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兼容并蓄
作者:四无的而是   重生张三丰自带系统最新章节     
    \"如今,尔等武道已毁,然而身为佛门弟子,潜心修炼佛法,才是正途。”
    “若连此道亦无法领悟,何谈出家,何谈为僧?”
    玄慈沉默不语。
    他本是悟性超凡之人,只因顾虑少林千年威名,不能毁于己手,故布下重重机关。
    不料,这些机关最终反将自身困住。
    此刻,少林弟子纷纷狂奔而来。
    “师尊!”
    “师尊!”
    ……
    众多弟子高呼不止。
    那被张三丰吸取内力的一百零八位少林高僧,乃少林中坚力量,各院首席、长老,也是收徒最多之人。
    见他们内力尽失,沦为废人,弟子们自然义愤填膺。
    “张三丰,我等与你拼个你死我活!”
    有人咆哮,双目赤红。
    玄慈微微摇头。
    “速速退下!”
    他声音虽低,仍让弟子们迅速安静下来。
    玄慈目光直视张三丰。
    “少林千年来雄踞武林,如今高僧尽失修为,沦落凡躯。”
    “即便你不杀我等,江湖邪派也不会放过少林。”
    “如今的少林,虽有十万僧侣,却无一绝顶高手,终难以对抗他们。”
    张三丰目光如炬,凝视玄慈。
    “贫道言少林不会消亡,便是不会。”
    “我未灭少林,谁敢动少林?”
    话音一落,一股王者霸气自他身上勃发。
    玄慈微微颔首,忽然竟露出了笑容。
    只要少林传承不灭,其余一切都变得不再重要。
    原来少林的荣光,江湖的威严,其实微不足道。
    总有舍弃的时候。
    之前的执着,只是执念过深而已。
    “当年之事,少林确有错失之处。”
    “老衲向你保证,为觉远大师平反,将其安葬于少林寺舍利塔林之中。”
    少林寺舍利塔林乃历代高僧之墓地。
    少林中有声望地位的僧侣身后,其骨灰或遗骨安放于地宫之上筑塔,以彰其功德。
    塔的高度、大小和层数,由僧侣生前对佛学造诣深浅、威望高低、功勋大小决定。
    能入少林寺舍利塔林,是无数少林僧侣的毕生梦想。
    张三丰微微点头。
    觉远师父专心修佛,此举实乃理所当然。
    这时,只听见无色在一旁低语。
    “当年我一时之差,害死觉远,致少林遭遇今日之劫,我又何颜面苟活于世?”
    话毕,他竟自断经脉而亡。
    “阿弥陀佛!”
    玄慈诵念佛号。
    张三丰沉默不语。
    他杀害觉远师父,无疑是罪魁祸首,然而人死如灯灭,一切终结。
    相信觉远师父九泉之下,也能含笑九泉。
    今日玄慈历经诸多变故,对无色之死,情绪并未起太大波澜。
    “真人刚才施展的太极之法,果非凡响,老衲心生敬仰。”
    “真人言三教合一,同源而出,老衲深表赞同。”
    “真人道行有成,可否在少室山开坛讲道?”
    “我少林十万弟子,愿洗耳恭听。”
    此言一出,四周的少林弟子皆以为听错了。
    震惊地望向玄慈。
    张三丰抽取了少林一百零八位高僧全部内力,与少林结下滔天仇恨,如今听他讲道?
    方丈莫非是疯了?
    张三丰深深看了玄慈一眼。
    他心中明白,玄慈此举既因惊讶于张三丰展现出的修为之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兼容并蓄,方能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也是向天下展示一种态度。
    少林与张三丰和解,甘愿屈居武当之下。
    毕竟,即便三教合一,让道教人士来少林讲道,面子上始终说不过去。
    何况,张三丰此前气势汹汹而来,天下皆知。
    玄慈能做出此决定,表明他真的放下了。
    完全抛开了少林所谓的“英名”,只求少林寺能够延续,不至于毁于他之手。
    玄慈能有这般决断,实乃大智慧,大勇气。
    放下,放下。
    简单的两个字,实践起来却并不简单。
    张三丰的目光缓缓扫过少林众僧。
    “好,贫道今日便为尔等讲述。”
    他与少林,曾有过种种恩怨。
    有仇必报,有怨必清。
    恩怨两清,便可拂袖而去。
    讲道,本身也是修行。
    只要有听众,他就能讲。
    而且,少林听他讲道,即是一种宣告。
    此后,少林屈居武当之下,接受武当庇护,成为武当的附庸势力。
    武当的威望,将跃升至亘古未有的巅峰。
    张三丰盘膝而坐,悠悠启唇。
    声若微风,却清晰贯耳,十万弟子无一遗漏。
    “修习武道,不可拘泥于有为之举,有为终属后天,当今道门多陷此误区,故世间难觅真修之人。”
    “亦不可沉溺于无为之境,无为易坠虚无,如今佛门多染此疾,故天下少显佛法之光。”
    ......
    “道,乃孕育天地,滋养万物,放开则包容天地,收敛则深藏秘奥,阴阳、日月、五行,皆为道之衍化而已。”
    ......
    张三丰的嗓音在少室山巅回荡,悠远绵长,直抵山脚。
    “这是张真人论道?”
    “没错,确为修道的精髓所在。”
    ......
    “没想到,我们有幸亲聆大道之音。”
    “奇怪,少林寺为何允许张真人论道?少林乃佛门之地,张真人讲述的可是道家之法?”
    “是啊,佛道之争已久,寺庙之中论道岂是儿戏?”
    “有何可奇,少林已被张真人挑落,他们还能拒绝么?”
    “就连天下第一大宗派,少林寺也被张真人一人力压?”
    “张真人果真不负天下第一之名。”
    “有此机会听张真人论道,还不专心倾听?说这些闲话作甚?听之一言半语,都足以受用终生。”
    武林人士纷纷盘膝而坐,静心聆听张三丰论道。
    张三丰所谈的修身之道,对他们修炼内功裨益巨大。
    众人倾听间,不少人均觉气血运转,似有突破之兆。
    皆知此乃千载难逢的旷世机缘。
    当下,少室山脚下数万武林人士皆席地而坐。
    原本喧嚣吵闹的人群,瞬间归于宁静。
    众人沉浸于张三丰阐述的大道之中。
    少室山上,诸多少林弟子初时对张三丰论道颇有抵触。
    然而随着他论道深入,这些僧侣也深感震撼。
    道法佛法,竟相融相通。
    许多曾经模糊不明之处,此刻在张三丰的点拨下豁然开朗,不少人面露微笑。
    不过,无论是山下武林人士还是山上少林弟子,都不知张三丰今日所讲,正是后世被誉为千古修真宝典的《玄机直讲》。
    论道持续三日三夜,中间虽有暂停,用膳休憩,随即继续论道。
    武林人士也趁此纷纷前往少林。
    一听见张三丰论道之声,便知胜负已分。
    自此往后,武当凌驾少林,问鼎天下第一宗派。
    此时,再无阵营之忧,他们自可安心上山。
    于是后来,少室山巅,除了十万少林弟子,更有近十万武林人士涌入,聆听张三丰论道。
    其中有江湖豪侠,武学世家,更有各大势力、各大门派之人。
    对张三丰以一人之力破解少林千零八罗汉阵,迫使少林屈服,他们都深感震撼。
    不少人暗自懊悔此事不曾发生。
    少林退居天下第一宗派之后,意味着格局的剧变。
    武林九六三的版图,自此不再同于以往。
    此等深远影响,许多人难以预见。
    然而此刻,他们无暇他顾。
    能有机会聆听张三丰论道,是难逢的机遇。
    他们自当把握良机。
    天下大势,那是各路势力首领需考量之事。
    对他们而言,或许息息相关,却不及眼前之利重要。
    三日后,张三丰论道结束,耳边响起系统的提示。
    “叮,检测到宿主收纳扫地僧加入武当,机缘奖励发放中......”
    “叮,检测到宿主于少林论道,普传天下,机缘奖励发放中......”
    “叮,检测到宿主创立的武当派声望扶摇直上,成就天下第一宗派,门派光环奖励发放中......”
    “叮,恭喜宿主混元九转玄功第五转圆满。”
    “叮,恭喜宿主混元九转玄功第六转圆满。”
    “叮,恭喜宿主获得门派光环奖励,获得10万经验值,10万技能点。”
    张三丰深吸一口气。
    开启个人面板。
    姓名:张三丰
    功法:混元九转玄功(第九转) 层级:第九层。小无相功,菩提心法,降龙伏象功,紫霞神功……(尚有数十种)
    武技:武技道心(高级)
    武道:太极武道(第三品)
    经验值:点
    技能点:点
    ......
    张三丰心意一动,混元九转玄功的奥秘瞬间涌动,经验值与技能点悉数灌注其中。
    \"叮,恭贺宿主,混元九转玄功第七转大成!\"
    霎时间,张三丰体内真元翻涌,一股微妙的蜕变悄然发生。
    隐约间,一股圆满的意境油然而生。
    混元九转玄功,仅剩第八转金刚不坏神功尚未成型。
    第一转,易筋经(圆满)。
    第二转,九阳神功(圆满)。
    第三转,吸功秘法(圆满)。
    第四转,葵花宝典(圆满)。
    第五转,龙象般若功(圆满)。
    第六转,九阴真经(圆满)。
    第七转,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圆满)。
    第八转,金刚不坏神功(小成)。
    第九转,太极乾坤大挪移(圆满)。
    太极乾坤大挪移,源自他个人的悟道,自创而成,故一成即至巅峰。
    \"一旦金刚不坏神功圆满,玄功之力必将焕然一新。\"
    张三丰心中豁然开朗。
    \"我亦有可能成就玄功之圆满。\"
    心念一动,太极武道随之启动,周身太极图腾再现。
    与此同时,混元九转玄功徐徐运转,与太极武道交融共生。
    \"何等气息?\"
    \"张真人又要突破境界了吗?\"
    少室山上,武林人士议论纷纷。
    \"张真人已是人间仙境,此番再突破,难道是要羽化登仙?\"
    \"未必,张真人正值壮年,此刻飞升尚早。\"
    \"何需飞升?在这世间做逍遥神仙,岂非远胜仙界?\"
    \"仙界传说虚无缥缈,张真人所求,已是长生之道,飞升与否,已无足轻重。\"
    少林寺僧侣们凝视着张三丰,目光中尽是复杂之色。
    外界,太极武道与混元九转玄功的运行,引动天地灵力无尽涌入张三丰体内,绵延不绝。
    如此持续了数个时辰。
    张三丰体内,骤然传来一声清越之音,虽微不可闻,却清晰传入在场数万人耳中,仿佛近在咫尺。
    实则,这声鸣响牵动了众人真元,造成了如此错觉。
    混元九转玄功,终至全然圆满。
    张三丰体内真元流转如电,迅疾无比,滔滔不绝。
    无尽气流从丹田涌出,遍灌全身,又回归丹田,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在此之前,唯有静坐运功时方能体验此状。
    如今,一切变得浑然天成。
    犹如血液自心脏流淌至全身,再返回心脏,张三丰的真元亦是如此运作。
    他站起身,轻轻踏出一步,落在石板之上,立刻留下数寸深的脚印。
    张三丰这才惊觉,真元运转之下,一举一动间竟蕴含着骇人之力,宛如内力驱动。
    张三丰深深吸气,逐渐从这股力量中平复,慢慢适应这突如其来的转变。
    真元持续运转,如同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修炼。
    一方面,他的身躯在真元滋养下,本质发生剧变,愈发强韧。
    另一方面,真元自我运转,犹如他运功催动,自然而然恢复精气神,增强内力。
    即便他不刻意修炼,亦如同始终在勤奋修炼之中。
    九转圆满后的全新能力,此刻才显现无疑。
    混元九转玄功的威能,至此才真正展现无遗。
    九转九层皆圆满,方为真正的混元九转玄功。
    仅凭这自然运转、不断提升的实力,便足以令世间任何功法黯然失色。
    见张三丰苏醒,慕容博缓步上前。
    \"张真人学贯天地,老朽今日才知,王图霸业与修真大道相比,犹如微尘,不值一提。\"
    \"可怜我沉迷魔道,今日方醒悟。还望张真人不吝收留,让我得以拜入门下。\"
    \"从此只做逍遥神仙,不再过问世事。\"
    他心中挂念的,一直是大燕复国,慕容一族如何重登帝位。
    然而听了张三丰阐述的三十三重天之理,慕容博有了新的认知。
    若能修成仙道,岂非远胜世间帝王?
    与张三丰所述的大道相比,慕容博忽然觉得过去的追求显得可笑。
    张三丰嘴角微扬,泛起一丝笑意。
    \"贫道武当兼容并蓄,然尔身负恩怨未解,欲入武当,恕贫道难以应允。\"
    闻言,慕容博一怔。
    张三丰的目光转向萧峰。
    \"此人便是杀害你母亲和全家的罪魁祸首,你打算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