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祖宗要离婚,速来!
作者:面面不吃鱼   成为山神后末世了!最新章节     
    “重新开始?”孟婆一愣。
    那宋棠呢?她再次为人,是重蹈覆辙还是重新开始?
    孟婆的表情终于有所松动,她跟地藏一路走一路聊,声音渐渐越来越小。
    “你耗费一半仙寿和功力,好不容易推算出人间将有大难,值得吗?”
    “去玩吧。”地藏再次丢出一颗小球,他笑笑道,“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小气,所以我最讨厌你们这些大和尚,说话总说一半!”
    “哈哈哈,你看,谛听听明白了。”
    谛听用力点点头,它在地上蹦蹦跳跳跟舞狮似的,似乎真的明白了一般。
    孟婆咬牙切齿道:“好你个和尚,说我是狗,不是!你说我连狗都不如!明儿我就熬一锅孟婆汤加谛听碗里。”
    “汪——”你说谁是狗!你全家都是狗!
    谛听前肢俯趴,嘴里发出低沉地威胁声,突然它后腿一蹬猛地扑了出去。
    孟婆惊呼一声,踩着大勺飞了出去。
    谛听立刻恢复本体,踩着祥云追了上去。
    地藏王菩萨笑眯眯地看着一大一小两只在天上打斗,他回身看着他们来时的路。
    “阿弥陀佛,不可说不可说呀!”
    宋棠惹了孟婆自然有多远跑多远,她此行还要顺道去找董老太爷的亲人。
    董老太爷跟董老太太要想离婚成功,还真得问问他们家属。毕竟地府没有这项服务,得家人同意了再让宋棠写和离书送到地府,然后等陆判那边判定。
    根据董老太爷提供的线索,宋棠来到了董家镇。
    起初这里还是董家村,家家户户都沾亲带故,从族谱来论,这里都算一家子。
    后来人数越来越多,这里也就变成了花国有名的瓷器小镇——董家镇。
    董老太爷曾经还是董家镇的族长,如今的族长正是董老太爷的玄孙。
    宋棠先是找到了董老太爷还在世的孙子。
    “姐姐,我十八岁啦~”已经108岁高龄的孙子,看着宋棠就开心地拍起了巴掌。
    宋棠:“……”
    算了,还是找玄孙更靠谱。
    返回去找董老太爷的玄孙董成军,他今年六十四岁,又是董家镇的族长。
    看起来身体康健,应该能做主。
    “你,你是牛头马面吗?难道我大限将至?”董成军捂住胸口,内心一阵阵后悔。
    早知如此,年初的时候就该听孙子的话,乖乖去体检。
    如今莫名其妙就没了,最难过的莫过于他老伴儿。
    作孽啊!儿子也是个不成器的,指望他照顾老伴儿是指望不上了。
    好在孙子能干,就是死活不肯留在董家镇继承族长之位,就是不知道他死后孙子的想法会不会变。
    “大人,可否容我与家人告别?”董成军一脸恳求与遗憾。
    宋棠才意识到对方误会了,她本想找个没人的角落出来,所以专门挑了董家祠堂。
    现在不年不节的,又是一大早天刚蒙蒙亮,祠堂肯定没人。
    谁知道董成军不仅在祠堂,还别出心裁的躲在祠堂供桌下面,她一时不察让对方撞了个正着。
    “咳咳,你误会了,我并非鬼差。我来此是因你高祖有事相托。”
    宋棠仔细解释了董老太爷托付她的事情。
    董成军听完许久没有回过神来,好一会儿才一脸不可思议地问道:“你是说高祖父和高祖母还不曾投胎,而且还想离婚?”
    董成军捏了捏自己的脸,还是不敢置信,又走到祠堂门口喊了一声:“三娃子在不在?”
    “族长爷爷我在认真打扫,绝对没有偷懒!”三娃子下意识关掉某个短视频软件,动作丝滑地把手机塞进裤兜。
    “兔崽子,铁定又在偷懒!”董成军怒骂一声,退回祠堂关上门。
    接连确认了两次,他确实没做梦,而宋棠也还在祠堂里没有消失。
    对于宋棠说的话他自然是有几分相信的,毕竟他是亲眼看到宋棠从地板里钻出来。
    董成军背着手走来走去,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
    想找儿子商量一下,想起来儿子前几天说要去雪山上拍日出,估摸着这会儿还没到地方。老婆子有高血压,受不得惊吓。
    想来想去,竟然只能找今年刚刚满二十岁的孙子董子博。
    董子博下半年马上大四了,学的是导演专业。
    接到爷爷的电话,只说有很重要的事情让他马上回来一趟。以为是爷爷不舒服,董子博连忙请假跑回了家。
    有个不靠谱的爹,董子博连大学都不敢出去上,他心心念念的京都电影学院自然也是没有去成。
    心急如焚的董子博一边坐车往家里赶,一边给自己叔叔伯伯打电话。
    等董子博赶到祠堂的时候,家里老老小小来了一堆人,就连脑子已经不清醒的高祖父都来了。
    董家现在是五世同堂,除去二十几个在学校没回来,以及十几个在外地工作的叔伯姑姑。今天到场的本家人就有三十几号,加上看热闹的旁支快有百人了。
    “爸,您没事啊?”看着好好站在祠堂的董成军,董娟一脸疑惑地说,“子博给我打电话,说您出事了,给我吓得汗都出来了。”
    “子博说让来祠堂看看大伯,我也以为大伯出事了呢!”
    “我店都没关就跑来了,这不好好的吗?”
    “所以到底有什么大事要商量,忽然把我们都叫回来。”
    董子博:“……”
    他也傻眼了,他就给自己小姑和两个叔伯打了电话,哪里知道他们一个传一个,最后把所有人都喊回来了。
    “咳咳,既然都来了,那我说两句吧。”董成军看了一眼三娃子,吩咐道,“今儿我有点事要跟你们商量,本家的每一家留个代表,其他人就回去吧。没来的也不用来了,不是什么要紧事。”
    三娃子是董家收养的孩子,当初这孩子就丢在祠堂外面。
    董家人都说多半就是董家的种,也就顺势收养了。
    如今三娃子记在董成军大侄子名下,今年才十六岁。偏生又是个一点读不进去书的,年年全校倒数第一。
    后来索性不读了,打死也不去,天天在家无所事事。就被董成军叫来打扫祠堂,等年龄大了就送到店里帮忙。
    好在脑瓜子还算灵光,董成军一个眼神就看懂了,立刻笑嘻嘻地把其他人请出去,才回来关上了门。
    “我们董家镇人多,往上几百年还都是一家,就连祠堂和族谱都是共用的。如今有一件大事需要跟你们商量一下。”
    董成军清了清嗓子,如今这事牵扯到了祖宗,自然需要多一点人见证。
    最后留下来的也就十几个人,除了董子博这个才刚刚二十岁的,其他当家人都是他爹那一辈的。
    所有人都注意到现场还有一个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