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朝务公开
作者:三根头发的小猪   风入邺最新章节     
    最初,关于贺崇因贺浑中箭而离京急赴军前的传言还是在戚里督建大市的卢先生跑来向莫小丰禀报的。
    据卢先生说,有不少位商户因担心朝局由贺浑受伤引发动荡纷纷中断了整饰店铺,更有一两家已经开始悄悄地转让店面了。
    由于之前发生了白衣人夜入定国寺,引致二十多名律僧自尽未遂的事件,当接到卢先生的禀报时,莫小丰自然疑心是有人在暗中传播流言,蛊惑民心,便一方面交待卢先生追查流言的出处,另一方面要他明确告知各家商户,不要轻信流言,戚里大市将于旬月后开市营业,届时朝廷将颁施恩典给他们,保证家家都有利可图。
    诱之以利的策略对于唯利是图的商户们果然起到了作用。次日,莫小丰派去观察动静的常武回来报告说,戚里坊内又恢复了喧杂热闹的场面。
    然而,平静的局面维持了没有几天,陈山提便亲自跑来禀称,南城发现有十多家富户在出售宅院,收拾细软,准备举家外迁,经询问这些富户方知,他们都是在听到关于贺浑箭伤迸发,已在晋阳身亡的传言后,决定迁居避祸的。
    几乎与此同时,卢先生再次登门求助,带来了相似的讯息:才受到安抚的那些商户们不知又听到了什么消息,竟不约而同地准备弃置店面,带着阖家老小逃离邺都了。
    莫小丰顿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这分明是有人在故意散布谣言,煽惑民心,制造混乱,以达到其不可告人之目的啊!
    他当即退出了坐堂听禀,一面派小德子入宫与崔季舒取得联络,打探宫城内的动向,一面严令陈山提,暂时扣押所有欲逃离邺都的富户,商户,通过他们,设法尽快追查出谣言的出处。
    同时,出于对父亲的担心,以及对军前形势的牵挂,他还派出飞骑驰往并州打探确切的情况。
    很快,小德子带回了崔季舒的回信:宫城内并无异动,皇帝起居行止一如往常,也未见新入宫当值的司马消难单独与皇帝有过长时间的接触。
    陈山提经讯问那些欲举家迁离邺都的富户们了解到,他们大多是从家中的仆役,小厮口中听到关于贺浑已死的传言的,而这些仆役,小厮则供称,他们大多是在外出办差时从街坊邻居,抑或贩夫走卒那里听到了一星半点的传言,无法确定最初的消息来源。
    种种迹象表明,流言应是出自民间,而非宫中,并且已经在邺都的街巷里坊间传散开来了。
    时隔一天,派去并州的飞骑给莫小丰带来了一封贺崇的亲笔信。信中写道:"父王肩胛中箭,性命无忧,现已率军返回晋阳。为防范西军东进,兄当暂驻并州主持军务,望弟好自为之。”信的落款处赫然矜有都督中外诸军事的鲜红帅印。
    莫小丰将信反反复复看了几遍,紧提着的一颗心总算安稳了下来。恰在这时,陈山提来报称,东门,南门的守城军士又拦住了几户欲迁家的富户,经询问,他们也是因为听到了关于贺浑已死的传言,担心朝中生乱,殃及自家而急于外迁的。
    "大都督,要是照此势头发展下去,末将担心用不了多少时日,恐怕就会有大批的百姓迁离邺都,得赶紧想个法子稳定民心啊!”即便是像陈山提这样的糙汉,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瞪着熬得通红的双眼提醒道。
    "嗯,西郭城的重建几近完工了吧,这样,你可命任胄,郑源立即着手组织三台的难民回迁,腾出场地,以备不时之需。”莫小丰沉吟着吩咐道,“传令把守城门的军士,仔细查验出城人等的照引,如再发现举家外迁的人户,一律遣返并扣押其户主。"
    陈山提得令走后,莫小丰独自在咀华堂内徘徊移时,将小德子唤了进来,吩咐道:“你带人在府门外立一块布告栏,并起草一份告示,大致内容如下:自即日起,凡属需要朝野周知的重大军情,政务,概由大将军府定期张布于府门外,邺都军民人等,无论男女老幼,皆可前来观瞻并询问详情,在京各衙署均不得阻挠,隐瞒。"
    小德子听着听着,脸色就变了,乍着胆子说道:"公子,您是不是应当先征询一下各曹寺台监首长的意见,再决定立不立这块布告栏呀?"
    “征询他们的意见?哼,你认为这些人中有几个会赞同我这么做呢?"莫小丰冷笑着反问道。
    “那,公子是否该先入宫奏经陛下允准,尔后再立布告栏?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啊!"小德子又提醒道。
    “暂时不必惊动陛下。你立即去办吧。"莫小丰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命令道,“告示拟好后,与大将军的这封亲笔信一起张贴出去,传喻南北城及外郭的各位里坊长都来观瞻,并负责向里坊居民传达。"
    小德子再不敢多说一句话,答声"遵命",转身办差去了。
    莫小丰又唤了常武进来,交待道:“待府门外告示张贴出来了,你带上几个人换上便装混杂在前来观看告示的人群之中,一是听听他们有什么议论,二是随意挑选几人,跟踪他们返回各自居住的里坊,看看这些人做了什么,尔后一并报与我知。”
    先后安排了两拨人张罗立布告栏,并探访民间对此的反应之后,莫小丰才叫上顾阿改,朝大将军府的最后面的一进院子走去。
    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恢复,泉永已经能够说些简单的话了。莫小丰走进拘押他的秘室时,泉永正在面壁想着心事。听到有人推门走了进来,他头也不回地问道:“今日有肉吃吗?"
    “怎么,想吃肉了?阿改,去切两斤羊肉来!”莫小丰笑呵呵地吩咐道。
    泉永听出来人并非日常看管自己的军士,这才转过身来瞟了莫小丰一眼,说道:“原来是太原公啊,久违了。"
    “是啊,多日不见,看来泉公公的伤势已然恢复得差不多了,心情也不错呀。"莫小丰不待相让,便在泉永对面坐下,望着他说道。
    “咱家行将就戮之人,如今念念所求者,唯酒肉耳。"泉永并不询问莫小丰的来意,反而向他讨起了酒吃。
    “打一壶‘玉窑春'来。"莫小丰吩咐着,忍不住调侃道,“依律内待不可饮酒贪杯,泉公公既破了酒戒,难道就不想回宫中当差了吗?”
    泉永剜了他一眼,冷笑道:“太原公是在打趣咱家吗?”
    “这么说,泉公公已经承认了当初是诈降我朝了?"莫小丰反唇相讥道。
    泉永将目光移向了房门处,不再理会他了。
    稍顷,顾阿改带着膳夫端来了酒菜。泉永毫不客气地喝酒吃肉,浑然不把莫小丰放在眼里。
    莫小丰不动声色地看着泉永自斟自饮,大快朵颐,待酒过三巡,方含笑问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定国寺的了然执事俗家姓氏也该姓泉吧,但不知是泉公公的兄弟,还是子侄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