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对象是杜嬷嬷
作者:柯雪岚   关于爹娘偏心我却成了王妃这件事最新章节     
    自从宋家与秋家定亲之后,宋家上下都忙得人仰马翻,宋曜忙着带着二少爷宋策到处走动,熟悉上下关系,顺便盯着三少爷宋简的功课。范夫人则是在内宅上下整顿,修缮屋舍、准备聘礼、安排人手,还要给陪都范家递消息。范夫人才不管广陵宋家会不会来,但是陪都范家,那是必须要来。
    大姑娘宋雯华,除了日常学规矩之外,也会跟着范夫人帮忙打点着,不过也只是帮着给范家那边写写书信,妹妹着手准备哥哥的婚事,传出去不是要笑死人了。宋霁初依旧躲在自己的小院儿里,除过日常的请安用膳,绝不轻易踏出小院儿半步。
    范夫人也是第一回操办婚事,整的宋家鸡飞狗跳的,婆子女使不够使,也会让姑娘身边上了年纪的嬷嬷们前去帮忙。宋霁初身边的杜嬷嬷,便在其中。
    宋霁初如今在宋家,是尽可能的降低存在感,杜嬷嬷依着宋霁初的意思,要是有人喊帮忙,也是能帮就帮,绝不喊苦喊累。以至于发展成,杜嬷嬷像是专职负责二少爷宋策婚事的一般,连宋霁初这边也很少回来了。
    宋霁初知道家里事多繁忙,也不问什么,之后趁着请安的时候,客套性的问上几句,有没有自己能帮上忙的地方,也明里暗里说自己身边离不了杜嬷嬷。
    宋霁初总觉得不安心,虽说其他姑娘身边的嬷嬷,也有在帮忙的,但没有像杜嬷嬷这样,基本从早到晚都在帮忙的。杜嬷嬷是自己的奶母,也是自己从广陵带过来的人,宋霁初自然要护的杜嬷嬷周全。
    “马上二哥哥就要纳征了,母亲这边可是少不了人,我身边的嬷嬷也是日夜候着,总是二哥哥的婚事要紧,妹妹你说是不是?”大姑娘宋雯华故意这么说,暗示,其实已经算是明示了,明示范夫人宋霁初不懂事。
    “大姐姐说的极是,只是杜嬷嬷年纪大了,又是从广陵上京的,妹妹担心杜嬷嬷不懂京城的规矩,到时候再闹出什么笑话。”范夫人最是听不得商贾,广陵宋家偏偏又出身商贾,杜嬷嬷自然也是如此,宋霁初也是故意提起的。
    “过了纳征,也就差不多了,你少人使唤,回头再给你指些。”范夫人听宋霁初提广陵,面色明显僵住了,又很快恢复了平静。
    这么看来,等忙完了纳征,应该也就没什么事情了,可宋霁初还是觉得不安心,总感觉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
    眼看着纳征的日子是越来越近了,各样东西,也准备齐全了,满满当当的堆放在范夫人的院子里,应该不会发生什么事吧。
    这日,宋霁初像往常一样在屋里练字,芸香急吼吼的冲了进来。
    “姑娘姑娘不好了,夫人那边出事了。”
    范夫人那边能出什么事,宋霁初不以为然。
    “夫人正着人把给秋家准备的聘礼,一一检查装运好,谁曾想,有箱子布料,不知道被谁给绞了,偏偏那箱缎子,是杜嬷嬷装的。”
    “什么?”宋霁初的感觉没错,还真出事了,“我们现在就过去。”
    范夫人是个爆竹脾气,现在又是二少爷宋策纳征的节骨眼儿,就不说那缎子值不值钱,就很晦气,范夫人不生气才出了鬼呢。
    芸香和木兰跟着宋霁初,赶忙到了范夫人的院子里。
    “大好日子,寻什么晦气,耽误了二哥哥的纳征,你有几条命,赔得起吗?”大姑娘宋雯华毫不留情的责骂着跪在地上的杜嬷嬷,范夫人一脸愠色的坐在上头,茶杯碗盏摔了一地。
    宋霁初上前的时候,特意瞄了眼被毁掉的缎子,真是上好的织花缎子,这样的缎子,要好几位绣娘,一起赶制半个月,才能赶出一匹。广陵宋家本就是布商,宋霁初自然是司空见惯了,可在京城,这样上好的织花缎子,还真的不易得。
    “母亲别生气,当心身子。”宋霁初不动声色的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杜嬷嬷。杜嬷嬷是自己的乳母,杜嬷嬷也不是不当心的人,在自己身边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出过什么纰漏,不然祖母也不会放心让杜嬷嬷跟着自己上京,难不成……宋霁初脑子里有了个想法。
    “妹妹好快的耳报神啊。”大姑娘宋雯华继续夹枪带棒的。
    “不过隔着道院墙的事儿,没什么耳报神不耳报神的。”宋霁初不会也不想轻易拉女使们下水。
    “既然来了,也就不用让人去报你了,发卖了吧。”应该是刚摔了东西,范夫人现在看上去好像并不怎么生气,可一开口就是杀招。
    “母亲且慢,”又是这样,甚至连说一句的功夫都不给,便直接定了罪,“女儿以为,眼下最要紧的,不是如何处置,而是如何不误了二哥哥的纳征。”宋霁初一语中的。范夫人根本不想浪费时间听杜嬷嬷说什么,只想快快的将人打发走,赶紧处理缎子的事,决不能误了儿子的纳征。
    “不耽误时辰,你说的轻巧,你能有什么法子?”大姑娘宋雯华很是不屑。
    “或许,我真有办法。”无论如何,宋霁初一定会保住杜嬷嬷,宋霁初对杜嬷嬷的感情可比如今坐在屋子里的这几位深厚多了。
    “你有什么办法,快说。”一听宋霁初有办法,范夫人也顾不得发卖杜嬷嬷了。
    “办法倒是不难,”就算是缓兵之计,也只能试一试了,“广陵宋家与京城商会多有往来,用广陵宋家的名义,再向京城商会买上一箱织花缎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范夫人脸上莫名的抽了一抽,虽然范夫人不喜广陵宋家,眼下也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母亲身边的人,都是极好的,京城商会的商户们,那个不是八百个心眼子,只怕是新面孔过去,三问两问的让人绕了进去,赔些银钱倒没什么,只怕买不来母亲想要的东西,也丢了二哥哥和宋家的脸。”跟高姑姑学了这么久,宋霁初也学会了说话一套一套的,欲抑先扬。宋霁初别提多讨厌这种了,大家就不能打开天窗说亮话吗?
    “女儿以为,若是能有个商场老手,势必能事半功倍,最要紧的是,不能失了二哥哥和宋家的脸面。”范夫人出身陪都范氏,最看重脸面,打蛇打七寸,宋霁初就句句不离脸面。
    “杜嬷嬷之前便跟着伯母谈生意,不如母亲就让杜嬷嬷戴罪立功,若是还做不好,便一并重重罚过。”宋霁初终于说到了正题上,以杜嬷嬷的能力,这种小事,根本不在话下,更何况,宋霁初手里,还有杀手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