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沈府女娘婚事
作者:湖中的树   我是林弋家生子她不认命最新章节     
    “我儿定是个多子的。”
    含糊着应了一声,吴氏已经站了起来,对着上首的许氏就是一福礼。
    “请问母亲可还有事?如果无事的话,媳妇想先一步回牡丹院了。”
    许氏撩眼皮子看了大儿媳一眼,又扫了另一边的二儿媳和三儿媳,抬了抬手示意她们都退下罢。
    哎呦,真是糟心的玩意,就不能在嘴上放一个把门的?
    偏还就只是个能惹祸的,人你既已看上了,倒是来宁辉堂说一声呀,她这个做祖母的还能真的拦了不成?
    只要人家林家无异议,她自是乐见其成。
    宁辉堂外。
    吴氏当先一步走在前头,远远的就瞧见了沈樉的身影立在前面,紧锁的眉头松了些许,脚下的步子也更稳了一些。
    “母亲……”
    “时已入夜,我儿候在这里,可是寻母亲有事?”
    吴氏这是明知故问。
    她的这个儿子自从迁至了外院独居,就不曾似今日这般候在宁辉堂院外,且还候了许久。
    “是的母亲,儿子的确有事。”
    “哦?那是现下说还是与母亲一同回牡丹院。”
    母亲的意思沈樉明白,不就是在暗指今日晨起过后,他未到牡丹院用朝食一事么。
    既然母亲不便,那儿子就不多耽搁母亲了,母亲,儿子这便回清明院了。“
    话落,人已经转身抬腿便走。
    他的这个母亲沈樉还是知晓了的,越是顺着她,他想做的事就越不容易办到,不如等日后再议,总有母亲再次主动寻他的时候。
    “诶,诶?
    樉儿,怎的说走便走?
    母亲的脚崴了,你过来扶母亲一把。”
    吴氏知道何氏和程氏就跟在她的身后,可不能叫她们笑话了去。
    “大嫂脚如何了?我来与你扶一把罢。”
    何氏压在心头的火气还未祛了,自是不能放过笑话吴氏的机会。
    “二婶不必了,天色不早了二婶、三婶早些回去罢,再迟上一些路便看得不大清楚了。”
    那可是他的母亲,自是不能让人随意就瞧了热闹。
    语毕,沈樉对着何氏、程氏拱手一揖,随后轻轻扶在了吴氏的身侧。
    “我儿说的是,二位弟妹早些回去罢,暮色已沉视线便不大好,你们可莫要似我这般崴了脚,二弟妹你说对么?”
    哼,真当她性子软好拿捏么?
    要不是先一步于你下了手,我的心里过意不去,又岂会一而再的容你一庶房颜面?
    放下话,吴氏借着儿子的手,往她牡丹江院所在的方向而去。
    到了牡丹院正屋,吴氏看了陶婆子一眼,陶婆子会意挥退了一众随侍的婢女,亲自倒了两盏掺了桂花和花蜜的蜜水,便躬身退了出去守在了门外。
    “尝尝这个蜜水吧,很是清口,夜里吃了也有助于安眠。”
    “是,母亲。”
    沈樉听话的端起了放在手边小几上的茶盏,凑到嘴边啜了一口。
    儿子还是不喜食甜,吴氏也不强求,她唤了儿子过来还有话要说,再耽搁下去二院的门怕是要下钥了。
    “樉儿,母亲让你过来是有话予你讲。”
    “母亲自说便是,儿子听着呢。”
    这是料到了她要重提旧事,所以才是这样的一副样子么?
    “樉儿,母亲知翠儿不如你的意……
    其实母亲寻你就是想问问你可曾中意之人?
    你大婚在即,通房是必须要备下的,这是规矩,否则叫外人知了去,会说道咱们沈府的。”
    “回母亲,翠儿留宿过清明院。”
    这个她如何不知,人是宿在了清明院,也是在正屋,只是她的这个儿子连看都未曾多看一眼。
    翠儿回来可是与她禀了,她是宿在外间的小榻上的,这不就是在替长清值夜呢么。
    “罢,你不喜她母亲不强求,她也到了年纪可以被送出府去,只是府里之人都知晓她是你的通房,日后她怕是不好嫁人。”
    没了翠儿还会有别个,反正都要有,是哪一个又有何妨?
    “不必了,就留她在蒹葭院罢。”
    吴氏本意是打发了翠儿好与儿子提林如之事,现下怕是要直接道出了。
    “好,那就留她在蒹葭院,蔓儿贤淑大度会善待于她的。”
    在娶妻之事上,能得一可心之人相伴一生他便足以,别个他并不在意,只盼吴家表妹就是那一人。
    儿子不接话,吴氏顿了顿接着又道,“母亲以为翠儿不得你心,便想将她打发了去,你既说许他留在蒹葭院,那便留下她罢。
    只是……母亲又看好了一个小女娘,也请了你祖母的示下,母亲……想留了她在你身边伺候,你看如何?”
    “母亲看好便好,儿子无异议,你直接使了她去蒹葭院罢。
    先……与翠儿同宿,待蔓儿表妹过了门,让她一道安排了就是。”
    吴氏未曾料到儿子会爽快应下,当下喜得她一拍巴掌,又一桩心事落了定,接下来她只专心儿子的婚事便是,待儿子成了婚,她也好空下来操心女儿的婚事了。
    两年前,怀化将军府长房庶长女,大娘子沈婧,被她阿耶,也就是怀化将军指给了沈家军中一个六品下的校尉为正妻。
    那人也是武科出身,一副的好身手,却未留在安逸的京安,而是主动投身到了幽州,这一点沈曜就颇为赏识,遂把他已经及笄的长女嫁予了那人。
    隔年,沈府二房嫡女沈婳,也就是何氏的长女,被何氏这个生身母亲嫁去了娘家。
    老夫人听了之后只道了句可惜了,却也未曾阻拦。人家做母亲的只求女儿一生顺遂平安,她这个做祖母的又岂会枉作小人。
    哎呦,到底选哪一家的小郎君好呢?
    吴氏在脑子里把京安城中三品以上官员的人家挨个过了个遍,犹豫不决是选文臣之后,还是武将之子?
    文臣之家太过重规矩了,自家的猴儿去了能否受得住?
    要是定武将之子,会不会又引得圣人对沈家起疑?
    好半晌吴氏的思绪才回了归,见儿子还端坐在屋子里没有离开的迹象,于是挑了挑眉,压下了心里的疑问管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