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战争前夕
作者:美原樱子   红夜危机,异变后世界最新章节     
    2023年11月4日,议和书发出的第二天。
    陆影没猜错,四圣会确实布满了细作在武宁联邦。但由于南湖是政府重点,极为排外,所以细作大部分分布在宁州、洛域一带。陈齐说出议和的方案之前,就已经对武宁联邦的各种临时法律做足了功课。
    他预料到梁仲轩会在议和书发送后,对自己进行全面进攻,试图把议和书的有效性打破。所以在议和书发出之时,鲁建义便听取了陈齐的建议,分别在武南、黄江大桥铺满了防御,来挡住梁仲轩的偷袭。
    唯独没有防东林的郭继业与卢文锦,因为这两个人属于程毅这边的。通过细作的情报,得知程毅和梁仲轩之间,其实并不友好。
    因此,在议和之前,陈齐早已经秘密与龚山程毅书信来往过,谈过议和一事。
    议和也正是双方所想,两人一拍即合。而关于与陈齐的书信来往,程毅为了安全,也是经过维稳局二把手,负责军官史的何南,监督上书。
    毕竟议和并非卖国,程毅在政务方面的处理,还是非常得心应手。
    而梁仲轩的行动也确确实实印证了陈齐的预测。
    杨朔与张一鸣早早来到武南,对朱韦零进行突击。肖程也猜到鲁建义的议和想法,其实只要守住武口即可,在张一鸣进攻武南北部之时。
    朱韦零就已经清空了整个武南北部,破坏一切生活设备和粮食,把居民都迁移到武口。做法跟当年黎健清空龚山成大区如出一辙。而自己则撤军至林头口做足各种防御设备。打架确实打不过张一鸣,但死守,总能守个把来月。
    杨朔和张一鸣到了武南的南叶和南头,也是有点懵圈。没想到朱韦零动作如此迅速,导致张一鸣的军营只能临时扎在北仑区。
    而何鸿率领白虎军也是及时到达了林头口,2打2,即使是打正面战,面对五七军团的先进军备,何鸿自认为加上朱韦零也是有一战之力。
    当议和书一寄发后,张一鸣便收到梁仲轩的指示,马上停战。迎合了议和书的内容,不主动挑起战争。
    连夜到南头建设军营,驻扎军队于此。与何鸿隔区相望。
    至于黄江大桥的战场,鲁建义更是孤注一掷。黄江大桥是左右各8车道,桥长28公里,与江州大桥合称是“武宁双最”。鲁建义早已经在两周安排工程兵,直接在靠近武口一处,做了足足三公里的石墩路障。
    这路障直接挡死了所有军车的通行。即使你攻破了防线,下桥的时候,你还是要下车,走路下桥。这种直接堵死了自己进攻的可能,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防御能力。
    武口是一个盛产石材的地方,所以石头从来不缺。而此处除了陈齐、孟宇率领剩余的义龙军(已已归属白虎军团)镇守,张玄武也率领满编的两军过来。
    张玄武带着玄武军团两军前来支援,军长分别是刘一书和孟宇,留下4军军长李远斌镇守整个武宁北。理论上,玄武军团的硬实力应该是四圣会里最为弱势的。何鸿和刘伯爵都是通过连番战争,把自己的军队实力塑造起来;鲁建义则是身边打手特别多,武口的长期内战,使得青龙军团实力暴增。
    但张玄武这边有点特殊,被称为荆门刘备的他,在武宁北实行一系列以德服人的操作。加上武宁北山高皇帝远,其社会环境本身就和四圣会的统治理念非常融洽。
    所以张玄武率领部队到武宁北,基本都是虚张声势,通过一些政策和治安稳定的措施,来俘虏当地人的民心,用一种接近于和平的手段,收复了整个武宁北。
    而虽然武宁北在红月前都是属于武宁比较偏远、穷困潦倒的地方。但对比连连征战的省会南湖市其周边以及武宁发达城市中南与武口,更多与世无争的百姓都会选择到武宁北隐居起来。
    尽管军队平时还是训练有素,但缺乏战争经验的玄武军团,在面对军备优于自己的五七军团,实力层面上,还是有所区别。
    这是他们彼此之间都认可的说法。所以这一路,梁仲轩派了凌傲、托奥夫、龚成到在外加一个“证人”角色——卢文锦。
    而白桦山则是到街道口进行镇守,对抗林宇轩,梁仲轩也没跟他多说什么,但他跟梁仲轩的关系很不错,以他对梁仲轩了解,不会无缘无故地调度,所以已经做好万全进攻的准备。
    而这一切的调度,就已经花了4天,明天便是议和书呈上的联邦大会的时候。梁仲轩给予卢文锦的指令为镇守,可当他看到凌傲和龚成到在此便想到这一切都不简单了。
    夜里,卢文锦不解地在自家营地疑惑。
    “梁仲轩又想搞什么骚操作?”
    “程毅说了,后天后便是议和书呈上的日子,梁仲轩如果发动主动进攻,我们是有权拒绝的。而且还可以使用临时法,弹劾梁仲轩。”
    说话的是卢文锦新请的军师——汪韦,他是程毅这边的人。程毅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创造了这个民主体系,就要制造权利平衡,不能他梁仲轩一个说的算,否则就会把这个地方演变成帝国制度。
    古往今来,帝国制度都是昙花一现的政权,如亚历山大、成吉思汗的王朝。国力看似无比强大,但实际上政务与民生早已千疮百孔。
    这让一些爱好和平和嫉妒梁仲轩的人都走在了一起,如果说卢文锦仅仅是爱好和平的话,那么汪韦就纯纯的嫉妒了。
    “我认识梁仲轩虽然不算久,但他从来不会做性价比不高的事情。凌傲、托奥夫、龚成到和我们在洛佳,架势就是要攻黄江大桥。我驻守江边,凌傲、托奥夫北部,龚成到后手,只剩下24小时,就算我愿意打冲锋,他凭什么认为可以攻其武口?
    白桦山一人顶华道林宇轩,这个基本是一步废棋。
    张一鸣和杨朔的部队在武南,伍晋却在南湖,看似极度违和,但估计重心在这里。但何鸿也不是盖的,24小时取其武口,依然不现实。”
    汪韦:“在我看来,梁仲轩就是强弩之末,虚张声势罢了。”
    “你先回去,我休息了。”
    “好的,卢军长,我这边先行告退。”
    卢文锦瞥了一眼正在离开的汪韦,心中感慨万千。他原本是军师是程毅、白瑞,程毅虽然败战吃不少,但分析还是可以分析个所以然。白瑞虽然理论知识不过关,但胜在先知能力爆炸,往往打出奇效。
    如今军职一变,程毅退居政务,军事上的策略工作只能依靠程毅推荐上来的汪韦。刚开始,汪韦还是可以展现出他对正面战的策略天赋。但后来发现,他除了正面策略,对政局以及军事走向基本一窍不通。
    如今,连梁仲轩这种军事神人,他都可以看不起。卢文锦此时,也想跳出这个军职枷锁,由自己重新选择军师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