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天降甘霖
作者:温俏   我有一道发财符最新章节     
    名松的神识之海中只有她一个人,这句上神自然也是在喊她。
    沈清朝这迷雾中的那团绿走去,却发现绿光看似近在眼前,实则不论如何也触及不到。
    名松也察觉到她的意图,便道:“无用的,上神,我真身将毁,神识塌陷,已无几多时日,上神也找不到我的意识化身。”
    沈清见过名松的真身,自然知道他说的是真话,她只是没想到,名松已到药石罔灵的地步了。
    沈清不再去找名松的意识化身,只问:“是你带我来你的神识之海?”
    名松回答:“是。”
    沈清顿了顿,又问:“你是有什么话要与我说吗?”
    名松发出一声轻笑,只是笑声含着苦涩,他道:“凡世间有缘无分,皆不可强求,过于追逐求而不得之物、之事,只会被执念蒙蔽,大道艰阻,终将自食其果……这话,上神以为如何?”
    沈清想起她在灵羽山山界中见到的少年名松与少年丹枫,大约猜到这段话是他的心路历程,便道:“此话无错。”
    名松轻声叹道:“上神不愧为上神,所思所想皆比我通透。”
    沈清觉得名松拉她入神识之海不是为了与她闲聊的,果然下一刻名松便道:“我与上神说一个故事吧。”
    他所说的故事,自然与他的执念有关。
    正如他执念封锁山界,幻化出的祝国幽城中透露出的一星半点一样,名松与丹枫是极为有机缘的树灵。他们是在同一座山脉上长成的,那座山脉原就是灵力充沛,半靠仙山,仙山上又有仙人坐镇,发现这山脉上竟出了两株天灵地宝,自是要好好栽培。
    两株树同山而处,同水而饮,扎根于土的根须也在暗自较劲,非要比个高下,所以他们虽未能见过对方,却一直都知道对方的存在。
    吸收天地精华后他们生出了意识与自我,再经修炼,终于脱离了凡俗之木,得以有机缘幻化人身,继续往成仙的道路上前进。
    丹枫本为枫树,仙人遇见她时正值浓秋,红叶如火,仙人便为她取名丹枫。
    名松则是靠近仙山山脚下的一株松,这名字倒不是仙人为他取的,而是他终于幻化成了人形,主动去寻丹枫时,被丹枫问了一句:“我叫丹枫,你名为何?”
    名松这才想起仙人不曾为他起名,支支吾吾,只回一句:“我名……我名松。”
    丹枫露出灿烂一笑,伸出手以示友好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好,名松,以后我就是你的师姐啦!”
    名松一愣:“为何你是师姐?”
    丹枫道:“我比你虚长五百岁,可不就是你的师姐吗?”
    彼时二人外形上的相貌与年岁相差无多,都不过是十来岁的少男少女,名松说不出反驳丹枫的话,便应了这句师姐弟的称呼。
    后来丹枫时常主动来找名松玩耍,每次来都要叫他师弟,时间久了,名松便不喜欢这样的称呼了,他不喜欢自己与丹枫的关系仅止步于师姐弟。
    丹枫知道自己唤他师弟他便沉默,便改口:“那日后我就叫你名松,名松名松!”
    那一声声名松,唤得他心跳加快,就像是修炼上精进一大步般,身体里的血液都跟着沸腾了起来。
    彼时名松并不知那是喜欢。
    可他到底没有丹枫那般聪慧,他对于仙道领悟很慢,往往丹枫走了十步,他才堪堪跨出那一步。所以当丹枫可以离开山脉,走入凡间时,名松的心中有无限的羡慕,还生出了几分或许会从此与她渐行渐远的惶恐。
    丹枫长得比名松高,法术比名松好,也比名松入世早。
    仙人说,名松修行心有杂念,名松便说自己羡慕丹枫可以去往人间,去见他从未见过的大千世界,于是仙人将他送去了仙山下一个小镇里的小庙中,让他在那里修行。
    他偶尔能在庙前看见人来人往,却从不能走出这座小庙的范围。
    他始终差了丹枫一大截,那就像是他不论如何追赶也无法追上的鸿沟与天分。
    但丹枫并未忘了名松这个与她从一株小树一起长大的同伴,她每每去往外界,遇见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都会带回来给名松。
    从千机锁,到糖葫芦,从名家画卷,到桂花酿。
    名松对这世间的所有认知,几乎都是从丹枫那里摄取而来。他对外界向往,他也想亲眼去看看丹枫说过的城池,说过那里的人都喜欢在头上簪许多许多花,便是男子也会涂脂抹粉,往脸上画各种漂亮的花纹。
    偶尔有那么两回,丹枫也顶着满头繁花来找他。
    名松说这花好看,丹枫便颇为得意道:“这算什么?待到日后我将那天山雪莲也摘下戴在头上,那才是真的漂亮。”
    名松虽未见过世界,却收了许多丹枫从外拿来的书,他回了句:“雪莲色淡,恐衬不出你的颜色。”
    丹枫一愣:“哟,你能离开这里了?”
    名松脸上一红,摇头:“还、还不能。”
    丹枫便道:“那你如何知道雪莲色淡?”
    名松的脸更红了:“书上说的。”
    彼时的丹枫正年少气盛,她在名松的面前一直都是无所不知的形象,加上又饮了几口桂花酿,她便飘飘然,不自觉地胡说八道:“书上也不尽然是对的,我就知道有一种雪莲花,朱瓣蓝蕊,有这么大!”
    她张开双臂用手比了个大小,那当真是名松所知的最大的花了。
    “下回带来给你瞧瞧。”
    丹枫说完这话,就地躺下。
    她不过是喝多了酒后胡言乱语,随意敷衍的一句,却从没想过这句话会成为名松一生的枷锁,是他求而不得的妄想。
    少男少女一起躺在小小庙宇的前门草席上纳凉,不远处便是他们生长的山脉,眼前寥寥几户人家亮起灯火。此处僻静,远离喧嚣,明明是个修炼的好场所,名松却越来越觉得脚下的方寸之地成了他的桎梏。
    有几朵不知从哪儿飘来的合欢花,花朵分散,小小的红蕊能随风飞很远,轻飘飘地落在丹枫的额心,就好像原本就生长在那里一样。
    名松看着这张生花之容,一时愣怔。
    丹枫轻叹道:“名松,你说我们日后会不会成仙?”
    “我不知道。”名松以前还敢说他一定会与他们身后这座仙山上的仙人一样,成为一山之主,可如今他不敢自大。
    丹枫却笑:“我日后一定会成仙的,近来我总觉得修行受阻,恐劫难将至,待我过了劫,成了仙,我再回来告诉你那劫有多可怕。”
    “好啊。”
    彼时丹枫闭上眼,咂了咂嘴就睡了过去,没看见名松明亮着双眼,灼灼的目光盯着她,就像在看天上月。
    他愈发能发现丹枫的美,名松想,现在还是不要乱说话,扰乱丹枫的修行之道,待到日后她过了劫,不论能不能成仙,他也一定要表明心迹。
    丹枫总那般没心没肺,以前答应过名松的话一旦忘了,回来只需赔个礼,笑一笑也能糊弄过去。
    可她这一回食言,却再也没给名松吐露心扉的机会了。
    幼年相识,少年相伴,却难相知。
    后来的丹枫成了仙,有了自己的仙山,她也是在那个时候知道一旦成仙,便不能轻易离开自己的山界。
    山界不是封印,丹枫自然还是能偶尔拜访一下过去的旧识,只是她没再去找过名松。
    那朵醉酒说出的朱瓣蓝蕊的雪莲花,早已被她忘去九霄云外。
    后来名松也终于成了仙,他遍寻也不得丹枫口中的雪莲,且才成仙便被上界委以重任,他再也不能离开灵羽山的山脉,也等不来当初心仪之人。
    明知是有缘无分,可依旧心有不甘。
    那丝不甘在名松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成了他的执念。
    他的执念封锁了山界,在那里幻化出了一座往日丹枫口中所说的古城,取名幽城,幽幽……为梦。
    山外迷瘴,会将所有入山之人引进幽城之中,一旦跨入山界,他们将受仙力所阻,忘却前尘,成了外来的“难民”,也会成为当地百姓。
    幽城中人有真有假,名松只是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再慢一点,这样他等待丹枫所说的度过了劫难前来相见,带着那朵雪莲花,告诉他雷劫有多可怕,便可自欺欺人这等待的时间不长,不过短短几年。
    山界几年,人世间已过万载。
    他知道自己所行为错,那些来仙山诉求的百姓全都无辜,可他执念过深,只能封固真身在山界之外,为执念所行弥补分毫。
    他在灵羽山的山脉中建造了一座道观,道观收留了那些无意中误入灵羽山山界幽城而又无法回去之人的子女。
    他的真身有灵,可以为灵羽山提供养分灵气,观中有书,可以教会那些人自卫的本领。
    他立下规矩,如若这些人将来想要离开道观,谁也不能阻拦,但一定要给他们再回来一次的机会,他不希望人生留有遗憾,愿这些人能有一次悔过之机,也愿保他们余生安稳。
    名松所说他强求缘分,是被他的执念困住的山界,日日年年耗尽他的仙力,终其一生也无法完成的夙愿。
    这是他的果,是他应当承受的结局。
    “我已欣然接受。”
    名松说完,沈清似乎看见那团迷雾中的绿光又暗淡了几分。
    沈清不明白:“如若你接受,又为何要见我?”
    “我以为直至我消亡的那一天,也不会见到上神,我心有愧,无法完成上界交代的任务,也背弃了我自己的责任……可如今机缘未尽,我竟在这时遇见了上神,我愿以自己的错路作为警醒,万望上神不要重蹈覆辙。”
    沈清的心越来越沉:“你这话是何用意?”
    “我这里有一本书,书中记录着上神的过往,是曾经连带着上神的仙魂一并降临灵羽山的,既然与上神有关,如今我便将此物交还给您。”
    绿光之中,隐隐有一卷轴画布浮动。
    沈清伸出手来,那卷轴便自动收起,落在了她的手心,轻飘飘的,没有任何重量。
    “这是你神识之海中以记忆化成的东西,我拿不走。”
    沈清说完,名松接话:“的确为我神识之海中的记忆所化,不能成为实质书卷,却能带入上神的神识之海……一梦将醒,不论是我的,还是您的。”
    沈清听到了一阵轻顿的铃声,很像是往日桂蔚山书舍前挂着的竹排风铃发出的声音。
    “上神远之我矣,定会让一切回归正轨,不乱道心。”
    名松的声音越来越远。
    那句不乱道心,已经很轻很低,可依旧在沈清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震撼。
    她听懂了名松的话,他在用他的故事来提醒沈清,她或许会走上与他一模一样的路,他因他断送仙途失责于上界,所以才想从别的地方弥补。
    而这些话,不能告诉毕沧听。
    沈清看着手中逐渐淡化的卷轴,名松说那里记录了她的过去,只要翻开,她便能看见曾经自己的生平。
    她的身份,她的过往,她的仙途中,毕沧何时出现,或许都在这封卷轴中。
    沈清想要打开它,就在她的手覆盖其上时,竹排风铃的声音更响,催促着她快快睁眼。
    第三阵风铃声起时,沈清已然于梦中醒来。
    眼前一株碧玉长成的古松摇摇欲坠,散发的灵气点点飞去,还有另一股熟悉的仙气正在急速靠近,沈清知道自己在梦中没有听错。
    丹枫仙人将至。
    她回头看向身侧,毕沧还端坐着,双眸冷冷地望着面前那株松,似是在发呆,见她苏醒后侧脸露出一抹笑,问她:“睡得可好?”
    他好像什么也不知道。
    沈清眨了一下眼,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出,只点头算是回应。
    过了一会儿,沈清才将梦入名松神识之海的事情消化完。她知道了长青观的由来,也知道为何长青观的道士都是孩童时期便突然出现在观门外的真相。
    也许名松的确想要弥补些什么,可他能做到的有限,他知道执念为错,只是他无法反抗。
    沈清又有些疑惑,她方才在名松的神识之海中,没有听到任何他向她求救的意图,更像是受他的警告和叮嘱。
    难道先前在山界幽城中名松让她务必要找到他的真身,将话说得那般焦急严重,便是为了将那本卷轴交给她?
    沈清暂且没有机会沉睡入自己的神识之海里去看卷轴内容,她嗅到了风中越来越近,越来越熟悉的气味。
    与此同时,沈清看见面前的松树似乎也有些不对,她稍微走近,便瞧见灵松根系与枝干裂缝中的灵光越来越多,那些幽绿色光点奔涌而出,如同灵松之血。
    沈清不可置信地拽过毕沧询问:“他、他可是要自毁道心?”
    道心一旦毁去,对于仙道之人而言无异于身死道消,名松是在抹杀自己!
    在他拉沈清入梦,交代完那一段过往,交给她那幅卷轴后,便要散尽修为。
    毕沧自然也看见了灵松上裂缝的变化,那些裂缝越来越大,甚至能听见碎裂的噼里啪啦声响。有些松针掉落在地,化成点点水迹,快速没入土壤之中。
    毕沧危险地眯起双眸,露出几分不满,只在心中道算他死得快。
    “清清!”
    熟悉的声音远远传来,像是要破开这座山头。
    沈清回神,抬头朝天井看去,便见一道霞光破晓,天将明。
    灵松枝叶颤动,松针根根坠落,破裂的声音越来越大。
    沈清感受到了许多仙气与灵气,那是名松道行最后的绽放,宛如烟火,刹那璀璨。
    松树化成灰,灵气与仙气齐出时,天地间涌上几丝潮气,而后有一条水线在沈清的眼前落下,她轻轻眨眼,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再见到水线之时,沈清也感受到了那落在脸上的潮湿。
    干旱数年的人间,在破晓时分,名松陨落之际,落下了一场久违的甘霖。
    沈清知道那是他散尽修为换来的最后一丝赎罪,是他想为这世间再做一点什么,一点他身为灵羽山之主,身为一个仙人能做的小小付出。
    这天的初阳很红,东方绚烂,一袭红裙的丹枫仙人踏云而至,立在长青观楼阁一角的飞檐上。
    她以仙力化出一把纯白油纸伞,遮挡了点点雨滴。
    丹枫仙人掌心探出,接了几滴沁凉的雨水,再甩手洒去,只道一句:“天佑苍生。”
    “清清。”丹枫仙人面朝旧殿方向,见到天井中的一抹人影后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你叫为师忧心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