震惊之余暗自窃笑呢?
    一个多时辰后,派去城里的那名侍卫带着查到的本愿的僧籍资料返回了刘家洼子。莫小丰结束了和智远等人的交谈,与朱小丁一道到别处接见了侍卫,从侍卫手中接过本愿的僧籍档案,仔细看了起来。
    据这份档案记载,本愿是于二十五年前在洛阳着名的广化寺接受剃度,出家为僧的,其座师为广化寺住持法善大师。从档案中密密麻麻记载的本愿曾担任过的十多种僧职,不难看出,本愿无论是在洛阳广化寺,还是如今邺都的七帝寺,一向都颇受器重,在佛门中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朱小丁从莫小丰手中接过僧籍档案,目光落在那一连串的职衔上面,嘴角浮现出了笑意。
    "你笑什么呀?如今你所说的两个方面的条件都已具备,接下来要从何入手讯问本愿,你想好了吗?”莫小丰问道。
    朱小丁冲他眨眨眼睛,笑着说道:“太原公,如果一个人辛辛苦苦几十年,好容易积攒下了些钱财,尔今有人却要将这些钱财一把火给烧了,你猜这个人会怎样?"
    莫小丰看看他手里的僧籍档案,不甚了了地问道:“你的意思是?”
    朱小丁遂将下一步讯问本愿的思路如此这般地说与了他,最后说道:"眼下咱们还未离开刘家洼子,对本愿来说,尚且留有一条退路,此时正是逼他做出决择的最佳时机。”
    莫小丰上下打量朱小丁两眼,拍案说道:“今日如果拿下了本愿,我便聘你为司州刺史衙署的除奸参军。"
    朱小丁笑嘻嘻地躬身施礼道:“那小的就先谢过使君了。”
    本愿被重新带到二人面前时,依旧在闭着眼睛背诵佛经,摆出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
    莫小丰冷笑两声,开口便道:“智行已经招供了,承认你是他的同党。"
    本愿不为所动。
    "怎么,你不相信?”
    本愿口中念念有词,对莫小丰的话充耳不闻。
    莫小丰望了朱小丁一眼,见他冲自己点了点头,遂不再迟疑,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说辞警告本愿道:"你尽可以对我不理不睬,但是我必须提醒你,接下来你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处罚。
    鉴于你来刘家洼寻智行接洽时被当场捉拿这一事实,以及智行指认你为其同党的供词,身为朝廷敕封的司州刺史,本官可以知会沙门统,削去你的僧籍再行勘问。"
    “不,你无权这么做!”本愿霍地睁开双眼,怒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