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作者:柯雪岚   关于爹娘偏心我却成了王妃这件事最新章节     
    蔷薇方才被宋霁初打发出去传话了,从外面回到宋霁初身边的时候,也听到了些不和谐的声音。蔷薇是宋霁初的贴身女使,在外面,蔷薇就代表宋霁初,蔷薇就算生气,也不会傻到直接冲出去跟人理论。蔷薇把这些声音都记了下来,回来汇报给宋霁初。
    “娘娘,她们怎么能这么说您。”蔷薇气得不行,且不说宋霁初如今是王妃,就是普通的官眷,也不能让人背后这么编排。
    “我都不生气,你怎么还这么气鼓鼓的,嘴长在人家身上,总不能拿针把人家嘴缝上。她们爱说就让她们说去吧。”宋霁初并不在乎这些,有大姑娘宋雯华在,自己的名声能好到哪里去。大姑娘宋雯华也真是的,就不能多动一点点脑子吗?自己是她的亲妹妹,自己名声不好,她的名声又能好到哪里去。更何况自己还是王妃,旁人也只敢在背地里说三道四的,谁敢真的下自己面子。京城宋家可就不一样喽。
    宋霁初也把消息放出去了,这些贵夫人们便是看在自己这个临江王妃的面子上,也会给京城宋家介绍些人选的,范夫人和大姑娘宋雯华应该有的忙了。
    “时候不早了,去跟国公夫人说一声,咱们就回府吧。”
    “娘娘,芸香过来了,好像有什么事情。”木兰注意到了往这边跑的芸香。
    既然如此,宋霁初就稍微等等芸香。
    “娘娘,”芸香一路小跑过来的,还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不好了,殷姑娘跑了。”
    “什么?!”几个人都是一惊。
    “珍珠跟着殷姑娘。”芸香补了句。
    “蔷薇,你亲自去,王府侍卫就在门口,把人找回来,关在府里。”宋霁初派出了蔷薇,动用王府侍卫找人,定然会惊动郑国公府,宋霁初不由得皱起了眉。
    “到底怎么回事?”
    “殷姑娘张口就管几位姑娘叫‘姐姐’,奴婢提醒殷姑娘注意,殷姑娘就有些不高兴了,后来,姑娘们在闲聊,殷姑娘和姑娘们聊不到一起,姑娘们也就不怎么理殷姑娘了。再后来姑娘们聊起了家世和京城中富贵人家,也提到了王爷,殷姑娘就跑了。”
    宋霁初基本明白了殷明昭为什么会跑了,今日到场的姑娘们,都是非富即贵,殷明昭的身份,放在她们中间,就有些格格不入了。本来姑娘们的话题,殷明昭就插不上话,再谈及家世,对殷明昭而言,无异于伤口上撒盐。只是,殷明昭也不该就这样跑了。殷明昭是跟着自己出来的,传到郑国公府,恐怕让人误会是临江王府对郑国公府有意见。
    “娘娘,姑娘们还说,当初圣上在好些人家中,挑中了宋家,挑中了娘娘,是娘娘撞了大运,她们未必比不上娘娘。”芸香打探消息的能力一流,虽然这话不好听,但芸香觉得,有必要给自家娘娘提个醒。
    “奴婢觉得,或许她们中有些人,不会就这样善罢甘休。”芸香小心的提醒宋霁初。
    宋霁初点了点头,临江王是京城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如今自己是临江王妃,京城中的姑娘们未必会真的对临江王死心。看来出门参加宴会,宣誓下领土主权,还是很有必要的。不怕贼偷,也怕贼惦记。
    过了没多久,蔷薇便回来了,王府侍卫已经押着殷明昭回府了,郑国公府也已经知道了。
    宋霁初起身,这事儿,得好好跟郑国公府解释解释才行。
    “去请郑国公夫人。”
    那边的郑国公夫人,前脚听说王府侍卫出手找殷明昭,后脚就听到临江王妃找自己,很难不把两件事情连在一起,担心是郑国公府哪里做的不好,惹了临江王府不快。
    “娘娘。”
    “国公夫人,借一步说话。”人多口杂,宋霁初不想再惹什么是非。
    郑国公夫人将宋霁初带到了内宅,顺便打发了身边跟着的女使,宋霁初也让蔷薇她们在门口守着。
    “算起来,我该叫国公夫人一声‘婶婶’,国公夫人不要嫌弃。”宋霁初一声“婶婶”,拉近了二人的距离。
    郑国公夫人也松了口气,临江王妃应该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婶婶应该听说了,王府侍卫找人的事情……”
    “国公府招待不周,请娘娘恕罪。”国公夫人赶忙认错。
    “我来找婶婶,就是怕婶婶误会,”宋霁初满脸歉意,“和国公府无关,都是我不好。”
    “小昭这丫头,没规没矩的,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突然跑了出去,我也没办法,万一这孩子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我也不好跟王爷交代,便让侍卫先把人找到,送回王府再说。搅了婶婶的宴会,真真不该。”本来就是殷明昭不懂规矩,不能因为殷明昭,让郑国公府和临江王府有嫌隙。
    “说起小昭这丫头,也求婶婶帮我出出主意,”宋霁初一脸为难,“论辈分,小昭得叫我一声‘祖母’,可早就是出了五服的亲戚,这孩子父母都不在了,只有一个哥哥。王爷让我好好教小昭规矩,可说到底,王爷和我都不是什么正头长辈。说的轻了,没有什么用,这孩子身世可怜,又不能往重里说,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宋霁初说着,用帕子擦了擦眼角,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郑国公夫人不由得叹了口气,眼前的临江王妃,也不过是个刚及笄的小姑娘而已,宋霁初说的,怕是不仅仅有殷明昭的缘故,还有王府里的两个孩子吧。到底不是亲生的,两个孩子又体弱,宋霁初也不好管。
    “娘娘跟妾身说这些,是信得过妾身,妾身愿为娘娘解忧。”郑国公夫人拉起了宋霁初的手。郑国公夫人是正儿八经做祖母的人,小孙子都已经六七岁了。看着宋霁初,郑国公夫人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当年刚嫁进郑国公府的光景,自己嫁入郑国公府时,和现在的宋霁初差不多年纪,上有公婆叔伯,中有妯娌弟妹,下有嫡子庶子小辈,日子表面看上去光鲜亮丽,其中艰辛,又有谁明白。
    “娘娘,妾身以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宋霁初抬头看着郑国公夫人,郑国公夫人和范夫人差不多年纪,郑国公夫人的鬓发已经有些白了,范夫人已经是满头黑发。这样的话,范夫人从来不会跟自己说。“殷姑娘的事,王爷和娘娘反倒不好真的插手。”
    宋霁初也这么想,殷家的事情,他们殷家人自己解决去吧。
    宋霁初很认真的点了点头,“多谢婶婶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