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来福农场
作者:眼睛里的猫毛   身患绝症,选择开挂造福世界最新章节     
    为了验证想法的可行性,林霰特意问了来福,自己名下的土地能不能加速生长。
    得出意料之中只要花钱即可获得快速生长服务的回答。
    原本一年结果的果树,可以压缩到一季就熟,甚至由于系统的特殊性,种植反季作物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于是细心的网友就发现来福公司偷偷摸摸的在官网上线了一个名为“来福农场”的项目。
    一开始大家以为是那种和支付软件里差不多的虚拟农场,许多公司都在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增加用户粘性的程序。
    具体就是每天领点活跃肥料再浇水,天天坚持下去过个一年半载用活跃度换点苹果橘子之类的水果。
    结果有人仔细研究过后发现这个项目居然是真正的实体农场,每人可以在实名认证之后缴纳土地租金,并选择想要种植养殖的农作物和家畜。
    不仅如此,还能决定是由自己还是公司负责种植,不需要到实地参与,就算外地网友也可以在监控中每天看到属于自己的作物的每天生长的进度。
    收获的产物同样可以选择自己到场采摘或邮寄到家,甚至还能直接由公司统一收购之后折算成现金。
    这种感觉像是网上的经营类游戏复刻到了现实之中,令人感到十分新奇。
    在大家相互转发之后,有不少人心动了。
    种地基因可是镌刻在华夏人民的dna之中。
    也许一直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并没有多大感触,但一些从农村搬到城市或者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人则对能亲手种植有着不一般执念。
    许多小区的绿化带都被大妈大爷们种上了青菜,让被物业警告的子女十分无奈。
    有素质的种地爱好者也只能用各种观赏植物点缀家里的阳台,就算如此还容易引起邻里之间的纠纷。
    庄园项目每人限购半亩地,承包费用为每年6000元,可12期免息分期支付,这个价格虽然有些小贵,但土地位置处于城市边缘,包含了监控和管理费用,折算下来也挺合理。
    部分有经济头脑的人甚至开始考虑能不能通过这个赚钱,
    项目首页明晃晃“四倍成长”四个大字让人觉得夸大其词。
    而看过详细介绍的却觉得此事大有可为,来福公司自称研发了快速生长肥料,可以起到加速作物生长的作用,说的言之凿凿,不像骗人。
    前洲本地市民仗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实地考察的优势,直接把一万个名额哄抢了一半。
    不差钱的家庭甚至凑了好几个人选购了心仪的、挨在一起的地块,进行统一种植养殖搭建。
    一时之间许多车辆都向着西北郊区的方向驶去,分割成一样大小的土地上,不少家庭干的热火朝天,这幅场景让附近的村民啧啧称奇。
    前两天来福公司来村里招聘工作人员的时候,大家还以为是骗子。
    毕竟现在许多人自家地都荒废了进城打工,怎么还会有城里人来城外主动种地!
    结果今天这场景可真是打了脸,村民们开始相信那个什么福公司说的美好前景,不用再出去打工,只需要在家附近帮这些城里人看好作物或帮忙种植就能获得和城里差不多的工资,这么一算一年能攒下不少钱!毕竟在城里工作虽然收入高一些,但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花钱,扣这扣那省吃俭用一年似乎也存不下来什么。
    有远见的长辈已经偷摸的喊自家小辈赶紧回来应聘这劳什子护农员岗位了。
    见当地市民发在网上大家都去种地的照片,其他有意向但是又有些担心的网友也坐不住了,虽然不能实地考察,但再观望下去名额可就没了。
    随着一些无聊的人本着不知道种啥先抢了再说的想法,剩余名额肉眼可见的每秒降低着。
    某位专家则呼吁大家擦亮眼睛,直言这可能是来福公司用来集资的表面工程,一万个名额每年6000元的租金,那可是整整6000万元,许多人冲着其中的经济价值一时冲动,不要一年过后劳心劳力,钱花了,产物却被极低的价格回收,相当于给他们白打工。
    一些原本就犹豫但冲动交了租金的人们被说动了,选择申请退款。
    原本以为会像其他理财项目一样拖沓很久,没想到退款申请秒批准,对方似乎并不图他们的钱。
    而小红薯上则有人发布了一篇关于来福农场项目的攻略。
    【大家好哇,网红企业来福公司近期在官网偷偷摸摸的上线了一款名为‘来福农场’的项目,甚至没有在微博进行宣传。
    一开始我以为是和很多公司官网一样面向会员的休闲小游戏,结果仔细研究之后才发现居然是现实里的农场!就是分给每个人的面积有点小,半亩地才三百多平方米。
    刻在基因里的dna狠狠的动了,并且如果种植常见作物的话,可以直接从农场项目增值界面选购,由他们聘请的护农员帮忙种植,好像和休闲游戏也没什么区别……
    我问过在宝源商场工作的朋友,连他们内部人员都不知道有这事,但是在仔细研究过后我发现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是林霰,没错,就是他们公司的总裁,整个项目有且只有他在负责。
    从这里可以看出其实这应该是来福公司的重点项目,并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单单是为了圈钱,毕竟人家身价几十亿的老板,还是很爱惜羽毛。
    接下来才是我想说的重点,许多人觉得这个农场项目是个鸡肋,仅仅是为了满足一些种地玩家的现实爱好,或者给家里长辈消耗多余精力用的,租下来种种青菜黄瓜大葱大蒜的供家里日常食用就不错了。
    其实这个想法大错特错,甚至有一定的浪费,农场项目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美好前景,前提是真实效果确实和详细页面描述的一样。
    首先,你们关注到没有,‘任意作物均可种植’这几个字的含金量,如果不是虚假宣传,这意味着这些土地可以种植一些必须在极端条件下生长的高经济价值作物,比如稀缺中药、保护植物等等。
    还有这句‘具有四倍生长加速功能,一年一熟的产物可做到一季一熟’。普通人看到可能觉得也没什么了不起,无非就是原本一年收获一次的小麦可以做到一年收获四次,粮食又不贵,没什么赚头。
    可是,要知道,前洲地处南方,原本一年三熟的作物在农场里甚至可以每月一熟,如果这项技术可以普及全国,那对粮食储备是一项多么有力的支援,可惜技术应该还做不到普及,不然这次放出名额就不止一万个了。
    用粮食来打比方很多人可能没有感触,那如果换成人参,灵芝,原本需要百年千年的药效,只用四分之一的时间就能种出来,这和修真小说中的灵田有什么区别?
    我个人是来福公司的粉丝,虽然觉得这些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希望他们能做到承诺,另外,我也租到了半亩地,打算种苹果树和林下养鸡,希望能尽快吃到自己的苹果和土鸡!
    支付了6000元年租和2000元果苗以及500元鸡苗和500元人工种植费,因为我人在帝都,也压根不会摆弄这些,所以选择了让他们的员工帮忙种植管理,一共花费9000元,看看第一季度的收益就可以估算会不会赔钱了。】
    攻略最后附加了付款截图。
    看到这个攻略的人有的嗤之以鼻,有的心动不已,有人则不说话默默的去把剩余额度一扫而空。
    徒留那些抢到名额又摇摆不定选择退款的人们后悔不已。
    刚入职的护农员们接到各种离谱订单则有些叫苦不迭,不是工作太辛苦,而是经手的这些树苗、瓜果、野草、奇形怪状的植物,有些根本不认识,也不知道习性,不知道该如何种植。
    林霰无奈只能又拨出一批智能机器人大军,手把手的指导村民注意事项,以及弥补人手不足的问题。
    很快,那一片区域就种满了各种各样的作物,每块区域前都竖立着一块金属牌子,牌子上刻有土地编号和所属人以及种植品类等信息。
    在外人看来,就是郊区原本荒无人烟的地块,突然被开垦过后种上了稀奇古怪的植物,五颜六色的植物乱糟糟的挤在这片区域里。
    全世界的作物都能在这里找到,种苹果树桃树甘蔗椰子树葡萄藤棕榈树的根本算不上什么稀奇,还有人真的种了一整片的人参试图看看到底有没有加速效果。
    一时之间,人类与自然的创造力相互结合,明明同样的土地却生长着迥异的植物,这在科学上无法解释,在得到允许过后,官方研究人员甚至前来取走土样研究,自然也没研究出什么结果。
    另类的风景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参观,也给当地村民带来了额外的旅游收入。
    而照片流传到国外之后,引来了外国人的嘲笑,他们得出图片是p的结论,根本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地方。
    而拥有来福农场的“农场主”们,则有专属论坛和讨论群,互相研究着属于自己的半亩地。
    他们期待着属于自己的收获。
    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上流传出“来福农场使用辐射废土,所以才有快速生长的作用,出产的农作物根本不能入口。”这类谣言。
    许多人听信了这些说法,甚至连一些农场主都患得患失,不愿相信公司官网上贴出的土壤检测报告。
    毕竟连一些大城市都能为了经济效益在辐射超标的地区建设小学,像前洲这样的小城市的检测报告能有什么可信度。
    及时雨毛敬泽局长十分贴心的为林霰请来了帝都的吴老院士。
    吴隆院士可是建国前经历了战火腥风的第一代老科学家,他精神矍铄,带领团队里的年轻人乘坐高铁抵达前洲,全程直播检验了所有地块的采样,最后得出数据正常不会影响人体健康的结论。
    网络上的谣言这才平息,林霰打算招待吴老休息几日,结果他说还有项目要攻克,又急冲冲的回去了,干劲比许多年轻人都足。
    “谢谢毛局长了,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林霰对毛敬泽感激说道。
    毛敬泽摆了摆手,示意举手之劳,真正应该谢的是吴老才对:“不过......如果真的想谢我,那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临别之时他还是暴露了自己的目的。
    林霰有些疑惑,这位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同龄人年纪轻轻已经身居高位,还有事情是自己能帮上的?
    毛敬泽面露恳求之色,坦言:“你们提供给矿业公司的废水处理器,能不能借几台给市里用用。”
    自从他跟着刘总去验收了银矿设备之后,就一直对这台机器念念不忘,立竿见影的效果和简单易懂的操作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前洲曾经不注重环境保护,大量引进工厂,导致周围的江河被严重污染,现在又到了夏季,住在河边的居民甚至都不敢开窗,而市里确实抽不出财力进行治理。
    环境这方面原本是不归毛敬泽管,但他每次回到家见到父亲唉声叹气心里也跟着急。
    林霰只知道系统出品的废水处理器应该效果还不错,处理过的水各项指标都能达到正常标准,但他并不是专业人士,不清楚这个效果在毛敬泽眼里是多么逆天。
    他想到曾经自己想跳河却因为河里颜色怪异还有臭味而犹豫,才得以绝处逢生。
    确实前洲的环境比起杭城差了不少。
    看了看自己的资产余额,林霰微微一笑:“身为前洲市民,改善家乡环境是我的责任,我可以支援市里五十台处理器,但是我有个要求,那就是摆放处理器的位置可以允许我购买到自己名下。”
    毛敬泽一听到要求二字就心里一咯噔,以为是什么难办的条件,结果听完发现有些搞不懂面前的年轻人。
    整个城市自然有不允许购置的场地,但这些地方也不会布置废水处理器。
    可以摆放这类机械的地区肯定大多是不会影响附近居民、基本没有人烟的土地,这种土地没什么经济价值,更何况处理器的占地面积也并不大。
    体积小功率低效果好,这就是毛敬泽看中的原因。
    林霰见他面露不解,补充解释道:“毛局长,你就当这是我个人的怪癖,资产放在自己的土地上,会让我更有安全感。”
    毛敬泽联想到了宝源商厦和面前的这片来福农场,好像确实是和林霰说的一样。
    果然有本事的人总有那么一些怪癖。
    既然林霰能选择无偿提供处理器,毛敬泽自然也要投桃报李:“林总的这个要求,明明是市里占了便宜,那些地块别谈买不买了,就当是付给来福公司的租金。”
    一夜之间五十栋银白色小房子在河岸湖边悄无声息的搭建起来。
    偶尔路过的市民虽然好奇但不知道这些建筑有什么作用,当作趣闻发到网上也没有回应。
    如此过了大半个月,第一期农场主作物即将到了收获阶段。
    他们在网上分享着自己的喜悦,却迎来一些人有意无意的打击:
    “催熟出来的东西也不知道能不能入口!你们真的敢给亲友吃吗?”
    “不是说来福公司会收购这些作物吗?看看他们能给什么价格!”
    “你们还挺天真的,如果种地真的能赚钱,他们公司不会自己种吗?明显是把你们当小白鼠在做付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