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傲娇小公主和铁血将军(29)
作者:鱼悠然   绝色尤物被快穿大佬们宠疯了最新章节     
    大皇子皱起眉头,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道,
    “董林裴这个人向来老实憨厚,况且京城里还有他的祖父祖母,他应该不至于生出什么反叛之心。”
    那名亲信却提醒道:“可是您别忘了六公主啊!”
    听到“六公主”三个字,大皇子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神情,冷笑一声道,
    “哼,就凭六公主那个花痴模样,她能成什么气候?本殿下倒是听说今年北疆的雪下得特别大,积雪几乎都要没过膝盖了,想来路途必定十分艰难。
    或许我们应该再多等一等,看看后续情况如何。”
    颜烈此刻也看着手上的奏报,惋惜道,“今年北疆的雪下这么大,小六也走了一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德胜在旁边听了摇了摇头,下这么大的雪,陛下竟然只关心六公主什么时候回来,也许是关心嫁妆什么时候回来?却独独没有想过北疆的百姓怎么办?
    怪不得,怪不得......
    不过北狄易主的消息还是传到了京都,不过版本竟然是慕容大将军因为爱妻被杀造反了,颜烈听了直乐呵,
    别的地方越乱越好,这样他的皇位才能坐得稳,本来还想安排人去问问,
    但是李皇后提出了选秀的事,一下把皇上的心思勾到了他处,也就没有再管北狄的事。
    但是大皇子却隐隐觉得不对劲,问道,“不是说董林裴把慕容辉捉了吗,到底是怎么回事?”
    幕僚说道,“听探子回禀,董将军说为了北疆的安定,北狄大王不追究赤丹城的事,不过要求把慕容将军和俘虏都放回去。”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幕僚皱着眉说道,“说是两个月前。”
    大皇子一听,重重的拍了下桌案,“为什么现在才传信回来?”
    “今年北疆的雪下的太大了,耽误了。”
    大皇子点了点头,但总觉得心里不安,“你再多派点人去北疆那边打探一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
    三个月后,闹得轰轰烈烈的选秀终于结束了,
    至于想进宫的人,李皇后都会让他们如愿,其余好人家的闺女,李皇后自然也不想让皇上霍霍了,都把她们放了出去。
    她看着新进来的六个如花般的女孩,会心的笑了笑。
    三个是大皇子的人,一个是二皇子的,还有两个是三皇子的,最让人意外的居然还有一个是大公主的人。
    估计又想着给驸马谋求什么好处吧!
    斗吧,斗的越凶越好,她呵呵的笑起来,表情越来越和蔼,六个女孩看到皇后的表情,心里一松。
    她们进宫之前都被家中教导过了,这个后宫里最不能得罪的是皇后娘娘,别看皇后不受宠,但是听说皇后的手段了得,在整个后宫那是说一不二的人物。
    一年之后
    “报——陛下!东疆八百里加急!”
    随着这声高呼,朝堂之上原本正在议论政事的大臣们瞬间安静下来,纷纷将目光投向门口那名风尘仆仆的传信士兵。
    颜烈心头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身子,高声喊道:“快快呈上来!”
    底下的一众大臣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揣测:东疆那边究竟发生了何事,要知道此前东疆一直太平无事啊!
    颜烈迅速接过军报,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铁青,只见他重重地拍了一下龙案,震得桌上的笔墨纸砚险些翻倒在地。
    他瞪大双眼,咬牙切齿地盯着奏报上的文字,愤怒地质问,
    “一个月之内竟然连续丢失了三座城池,为何如今才将此事禀报上来?”
    兵部尚书胡大人见状,心头不禁一跳,急忙上前一步问道:“陛下息怒,请保重龙体!不知杨将军现下如何?”
    颜烈紧闭双眸,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杨将军……已经战死沙场了。”
    一时间,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胡大人后退了一步,“什么?”
    大殿一片哗然,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众大臣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大家都知道杨将军在东疆那边守了十几年了,一直平安无事,怎么会?
    颜烈的拿着军报递给了旁边的德胜,德胜立马拿了过来,先给了兵部尚书胡大人。
    胡大人看完之后又递给了其他的人。
    没过多久,原本安静的大殿变得嘈杂起来,众人议论纷纷,
    “吴太守竟然在关键时刻背叛朝廷,打开城门让敌人长驱直入!
    这直接导致杨将军陷入绝境,孤立无援,最终战死啊!”
    颜烈气得满脸通红,胸口不停地上下起伏着,他愤怒地吼道,
    “可恶至极!吴忠这个叛徒必须受到严惩!不仅如此,他的家人也逃脱不了干系,统统诛连九族!
    现在还有谁能去抵挡东夷的,朕封他为振国将军。”
    朝堂之上,众大臣们面面相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短短一个月时间,边境防线竟然已被攻破三城!
    这东夷此番来袭,显然是有备而来,气势汹汹,让人不禁心生畏惧。
    此时,大皇子站出来打破了沉默。
    他一脸坚定地对皇帝说:“父皇,儿臣认为当下之计,可以与东夷展开和谈。而儿臣愿意带领封大人和潘将军一同前去和谈。”
    封大人乃是朝中重臣,智谋过人;潘将军则是久经沙场的猛将,威名远扬,有此二人相随,相信定能增加和谈成功的几率。
    皇帝微微皱起眉头,深深地叹了口气:“也罢,就按照大皇子所说的去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