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班主任之策
作者:呆呆两脚兽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最新章节     
    对于董肥肥来说,他小时候的班主任给他带来的回忆并不美好!
    作为一个普通的学生,家境普通,成绩普通,情商普通,外貌普通,在他那个势利眼的班主任眼中自然属于不受待见的那一种了。
    所以,他永远比不上那个班主任眼中的“宠儿”了。
    如果他的考试成绩考的好了,用班主任的话来说,那就是这一次卷子出简单了,拴条狗都能考的非常好,如果考试成绩不好了,那就和卷子没有关系了,是他学的差。
    董仲颖觉得,同样的道理也一定可以用在这件事情上。
    “如果我们很轻松的就击溃了那些黄巾,不知道众人会如何看待我们?”董仲颖问道。
    “那自然是兄长您威武无敌,那些黄巾只是一些跳梁小丑,完全不是我们的雍凉武人的对手。”董旻一脸得意的说道。
    他丝毫不记得之前被黄巾教育的那一幕了。
    “不。”董仲颖说道。
    他的话语让李儒陷入了沉思。
    “恩师,您的意思是那些人会觉得黄巾过于的弱小了。”李儒问道。
    董仲颖点了点头,显然他认同李儒的说法。
    “所以此次不管是赢是输,我们都无法从中获得什么。”李儒说道,“只有让别人试一试黄巾究竟好不好对付,然后我们才能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儒又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只是我有一个疑惑,这些黄巾一定能赢吗?如果他们输了,我们的谋划就变得一场空了。”
    “能赢的。”董仲颖回答。
    看到董仲颖胸有成竹的样子,众人没有多说什么,而是选择了相信他。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在董仲颖的心中可是巴不得黄巾输了,这样一切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只要凉州的官军够给力,那么他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董仲颖的心中很是得意,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的感觉真是不错。
    但是此刻,这个高个的感觉真的非常糟糕。
    凉州刺史梁鹄少年时读书刻苦用功,自幼喜欢书法。朝廷举荐孝廉时入京城,被任为郎官。不久进入鸿都门学习,随后因为擅长书写八分书法而闻名,汉灵帝刘宏好书法,梁鹄因此官至选部尚书,后迁至凉州刺史。
    梁鹄所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的名声,像过去许多州刺史做的一样,招募义勇军来抵抗黄巾。
    不过他的行为并不顺利,毕竟他可是孝廉出身,和凉州那些本地豪族关系并不密切,他的关系网多在三辅之地,而凉州的那些边地整天和羌人打交道的豪族显然和他关系并不怎么好。
    那些边地武人认为他只会夸夸其谈的文人,而梁鹄则认为那些边地武人只是一些莽夫而已。
    不过现在他需要那些莽夫的帮助,毕竟他可是一个书法家,而不是一个军事家。
    “那些豪族还没有回复吗?”他问道。
    他的脸色很糟糕,按照过去的经验,对于义勇军,那些豪族应该会踊跃的参与,但是现在除了一些在他眼中和地痞没有任何区别的小家族有派人参加,陇西甚至凉州的群豪都在观望。
    不仅是有着和黄巾作战经验,拥有不少私兵,并他们这些“正直之士”弄下台的董卓没有动静,连陇西另外的两个豪族李家和郭家也没有任何的动静。
    对于董卓的不动,他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那个董卓和他们这些“正直之士”有过冲突,他们将董卓想要独占功劳,排挤出了整个中枢。
    而对于李家和郭家的不动他就有些不可理解了,难道郭李两家不知道现在是一个好机会,这可是他们走入仕途,结交他们这些名士的大好机会啊。
    很快,梁鹄就收到了李家和郭家的回信,而看到这两封信,梁鹄更是气的七窍生烟。
    “两人说了些什么?”盖勋问道。
    盖勋出身凉州官宦世家,年轻时曾被举为孝廉,后为汉阳郡长史,素有贤明,知兵而擅谋,与朝中名士多有交往,这一次黄巾入寇,知道自己不擅长军事的梁鹄特地将从汉阳请了过来,担任他的助手。
    “郭家的郭汜说,黄巾势大,他的私兵只够维护自己的坞堡,如果参与义勇军,恐怕自己的坞堡会失守,里面有很多的存粮。黄巾远道而来,人多而粮少,一旦让那些黄巾获得了坞堡的存粮,整个陇西的形式将变得不可收拾。”梁鹄说道。
    他的语气很是气愤,知道郭汜说的话语只是托辞而已,郭家的坞堡在陇西郡的西部,如果都打到郭家的坞堡,陇西的治所狄道早就被攻破了。
    “李家的李傕也不打算出兵,因为他家的女巫告诉他,此次出战必不利。”梁鹄又继续说道。
    “董卓呢?”盖勋问道。
    “董卓并没有给我任何的回信,董卓此人沽名钓誉,好功而无谋,见利而忘义,无能之人,远不如郭李二人。”梁鹄回答说,作为一个名士,他自然知道董卓被“赶回”凉州的内幕,从心底根本看不上这个人。
    “郭汜好财,许以财货,其必然出兵相助,其守坞堡之言只为两个字,‘加钱’。李傕迷信女巫,如果使人‘说服’女巫相助,其也必定出兵。”盖勋继续说道。
    “此计大妙!有此二人,我必破黄巾。”梁鹄高兴地说道。
    “但是我担忧董仲颖。”盖勋说道,“他没有答应出兵,因为他并不看好我们,我担忧的就是他的看法。”
    “一个带领朝廷精锐和贼寇战成平手之人,庸才也。”梁鹄却有些不以为然,带着朝廷精锐,和一些泥腿子、草根子作战,就算是他奶奶也可以打赢。
    如果他的手上有那些左右羽林五营,他可不会和那些陇西豪族打商量了,直接和那些黄巾干上了。
    “朱公伟天姿聪亮,钦明神武,策无失谟,征无遗虑,仍败于黄巾之手,卢子干士之楷模,国之桢干仍于黄巾对峙广宗而不得胜。董仲颖将不归心,士气颓废却胜黄巾于下曲阳,此人非常人也,不可轻视之。”盖勋摇着头对梁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