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殷明昭的心思
作者:柯雪岚   关于爹娘偏心我却成了王妃这件事最新章节     
    宋霁初点了点头,春闱唐修远确实帮不上忙,考试安全也有专人责任,还劳动不了唐修远。
    “哥哥应该跟说了吧,以王府的名义放粮施粥,可行得通?还有边关。”宋霁初边吃边问道。
    “不妨事,你只管放开手去做,京城中常有人家这么做。”唐修远忙了一天,胃口好的不得了,一桌子的菜,已经被唐修远消灭的差不多了。“边关的事情,本王也会上奏圣上。”
    “也多留意,安排些可靠的人,免得被人下黑手。”唐修远又补了句。
    “我省得的。”宋霁初应了一声。
    “安排人去就是了,你就别去了,外面冷得很。”唐修远叮嘱道,宋霁初怕冷,屋子里一直烧的很暖和,唐修远进来,只觉得热。外面可不比王府,冷的很,唐修远也担心宋霁初能不能受得住。
    “嗯。”宋霁初“嗯”了声便不理唐修远了。
    宋霁初就一个不注意,基本上已经没什么菜了,唐修远看样子好像还意犹未尽的,宋霁初不理唐修远,只顾着埋头苦吃,生怕自己再一个不注意就没得吃了。这么冷的天气,大家都想窝着,就不折腾厨房再准备新的菜式了。
    唐修远看宋霁初护食的样子,好像只护食的小猫咪,一双眼睛滴溜溜的转,眼里却只有吃的。
    唐修远故意逗宋霁初,当着宋霁初的面,夹走了最后一块儿东坡肉,宋霁初没抢过唐修远,不甘心的扒拉着白饭。宋霁初脸颊一鼓一鼓,明明是很不甘心,唐修远看着却乐得不行。
    看宋霁初的样子,唐修远也不舍得继续逗宋霁初,又将东坡肉夹到了宋霁初碗里,宋霁初的眼神,肉眼可见的亮了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就上嘴咬,生怕唐修远又把肉夹走了。
    有趣,真是有趣。
    “来人。”唐修远喊了声。
    “王爷,”女使们已经吃完饭回来了。
    “吩咐厨房,再准备份东坡肉和东坡豆腐。”
    “王爷还要吃啊?”这也太能吃了吧,一桌子的菜,两个小的能吃多少,基本都进了唐修远的肚子,还没吃饱?得亏是王府,不然怎么养活的了。
    “王妃不是还没吃好吗?”
    宋霁初瞬间意识到,唐修远是吩咐厨房给自己准备的。
    “蔷薇,回来,不许去。”宋霁初将蔷薇喊了回来。
    “方才刚和孩子们讲过,要我再和王爷讲一遍吗?”宋霁初虽然懊恼饭菜被唐修远吃了个差不多,但宋霁初本身也吃不了太多东西,再重新准备菜式,就真的是浪费了。
    唐修远没说话,而是看着宋霁初吃完最后一块儿东坡肉,宋霁初吃的满嘴都是油光,很是满足。
    唐修远暗下决定,以后吃饭,还是让孩子多吃点儿,孩子自然也包括宋霁初。
    唐修远点头同意,宋霁初便将施粥的事情提上了日程。宋霁初还让白果开了些治风寒的常规药,一包一包的包好,一起分发下去。
    施粥的事情,交给了庭梧,庭梧带着王府侍卫在操办,宋霁初这边拨了茜草过去,带着女使们一并照应。宋霁初也会去露个面,唐修远说的不错,外面确实很冷,宋霁初有些受不住,所以只是在一旁压阵,稍微坐坐便回王府了。
    因为唐修远之前的囤粮囤炭,京畿地区的粮价和炭价都是稳定的,唐修远带着王府侍卫也不时的在京畿一带巡视,避免哄抬物价的行为。宋霁初则安排人手在施粥送药。
    朝廷也收到了各地方报上来的受灾情况,今年格外的冷,各地受灾情况也是很严峻,朝堂之上一片愁云惨淡,京畿稳定,算是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也有人提出了边关的情况,和宋霁初的担心是一样的,大魏已经受灾如此,北狄情况只会更糟,有人上书建议边境屯兵,以防北狄入侵,倒是和唐修远的提议不谋而合。
    戴家,被圣上以赈灾不利为由问责,戴家官职不高,在朝堂上也没掀起什么水花,一同被问责的,还有几家,都是赈灾不利。朝廷上下在赈灾一事上,不敢再有任何马虎。戴家,便是戴墨君的本家,戴墨君伙同他人,冒充沐雨公子,扰乱市场,招摇撞骗,也被一起问罪。
    临江王夫妇,各自忙着,府中一切安稳,倒也无妨。
    唐修远偶尔在府中,也能碰到殷明昭,自从之前郑国公府殷明昭不告而离席,唐修远便不许殷明昭跟着宋霁初出门赴宴了,殷明昭只是在府里,跟着教引姑姑学规矩。
    也许是有了上次的教训,唐修远碰上殷明昭的时候,殷明昭都是规规矩矩的,挑不出什么错来。
    珍珠也找过宋霁初几次,都是因为殷明昭赏了珍珠些东西。主子赏东西不稀奇,无非赏些吃食,再要么是银子、帕子、旧首饰,殷明昭直接将宋霁初给自己的,新打不久的头面首饰,拿出来赏了珍珠。
    宋霁初给殷明昭的头面首饰,自然都是好的,单是一副耳环,外面都是镀金的,要是拿出府去卖,也能卖个十两银子不成问题。这对珍珠一个小女使来说,也太贵重了。珍珠只觉得拿着烫手,转头就告诉了宋霁初。
    宋霁初知道后也没说什么,只是让珍珠先好生收着。
    看来殷明昭已经开始心思活泛起来了,知道拉拢身边人,只是殷明昭太心急,珍珠也是个聪明的。
    宋霁初本来没往这个方向想,只当是殷明昭在收买身边人。
    王府上下都是宋霁初一手安排的人,只要殷明昭在府里,她的行踪,宋霁初就清楚的很。被女使们撞见,殷明昭故意在唐修远回主屋的必经之路上等着唐修远,已经有好几次了。
    珍珠也跟宋霁初汇报,殷明昭已经有了给唐修远做妾的心思,宋霁初才算真的相信了这一点。
    殷明昭到底年纪还小,三姑娘宋露繁都不着急亲事的事情,殷明昭倒是着急了,宋霁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是说这孩子太有主意,这么早就知道替自己打算,还是说这孩子太没主意,小小年纪,窥见了王府的一点富贵,便已经迷了眼睛。
    这么大的孩子,唐修远自然是没放在眼里的,唐修远完全是把殷明昭当晚辈来看,只是简单说上几句话,也会表扬下殷明昭规矩学的不错。殷明昭就已经乐得找不着北了,还以为唐修远真的对自己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