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冯家没有看中姜家
作者:白珏与蝶   穿成路人甲后我救了反派全家最新章节     
    冯夫人面色严肃。
    “筠儿,你平日最是成熟稳重,怎么能做出如此出格之事?你有没有想过,若是被旁人发现,你当如何自处啊?”
    冯以筠紧紧咬着唇,不说话。
    冯夫人最是了解自己的女儿。
    虽然生在书香世家,可冯以筠并不像冯太傅那般守旧,知书达理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敢于冒险的心。
    罢了,既然女儿不愿意,她也不能强求。
    只是这件事不能让老爷知道,按他那迂腐的性子,指不定会闹出什么。
    “如今你做何打算?”冯夫人问道。
    冯以筠嗓子有些发紧,哑声道,“女儿会想法子的。若他并无此意,女儿便听从母亲安排。”
    冯夫人叹息一声,果然世间男女,难抵一个“情”字。
    晚些时候,冯太傅回府,冯夫人便将左夫人上门之事告诉了他。
    冯太傅皱眉,随即心中了然。
    怪不得这两日那姜连毅在朝堂如此和善,他还以为他中了邪。
    没想到这老匹夫的儿子竟是看上了他家女儿。
    “筠儿怎么说?”
    “我瞧着镇国公府是极好的,只不过筠儿不愿。”
    冯夫人给冯太傅倒了一杯茶,说道。
    冯太傅将茶接过,有些疑惑。“为何?”
    虽然他看不上那姜连毅,不过不得不承认,他那大儿子确实优秀,姜家的确是门当户对之选。
    “筠儿觉得现在议亲尚早,还想在家中待两年。”冯夫人解释道。
    冯太傅喝了口茶,看来两家确实没这缘分啊。
    “不过也别拖太晚。”冯太傅说道,“倒不是冯家养不起,只是拖的太晚于筠儿名声有碍,该相看时便相看。”
    冯夫人点头,“我晓得的。”
    于是第二日,左夫人满心欢喜上门之后,没想到被冯夫人推举了这门亲事。
    “冯夫人,这是为何?”
    左夫人十分意外,昨天谈的不是好好的?
    “小女年龄尚小,与镇国公府大少爷年龄相差较大,昨夜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合适,此事便作罢吧。”
    冯夫人不好说女儿的真实想法,只能这样解释。
    姜辞砚二十岁,冯以筠十六岁。
    四岁的年龄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端看对方是什么态度了。
    左夫人不知其中的缘由,只当是冯家没有看中姜家。
    罢了,这事情本就讲个你情我愿,谁也强求不得。
    左夫人心中已明了,叹了一口气。
    “事已至此,那我就先去回复姜家。”左夫人起身告退。
    看着左夫人离去的身影,冯夫人心中忧虑。
    拒了这门亲事,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听着左夫人的转述,姜夫人心中很不是滋味。
    不管是不是因为年龄问题,冯家确实没有看中她家老大。
    事情虽然没有办成,姜夫人还是很客气的为左夫人备了厚礼。
    左夫人百般推辞,最后推却不得只得收下。
    待左夫人走后,姜夫人满面愁容,对徐嬷嬷道,“砚儿的婚事,怎么就这么难......”
    徐嬷嬷心中也是难过。
    大少爷是她看着长大的,人品和相貌那是没的说,怎么到了婚事上就这般不顺呢......
    但她还是上前捏着姜夫人的肩 ,宽慰道,“夫人不要太忧心,儿孙自有儿孙福,许是大少爷正缘未到呢。”
    姜夫人长叹一口气,但愿如此吧。
    待姜辞砚下值刚回到家,姜夫人便派人来喊他去前院。
    姜辞砚心中有些雀跃,是冯家的事有眉目了吗?
    来到前厅,看到姜夫人有些凝重的神色,姜辞砚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砚儿,”姜夫人看着儿子希冀的目光,有些不忍开口,“冯家......将这门亲事拒了。”
    轰隆!
    姜辞砚后退半步,面色发白。
    “为......为何?”
    姜夫人叹一口气,便把左夫人所说之事告诉了他。
    姜辞砚难以置信,脑子里乱成一片。
    看着姜辞砚失魂落魄的样子,姜夫人心中也十分难过。
    “没事砚儿,京都优秀的女子何其多,母亲再为你寻更好的。”
    姜辞砚神情呆怔,姜夫人的话他没有听进去,心里全是被拒绝的痛苦。
    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晚膳时分。
    今晚姜家人难得齐聚,姜辞锦为着百香楼的事每天早出晚归,今日终于有空回家吃晚饭;近日一直在军营操练的姜辞安,也难得回了一趟家。
    姜国公看着今日家人齐聚,心中除了有些感慨,更多的是家人带来的温暖。
    心中高兴,便让下人将他存的好酒取了出来。
    姜辞安和姜辞锦盯着老爹的酒,眼中冒光,直言今晚不醉不休。
    连一向滴酒不沾的姜辞砚都给自己倒了一杯酒。
    姜国公只当姜辞砚开窍了,终于肯喝酒了。
    一顿饭一家人吃的热热闹闹,除了姜辞砚。
    临近尾声,姜国公想起一件事。
    “对了,秋狩的名单下来了。往年梨儿都不去,今年因着宁阳长公主的关系,圣上特地嘱咐我,让我带你去。”
    “梨儿,你可想去?”姜国公问道。
    提到秋狩,姜若梨闹钟警铃响起。
    【秋狩!就是这次秋狩,三皇子安排刺客假意刺杀皇帝,他主动替皇帝挡了刀,重伤昏迷数日。】
    【也因这次挡刀,本就深受皇帝疼爱的三皇子地位更是直线上升,待他养好伤后直接进了朝堂听政。】
    【太子则因此次办事不力被皇帝责罚,连同负责守卫的二哥也受到了处罚。】
    【不过这次三皇子被禁足,应该不会再有刺客这一事了吧。】
    想到这,姜若梨说道:“爹爹,女儿要去的。”
    姜家人内心则是惊骇不已。
    没想到这次秋狩竟会发生如此大事?!
    这三皇子的心机果然深沉,自己的父皇都能算计。
    看来守卫上要多加小心了。
    姜国公给姜辞安递去一个眼神,姜辞安点头。
    看气氛有些凝重,姜辞锦插科打诨道,“小妹,百香楼快整装好了,开业的时候你可来啊。”
    姜若梨道,“那是自然。”
    姜辞锦啧啧两声,“当个甩手掌柜真是好,可怜小爷我累死累活,某人在家该吃吃该喝喝,羡慕啊!”
    听到这话,姜若梨气的伸手要打他。
    姜夫人看着兄妹俩欢腾的样子,心中稍微明朗,看向旁边的姜辞安,问起他近日军中的生活。
    姜辞锦和姜若梨叽叽喳喳地闹,姜夫人和姜辞安母子温声说话。
    只有姜辞砚一个人坐着喝闷酒。
    姜国公终于察觉出不对劲。
    “老大,你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