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卢导师的警告
作者:一声心脏   我有个死要钱的系统最新章节     
    第二天一大早,王烦不再像头一天那样着急忙慌地早起。他慢悠悠地完成洗漱之后,才朝着教室缓缓走去。不出所料,跟昨天一样,他并不是第一个到达教室的人。
    王烦走到昨天上课的教室门前,惊讶地发现里面竟然空无一人。
    “难道是我走错地方了?还是说今天换了其他教室上课,可我怎么不知道呢?”正当王烦感到困惑不解的时候,突然听到一阵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向他这个方向传来。
    “看起来应该是我想多了吧。”他心里暗自琢磨道。毕竟今天自己起得稍微有点晚,也许其他人也都差不多时间到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上课的学子们越来越多。有些人聚集在一起,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昨天卢导师讲授的课程内容。然而,他们似乎有些过度解读了。
    “小鲁,你昨晚没休息好吗?是不是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啊?”有人开玩笑地说道。
    “你才做了亏心事呢!看看你那对黑眼圈,简直就像被墨汁染过似的。”小鲁反驳道。
    “哈哈哈哈~你们两个都有黑眼圈哦!”另一个人笑着插话。
    “你不也一样嘛,还笑别人,哈哈哈~”大家互相取笑着,气氛轻松愉快。
    “呵呵,原来晚上睡不着是怕鬼啊!”王烦摇摇头想道。
    “咦~,王烦你睡得挺不错的嘛!你不怕有鬼吗?”
    这时林虎的声音传来,但见他躺在那里,眼睛闭着,嘴巴却动个不停。王烦转身一看,好家伙啊!林虎朝着那一边说话呢!眼睛都没睁开,黑得连他娘都认不得了。
    “喂~喂喂~,林虎,我在这边,看过来,我在~这~边~。”王烦大声说道。
    林虎依旧没有反应,继续胡言乱语:“你说啥子哦,我听不见……这里好黑啊,到处都是鬼……”
    “啊~啊啊~,不好意思啊~王烦,你怎么有两个啊!你是练了什么神通了。”林虎突然惊起说道。
    王烦一脸无语地看着林虎,心想这家伙是不是睡迷糊了。正想开口调侃几句,一个女生的声音响了起来:“坐好吧!卢导师要来了,打起精神来。”
    听到这话,王烦和林虎赶紧坐好,整理了一下衣服,摆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毕竟在卢导师面前,还是要表现得乖巧一些才行。
    卢导师面带微笑地走上了讲台,他用那锐利的目光扫视着下方的莘莘学子们,然后带着一丝恶趣味地开口说道:“嗯哼,看起来大家都很有精神嘛,既然如此,那么就直接延续昨天的话题吧!”
    卢导师语气轻松地抛出了一个问题:“那么,鬼的存在到底和我们这些修行者之间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说完这句话后,他便将目光投向了台下的学生们。
    然而,面对这个问题,底下的众多学子们纷纷摇头表示不知所措,王烦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见到这种情况,卢导师无奈地摇了摇头,笑着说道:“罢了罢了,还是由我来给你们讲解一下吧!”
    “鬼的存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但在某些修行观念中,它们与人类的修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种联系的可能观点:
    鬼是道德警示:一些修行者坚信,鬼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对人类道德行为的一种警示。
    他们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鬼就是因果报应的具体体现。
    这些鬼魂会纠缠那些犯下罪恶的人,让他们在死后也不得安宁,以此提醒活着的人们要多做好事,广积阴德,切勿为非作歹,以免遭受恶鬼缠身之苦。
    鬼是修行的考验:在特定的修行体系里,与鬼的邂逅甚至争斗都被看作是修行者成长和进阶的关键试炼。
    直面并战胜鬼魂带来的重重阻碍,可以锤炼修行者的意志力,增强其定性和智慧,助力他们登上更高的精神层次。
    每一次与鬼的交锋,都是对修行者内心力量的检验,只有经受住考验,才能在修行道路上越走越远。
    鬼乃业力之显化:依循诸多宗教教义之见,鬼兴许系人类往昔所造诸业之果报。
    所谓业力,即人之行止所衍生之善恶力量,其左右着个体之轮回与命数。
    借由修行及行善举,人可减缓业力之冲击,免堕为恶鬼或遭鬼之缠扰。
    修行致心灵之净化:修行咸信有助于人净化心神,摒除消极情志与执迷。
    某些修行者笃信,藉由修行可免己身成恶鬼或受鬼之搅扰,进而得内心之宁谧与解脱。
    引致人对死亡之认知:鬼之存世亦可唤起人对生死及无常之思忖。
    彼等提醒众人生命之有限,驱策修行者愈珍视当下,求索心内之彻悟与超脱。”卢导师解说道。
    “刚才也说过行善举可减缓业力之冲击,免堕为恶鬼或遭鬼之缠扰。”
    “那我们修行者行善举有什么好处呢!接下来的话很重要。嗯,是挺重要的,记住哈!”
    “在我们修行世界中,行善积德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它可以带来以下好处:
    积累福报:行善被认为是一种积累福报的方式。
    通过帮助他人、关爱弱者、布施等善举,可以积累善业,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福报和好运。
    提升修行境界:行善可以帮助修行者培养慈悲心、同情心和善良的品质。
    这些品质的提升有助于修行者更深入地理解佛法或道的真谛,从而提升修行的境界。
    消除业障:业障是指过去所造的恶业或罪过。
    行善被认为可以减轻或消除业障,使修行者的心灵更加清净。
    获得心灵的平静和满足:行善可以给人带来内心的喜悦和满足感。
    通过帮助他人,修行者能够体验到无私奉献的快乐,从而获得心灵的平静。
    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行善的行为往往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好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卢导师郑重地说道。
    这一刻卢导师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声音带有点威严,气息也泄露了一点,恐怖如斯,王烦感知到不比他父亲出关时低。
    而这些学子只能趴在桌子上喘气,王烦他也头冒冷汗。
    “我希望你们将来能够在自己富余之下多多行善举,我不希望有一天亲手把你们当中的人给毁了。这是小小的警告哦,记得哦!”
    说完之后,卢导师收敛起气息走出了教室。
    “呼~,看来得努力修炼了。”王烦心中想到。
    他再一次感受什么叫无力感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