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万年前的古国
作者:温俏   我有一道发财符最新章节     
    说完撞鬼二字,毕沧没见怕,沈清倒是有些怯了。
    她不自在地抖了抖肩,朝毕沧靠近些,贴着他的胳膊以眼神落在那些奔走逃跑的人身上,再伸手指向周围与南楚迥然不同的楼阁建筑,示意毕沧这里的特别之处。
    毕沧的视线跟着沈清的手指转了一圈,再回到她的身上。
    沈清问道:“祝国,你可听过?”
    见毕沧摇头,沈清才恍然:“你当然没听过,那时你大约还在石头里睡着呢。”
    毕沧沉睡三万年之久,三万年前之事他或有耳闻,三万年之后离开桂蔚山到现在,他也看过些书籍,知些历史,但那也只是近千年的故事。
    一万五千年前的祝国,便是而今存留在世的史书里都未必能有记录。
    沈清知道祝国,也是偶然间看过桂蔚山书舍中的旧籍里有所记录,因与现下割裂,几分有趣,沈清才看得认真了些,记下了祝国人文风貌上的特点。
    毕沧出现时燃起一簇火焰,撕裂空间骤然出现在众人面前,怎能不吓得那些人落荒而逃,就连那扛着神像的也好似走快了些。
    眼见着街上的人几乎跑干净了,沈清才没压低声音,略壮着胆子向毕沧说明自己怀疑此处是祝国鬼迹的猜测。
    所谓鬼迹,便是有那么一城人因缘巧合在一瞬间死去。人们死去之前毫无危险来临的预兆,枉死的亡魂太多,阴气掩盖了阳气,以至于那些鬼魂根本不知自己早已死去,还以为所有人都活着,便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在这阴气遍布之地弥留下去,形成鬼迹。
    一般鬼迹都在人迹罕至的深山丛林中,他们从不与外界联系,如若有外界人闯入,不清楚的也只以为这里是什么世外桃源。
    沈清记得那些人方才说,以前也有过外头来的“难民”入鬼迹之中,他们统一是去衙门报官处理。祝国法规与而今大有不同,也不知那些被认作“难民”而误入此间的人究竟如何了。
    鬼迹外生雾霭,与长青观外的迷阵十分相似,一不留神便能走错地方,常碧会否也走进了这里?
    想起常碧,沈清连忙问毕沧:“你可有看见常碧?”
    毕沧摇头:“我虽未见她,却也知道她不在这里,况且此处并不像是鬼迹。”
    沈清闻言骇然:“不是鬼迹?那这些人都是从哪儿来的?”
    毕沧既然能冲破重重障碍找到沈清,自然也对这地方有了几分了解。
    他道:“你还记得灵羽山原先是座仙山吗?”
    沈清连忙点头:“记得,因它是仙山,所以这重峦叠嶂的山峰间还残余一些灵气,不过灵气微弱,恐怕要不了几年便会彻底消散,那仙山不仙山的,也就不存在了。”
    说完这话,她又一愣:“我们如今就在仙山之中?”
    凡是仙山皆有界,而不同的界中时间流转也是不同的。有的界与界外一样,人间一天,仙山也是一天,可有的界却与外界大不相同,人间一年,在仙山之中或许只是一眨眼。
    被毕沧这么一提醒,沈清便立刻明白了过来。
    “灵羽山曾是仙山,山上的仙人却不在了,所以仙山灵气逐渐稀薄,但因山主仙人还存于世,所以仙山也依旧保存至今。山中为界中,与连州并不相关,所以这里的时间也与外界分割……”沈清这么一想,虽清晰了,却又不寒而栗:“若真如你所说这样,这灵羽山不是鬼迹而是活在界中的人,那他们岂不是已经活了一万五千多年?!”
    说完,沈清便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她汗毛竖立,直撮胳膊。
    “这也是我的猜测,因我在此并未察觉到什么阴气鬼气,倒是尚留几分灵气,但也消耗极快,微乎其微。”毕沧拉着她的手替她撮了撮胳膊道:“况且也不至于人人都活了一万五千多年,界中也有生老病死。”
    沈清摇头:“便是有生老病死,界中的时间也不会过去太久。放眼望去,这怎么看也只有一座城,城中既然有官府,总得有王朝上奏才对。如若王朝更迭,他们的穿衣打扮也会不同,不至于喜好与绣纹都保留着前朝痕迹,以此推测,或许对于界中百姓而言,外头的一万五千多年,于他们可能只有一万五千多个时辰……”
    甚至更短。
    方才毕沧说,这山中灵气消耗极快,微乎其微,沈清便又想到了一件事。
    她道:“仙山靠灵气而成,一旦山里的灵气彻底消失,没有这些护着,仙山也就泯然众山,自然也就不存在山门与山界。”
    山界消失,世间就再也没有祝国了。
    沈清觉得稀奇,为何灵羽山的仙人会将整座仙山交给旁人来住,甚至利用这仙山的山界让这里的人长长久久地活下去。
    毕沧眯起双眼远远看向已经彻底空下来的街道,远处还能听到交谈的声音,一切都那么逼真。
    这里看上去,的确像一座小城,幻境而生的房屋里住着一个个活人,这些人从何而来的?
    沈清实在迷糊:“如若这些人是原本就住在这里的,那这里还怎么会生成一座仙山?如若这里的人原先不在仙山,是被人引来或者掳来的,那按照界中短短几年的时间来看,他们又如何能做到如此自若、安然?”
    毕沧抿唇,收回目光,微微垂眸道:“你想知道原因,不如大胆去找。”
    沈清问他:“找什么?”
    毕沧轻声笑了笑:“找到这座山的真相,能让一座仙山变成一座孤世而立的城,总不可能是这些寻常凡人的力量,必有山主指引。”
    沈清点头,恰好一阵风扫过街道,零落的花瓣吹过眼前,沈清骤然想起不久前才从她身边擦身而过的神像,那些人抬着神像极其敬重,正在举办敬神的仪式。
    若他们相信这世间有神明,那一切就都好办了。
    沈清拉过毕沧,眼神赞许道:“没想到自从你恢复记忆以后,脑子也好使很多,我如今也要受你点拨了。”
    夸完,沈清还与他眨了一下眼,挑了一下眉。
    毕沧失声一笑,故意道:“我的脑子还是坏的,你可要注意着点儿,有时我提出的话,未必都是好话。”
    沈清问:“那会对我有害吗?”
    毕沧摇头,眉目温柔:“我永远不会伤害清清。”
    “那不就得了。”
    沈清微昂起下巴,顺着这满地的花瓣转身,阔步往后走,边走边道:“他们既然抬着神像游街,必是从哪儿抬来回哪儿去,只是这期间还不知要去哪些户人家逗留,我们直接顺着这条花道找到神像庙宇去。”
    毕沧顺应着跟她走。
    沈清又胡乱猜测道:“有些仙想不开了,便会像夙遥那样钻牛角尖,他们于修行一途上遇见了挫折、坎坷,便给自己编织一场美梦,让自己在这山界之中做人人敬奉的神明。”
    如若这里真是仙山。
    仙山上的神仙也的确还在世。
    那这座幻化而来的城池里,唯一能让他有些慰藉自己身为仙人的地方,便只有神庙了。
    因遇妖一事驱散了那条街道上绝大部分的人,沈清问不到路,便只能顺着花瓣寻去神庙。
    仙山之中的城池不小,数条街道绕完沈清才看见位于城池东方的一座小庙,被满城百姓敬奉的神明所处神庙,竟然只是一个石块瓦砾堆成的小小庙宇,里头甚至只有一个洒扫的小道。
    花瓣从神庙门前开始洒,小道已经将那些花瓣扫至一旁。他身后的神庙没有围墙院落,石庙前后种了许多树,门前那株合欢应有数百年,开得极其茂盛,绿叶繁叠,红花似蕊,于风中摇曳。
    因已入夜,神庙前的五彩灯笼挂了一排,就连合欢花树的树枝下也挂了许多造型单一,却色彩缤纷的花灯。
    与城中其他布局不同,在那些或繁荣或富丽堂皇的建造中,简单的神庙生出无限温馨,就连里头每一株小花都被人精心养殖般,花灯颜色的排列也恰到好处。
    合欢花香偏甜,沈清远远就能嗅到香气。
    城中一部分人被妖吓回了家,一部分追随神像而去,恐怕还有一小部分前去官府找人。
    此时此刻的神庙应当除了那个洒扫的小道之外,再没有其他人会来,却没想到除了沈清和毕沧,竟然还有一个人踏着花瓣而来,轻巧活泼的步伐打破庙前寂静,一道欢快又熟悉的声音传入沈清的耳里。
    “名松!名松!”
    沈清闻声脚下一顿,双目震惊地拦住毕沧朝前而去的步伐,睁大双眼借着那庙前彩灯的光辉看向突然出现的少女。
    那女子一袭红衣,长发披肩,她的头上没有那么复杂的花朵,却也簪了一些鲜亮的红叶。
    少女几步便跳到小道的身后,拍着小道的左肩却站在他的右侧,正扫地的小道似乎有所感应,故意顿了顿,而后往左侧去看,果然没看见人,又惹得少女一阵娇笑。
    “笨蛋名松!”
    她捏着小道两边脸颊,将人拉低些身子凑到自己跟前,圆溜溜的眼睛盛满了光芒,颇为得意道:“你怎么那么好骗?每次都会中招!”
    名叫名松的小道也与那少女一般大小,二人都是十四、五岁的模样,他比少女高不了多少,被少女这般捏着脸便更窘迫了些。小道名松的眼底没有厌烦嫌弃,反倒有几分难得的雀跃,他揉了揉被捏红了的脸,再看向少女的头顶,微微蹙眉。
    小道名松问:“你是不是又长高了?”
    少女颇为自得地挺直腰背:“我近来于修行上又进一大步,自然是长高了许多。”
    而后,她又故作高深,沉下嗓子道:“你这样可不行啊,名松,你只管扫地,懈怠修行,日后肯定会被我甩出一大截的!那我俩说好了要一起成仙,一起去看大千世界就成空话了!”
    “不会的!”名松捏紧手中的笤帚,严肃道:“不会成空话的,我会努力修行,终有一日会超过你!”
    “你先在个头上超过我再说。”少女说完,故意踮起脚,如此她便比少年高出明显的一小截了。
    少女故意逗他,他也不见恼怒,最多就是揪一下少女头上的红叶扔到他刚扫的花堆里,再故意用笤帚压住,以此泄愤。
    沈清与毕沧离那二人约小半条街道,风继续吹,合欢花的香味也在不断扩散,沈清却没再上前。
    毕沧道:“是你要找的人。”
    她的债主,一个名叫名松的道士。
    沈清的目光直勾勾地落在红衣少女身上,此时少女已经摘下一朵合欢花,非要将那花朵戴在名松的头上,她仗着自己比名松高出一点点,手便频频往对方头上探去。
    名松挣扎了几次发现没用,干脆就任由她的造作。
    他乖乖地坐在合欢树下的石墩子上,微微皱眉抬起双眸去看头顶上的合欢花,少女就站在他的身后随意摆弄,而后簪了他满头毛茸茸的红。
    虽然离得远,可沈清依旧能看清两个人的面容,她一开始还觉得不可置信,直到此时此刻那二人都面对着她这边,她才断定自己没有认错!
    在这祝国的小城里见到名松沈清倒没多惊讶,毕竟灵羽山与长青观也不过是一山之隔,可沈清怎么也没想到她会在这里见到她的师父!
    她的师父——丹枫仙人。
    不,准确来说眼前这名身穿红衣的少女也不完全是丹枫仙人,她更像是年少时的丹枫仙人,五官与沈清记忆中的有八分相似,神色也比她见过的要灵动太多。
    平日里的丹枫仙人是个寡淡且沉默的人,只有喝多了酒时她才会拉着沈清唠叨,即便唠叨,却也克制,甚少有说错话的时候。
    哪像她现在看见的模样,不管不顾,少年气盛,活泼得拉着名松要这样还要那样,给人家簪了满头合欢花后,还非要指着神庙檐下挂着的一个白兔灯说想要,让名松取下。
    直到少男少女都进了神庙去点灯,沈清才回神。
    她指着神庙的方向问毕沧:“你认得那名少女吗?”
    毕沧摇头,沈清又问:“你如何会不认得呢?她是我师父!”
    少女丹枫与小道名松的对话还言犹在耳,她说她近来修行颇有建树,还说要名松与她一样勤加修炼,日后他们便可以一起成仙,一起去看大千世界。
    这边表示眼前这时的丹枫并未成仙,她还只是一个才能化形的红枫树灵,与她一样的,那名叫名松的少年小道,也只是一株挺拔坚毅的松树灵而已。
    沈清不知丹枫仙人究竟成仙多久了,可至少也有万年。
    山界中的时间与外界不同,这世间却不会有两个丹枫仙人,沈清断定丹枫仙人早已成仙,因为她就是从桂蔚山而来的!
    那眼前这个……只可能是幻象。
    沈清道:“既是幻象,便能打破。”
    毕沧见她要上前,立刻拉住了她往后退了半步,二人退至檐下阴暗处,不远的地方正是街道拐角,一群人扛着神像归来。
    沈清望着神像,震惊那神像竟然长着一张与丹枫仙人一模一样的脸!
    花瓣雨洒下,众人请神仙归神庙,沈清再顺着那些人去的方向看,神庙中只剩下一个坐在树下背对着她满头白发的道士,哪见方才欢脱的少女?
    这算怎么回事?
    神像是丹枫仙人,难道这界也是丹枫仙人所化?!
    可……丹枫仙人不是桂蔚山的山主吗?又如何会与这相隔万里的灵羽山扯上关系?
    还有那个名松去了哪儿?
    债条上写明名松就在长青观,可常碧却说从未见过名松也未听过,迷雾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