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可有他人
作者:陌上青桑   和渣姐一起重生后,我惊呆了!最新章节     
    慕北焱陪着沈轻因,再次从村尾问到村头。
    果然,不少村民都有印象,小花的确曾经被狗咬伤过腿。
    细问及小花的相貌,虽与妙妙十分接近,都是皮肤白皙,圆圆的眼睛又黑又亮。
    可妙妙是满月脸,小花却是瓜子脸。
    更没想到的是,小花是个左撇子!明显与妙妙不同。
    沈轻因又问那收养小花的沈大官人是何模样。
    多数人都不记得了。
    唯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女孩,记的清楚:“那大官人伸手去拉小花妹妹的时候,我瞧见他手背上有一颗痣,是红色的!”
    沈轻因沉默下来。
    沈知年的手背上的确是有一颗红色的痣……
    显然,沈知年撒谎了。
    这谎话一点都不简单,半是真半是假,透着古怪。
    若非她亲自来,只是派人来查,几乎不可能发现这其中的不对来。
    不过是收养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有什么理由撒下这样的谎话?
    “回去找沈知年。”慕北焱同样面露狐疑。
    沈轻因点点头。
    如今这情形,想要找到妙妙的血亲,只能直接与沈知年对质了,避无可避。
    一行人马不停蹄赶回京城,已是次日一早。
    沈家。
    杜氏今日起的格外早。
    吸取了昨日的教训,生怕晚会儿沈轻因又让人来抬她。
    特意早早起床先吃个饱饭,待会儿再去趟茅厕,以防万一晚些时候张妈妈打发不走碧溪苑的下人…..
    正吃着,一个小丫头小跑着来回禀:“二小姐和慕大将军闯进来了!”
    杜氏吓了一跳,以为是沈轻因亲自来接她去往宝禅寺的,立刻放下碗筷又躺回到了榻上,继续装病。
    心中直嘀咕,沈轻因今日来得可真是太早了,这天才刚蒙蒙亮呢!
    得亏她思虑周全,一起床便让院里的小丫头在院门外守着。
    要不然可得被抓个正着……
    可躺了一阵子却并不见人来。
    打发人再去看。
    说是沈轻因去往清姨娘的偏院了。
    杜氏愣了愣。
    沈知年昨夜就宿在清姨娘那儿呢!
    “去看看,二小姐今儿个又是怎么了?”杜氏狐疑的吩咐小丫头。
    偏院里,沈知年睡的正香,只听得院门被拍的啪啪响,顿时火起。
    这沈家宅院里头,竟会有人如此放肆?
    披了衣服,怒气冲冲到了院子里,发现来人是沈轻因,冷脸斥责道:“你如今是攀上将军府,都不把我这个父亲放在眼里了吗?大清早的,你这是要作甚……”
    话还没说完,瞥见等在院门外的慕北焱,又换上了一副温和的语气:“因儿啊,你这是有事?”
    “有要事,还请父亲到厅中叙话。”沈轻因说完转头先去了。
    沈知年满腹狐疑,却也只得穿戴整齐收拾利索了,去往厅中。
    沈轻因又让人去叫杜氏,杜氏搞不清楚是不是要去宝禅寺,只继续称病。
    沈知年进入厅中,朝着慕北焱行了礼,屁股还没坐下,便听沈轻因问道:
    “父亲,妙妙究竟是从哪里收养的?”
    沈知年镇定的落座:“前日已经同你说过,是为父我因公路过桃源县白家村时……”
    “她根本不是白家村那孩子!”沈轻因直接揭破。
    沈知年丝毫不慌张:“怎么不是?你若是不信,可以派人前去打探,问问那些村民两年多前,是不是有位姓沈的官人收养了村里一个无依无靠的讨饭女娃……”
    “沈大人,本将军与因姑娘,刚刚从白家村赶回来,已经问清楚了。”慕北焱冷冷的盯着沈知年。
    沈轻因也道:“女儿已经问清楚了,白家村被收养的女娃娃,和妙妙根本不是同一人。大将军已然吩咐带回了几个知情的村民,前往碧溪苑认人去了,父亲难道还不说实话吗?”
    沈知年白了脸,看着沈轻因难以置信:“你,你不是一直在碧溪苑照看妙妙吗?”
    前日他特意派人去老太太处问过,老太太肯定 的说沈轻因尚在碧溪苑,根本没有出门去…….
    而昨日,碧溪苑的下人,可是说奉了沈轻因的命,来抬杜氏的……
    意识到沈轻因是耍了诡计,偷偷去的白家村,沈知年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什么时候,沈轻因竟然如此防备着他们了?
    “哼,你这一天天的,竟然防备起你的老子来了!”沈知年禁不住怒道。
    “沈大人莫怪,因姑娘也是没办法,不找到沈妙妙的血亲,便救不了她……因是与本将军同行,本将军为了避免外人的闲言闲语,自作主张带着因姑娘悄悄去的…….一切都是本将军的安排。” 不等沈轻因说话,慕北焱言道。
    听说是慕北焱的意思,沈知年的表情缓和下来。
    他再度坐下来,长叹了一口气:“好吧,既然你们都打听到了,我也不妨将实情告诉你们。妙妙的确不是白家村那女娃娃白小花……”
    “唉,白小花是个福薄的,我原是见她可怜,想要带回家好好养着的,可那日我带着她出了桃源县境,不过是在路边茶摊喝了个茶,等去完茅厕出来,她便不见了,我四处找,也没找到…….”
    “后来我回到玉湖县两日后,在城隍庙门口遇上的妙妙,她当时也是一个人,年纪与白小花相仿,衣衫破烂,朝着路人讨吃喝……我因没有看顾好白小花而心存愧疚,就把妙妙带回了家…….在我心里,妙妙就和白小花一样……”
    “至于妙妙究竟家住哪里,我是不知的……想来是没有亲人了,若是有,又怎么会 让她一个小女娃流落在外?”
    沈知年说完唏嘘不已。
    仿佛还在为当年没有看顾好白小花而深深自责。
    “若是当年白小花没有丢,她如今也能和妙妙做个伴儿了!”沈知年感慨。
    “这么说,妙妙是玉湖县人?”沈轻因只问重点。
    妙妙的口音的确是玉湖县一带的,可那一带十多个县口音并无明显区别,一个两三岁孩童的口音就更加难以辨别。
    沈知年不确定道:‘’这,这我也说不好,反正我是在玉湖县东边的城隍庙门口捡到她的,当时就只有她一人……”
    “父亲当年捡到妙妙的时候,是独身一人吗?可有他人在场?”沈轻因又问。
    沈知年瞪眼:“因儿,你这是何意?你是不相信你父亲说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