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石三鸟之计
作者:伟栋   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最新章节     
    “翼德,不得无礼!”刘备连忙呵斥张飞,但张飞的话确实触及了大家的心声。就连刘备自己也一脸困惑地看着张铭,从未听说过战前要削减兵力。
    张铭理解张飞的性格,没有生气,而是反问道:“不知主公麾下的士兵,大多来自何方?”
    张铭的问题让众人陷入思考,一时之间,大厅内鸦雀无声,孙乾、简雍等人也有所领悟。
    刘备眼睛一亮,连忙问道:“军师的意思是,我军中的士兵,很多以前是曹军,一旦与曹操交战,可能会倒戈相向?”
    刘备的悟性不错,虽然并未完全猜中,但已经接近事实的核心。
    最关键的是,换成曹操或袁绍这样的主公,张铭怎敢如此直接提问。
    “军师,快告诉我吧,我猜不出来!”张飞焦急地催促,张铭不再卖关子。
    “倒戈只是其中一方面,内部有多少曹军奸细,又有谁知道?如果战前就把我们的军事机密泄露给曹操,那么无论我们有何等计谋,又怎能战胜他?”
    张铭的话语引发众人深思。
    片刻后,刘备坚定地说:“军师说得对,我明白了该怎么做!”
    看得出,刘备虽然有些不舍,但有位能接受建议的主公,的确令人欣慰。
    张铭不忍刘备难过,缓缓说道:“主公不必忧虑,待击败曹操之后,我会再献一策,数万兵马,指日可待。”
    刘备听了张铭的话,心情好了许多。他没有追问,这是对属下的充分信任,老刘深谙此道,也做得恰到好处。
    作为下属,张铭自然不能不懂事,虽然暂时不能透露招募士兵的方法,以免提前泄密,但裁军的目的并不仅限于防止士兵临阵倒戈和军中的 活动。
    十
    于是张铭又补充道:“另外,裁减军队还有几个额外的好处。”
    “首先,这些士兵回家后,定会向家人讲述主公的仁德,会在曹军内部传播主公的美名。”
    “其次,一下子释放大量人手,以曹操多疑的性格,短时间内他们恐怕不会立即启用这批士兵,从而间接削弱了曹操的力量。”
    “最后,一旦曹操知道主公兵少,必定会推测主公要撤出徐州,他定会率领轻骑兵追赶。”
    “这样,才是我计策的起始点!”
    “否则,面对曹操的大军步步紧逼,主公如今又怎能抵挡得住?”
    刘备恍然大悟,其他人也都露出领悟的表情。
    “原来如此,裁军还有这样的深意啊!”
    “军师智谋深远,我们都十分钦佩。”
    “有军师在,定能让那曹操有来无回!”
    “……”
    大家纷纷赞许,对接下来的战局充满信心。
    然而,张飞内心焦虑,会议结束后,他紧紧抓住张铭,追问如何能瞬间变出数万兵马。
    最后,在刘备的劝说下,他才松开手,一同去处理裁军事宜。
    众人各自忙碌,张铭反而闲了下来,打了个哈欠,便走向房间,打算补个回笼觉。
    裴元绍紧跟其后,步伐得意,公子疲倦,他要为公子站岗!
    “对了,裴老,联系一下周老。”
    “之前让他准备的,差不多该行动了。”
    张铭在进房门前吩咐裴元绍,裴元绍眼神一凝,郑重地点了点头。
    ......
    许都,司空府。
    曹操在分派守卫官渡后,返回了许都,恰巧刘岱和王忠二人被释放归来。
    “你们两个为何这么快就败下阵来?”曹操面无喜怒,显然对他们的失败早有预期,只是没想到败得如此迅速,以至于他刚回到司空府,这两人就跟在身后。
    大厅内,荀彧、郭嘉、荀攸等一众谋士齐聚一堂。
    “回禀司空大人,关羽在阵前辱骂,要求见您,我不慎被关羽生擒。”王忠哭丧着脸,叙述了被俘的经历。随后,刘岱叩首道:“我听说王忠战败,便驻扎下来,不料当晚遭遇张飞夜袭,一时疏忽,也被张飞活捉。”
    “哦?”曹操惊讶道:“关羽勇猛无比,你败在他手下很正常。但张飞居然懂得用计,真是少见。”
    王忠和刘岱交换了一个眼神,异口同声地说:“启禀司空,是刘备新收了一位军师。”
    “我们被释放时,隐约看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刘备称他为‘知汉’。”
    “后来我们打听到,那人姓张,是南阳人。”
    此话一出,曹操沉默片刻,随后转向荀彧询问:“南阳的张知汉,文若可曾听说过此人?”
    要知道,荀彧在曹操的谋士集团中地位尊崇,曹操麾下的许多谋臣几乎都是荀彧推荐的,只要是名动天下的人物,荀彧几乎都了如指掌。
    不想这次,荀彧思索良久,最后无奈笑道:“主公,彧并不认识这个人。”
    荀攸、郭嘉等人也纷纷摇头,他们从未听过这个名字,荀彧都不认识,他们自然更是不可能知道了。
    在荆州,襄阳的州牧府内,刘备的书信此刻已摆放在刘表的案头。刘表一边轻轻摩挲着自己斑白的胡须,一边专注地审视着这封信件。
    \"这个刘备,真的以为在许昌得到皇叔的名号,就能与我平起平坐了吗?\"
    \"德珪,异度,你们来看看,刘备意图攻取宛城并寻求与我联盟,背后有何深意。”
    刘表冷笑一声,将手中的书信展示给下方的一文一武。文臣蒯越,身为荆州文官之首,同时也是蒯家的二号人物。武将是蔡瑁,荆州武将之首,不仅是蔡家家主,其妹更是刘表的现任正妻。刘表能在荆州牧的位置上稳固,仰仗的就是蒯家和蔡家的支持。
    因此,这两人是他最为倚重的文武重臣。蔡瑁首先接过信件,快速浏览后,脸上流露出轻蔑的表情。
    \"刘备虽有皇叔之名,但早年不过是编席贩履之人,竟敢妄言为主公分忧解难,真是狂妄!\"
    \"区区张绣,我们难道就奈何不了他?\"
    蔡瑁出身世家,看不起出身低微的人,所以毫不留情地讽刺。然而蒯越对此看法不同,看过信后,他微微一笑。
    \"德珪,不可小觑刘备,我这里有一份最新的战报。\"
    \"刘备已任命南阳的张铭为谋士,他巧施计策生擒了刘王两位将领,连同大批曹军士兵,一起释放回许都,只留下了数千亲信部队。”
    \"现在曹操亲率五万兵马准备东征刘备,我想这才是刘备不得不离开徐州的原因。\"
    \"至于他选择宛城,依我看,可能并非无心,也许对主公的荆州有所图谋。\"
    蒯越的话让刘表还能保持冷静,但蔡瑁却大笑起来。
    \"南阳张铭?无名小卒,竟敢在战前削减兵力,是想刘备死得更快吗?\"
    \"还想觊觎荆州?\"
    \"异度兄是不是太高估刘备了?或者,你认识那个南阳张铭?\"
    蒯越缓缓摇头,\"我从未听说过这个人,而且情报显示,他年纪不过二十一二岁。\"
    听到这里,蔡瑁的笑声更大。
    \"哈哈哈!\"
    \"乳臭未干的小子,也能成为一方诸侯的谋主?\"
    \"就算借他一个胆,他也绝不敢觊觎主公的荆州。刘备剩下的数千兵马,怎可能挑战我们二十万披甲士?\"
    说到最后,连刘表也点头微笑,显然他并不相信刘备会图谋荆州,但考虑到蒯越的地位,他还是愿意给予回应。
    \"那么,依异度的意思,这封信我该如何回复?\"
    蒯越品了一口茶,神色平静,缓缓说道:\"既然刘备信中提出,拿下宛城后与主公结盟可作为北方屏障,主公不妨顺水推舟。\"
    \"只是,宛城不应让他轻易得手,而是主公赐予他的奖赏。\"
    \"我建议,派遣一名大将北上新野,在刘备占领宛城立足未稳之际,再将他驱逐出去。\"
    \"接着,主公再派人传达歉意,表示先前的误会,愿意将宛城让给刘备驻扎军队。\"
    \"这样既能削弱刘备的实力,又显现出主公不忘同族之情,同时也能让刘备彻底依赖主公,打消任何非分之想。\"
    蒯越手中茶杯轻旋,自信的笑容洋溢在脸上:“此乃一举三得之计!”
    刘表眼神熠熠生辉,拍掌感叹:“仲谋此策高明至极!”
    “有仲谋在我身边,实乃我之幸事。至于北上的人选,仲谋可否推荐合适之人选?”
    蔡瑁一听,内心焦急,连忙拱手自荐道:“主公,我愿亲率大军北上,仅需两万人马,必能令刘备落魄如丧家之犬,惶恐不安!”
    刘表见蔡瑁这般表现,明白他在担忧蒯越插手军务。然而,他对这种主动请缨并无反感,反而心中暗自得意,连忙宽慰:“德珪具备大将风范,由你领军,我放心。”
    “这样吧,我拨予你五万兵马,让你为我荆州军扬威立威!”
    蔡瑁闻言,心中大喜,连忙躬身谢恩:“瑁必不负主公所托,此战定要让刘备心服口服,甘愿为主公看守门户。”
    刘表步下殿堂,一手牵着蒯越,一手拉着蔡瑁,仰天大笑道:“有你们二位辅佐,荆州定如磐石般稳固。”
    “哈哈哈……”
    此刻,距离下邳城仅百里之外,曹操五万大军扎营于此。
    “报!”一名斥候飞奔而来。
    “前方侦察回报,下邳城城墙无旗,城门敞开,却不见士兵巡逻,也未见百姓踪影。”
    大帐之内,曹操原本与将领们谈笑风生,闻言后眉头紧锁。
    “主公,刘备恐怕已经逃走,我愿率军先进攻下邳,查明情况!”
    一位勇猛的将领从人群中跃出,只是他独眼,脸上的伤疤令人胆寒。
    “文聘稍安勿躁。”曹操抬起右手,轻轻压下,示意夏侯惇保持冷静。
    片刻后,曹操舒展开眉头,嘴角露出微笑。
    “兵法有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这种小把戏,早已被我识破。”
    “我想,这可能是玄德新任的军师,南阳张铭亮的主意,虽有些智谋,但还不够深沉。”
    曹操的话语吊足了众将的好奇心。许褚性格直爽,按捺不住问道:“主公,此话怎讲?”
    曹操微微一笑:“仲康,我常告诫你,多研习兵书。”
    “下邳城是个陷阱,表面空无一人,但我料定城中全民皆兵。”
    “他们想引我轻率进击,我偏不上当!”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每日行进三十里后扎营,你想要出奇制胜,我就步步为营,看你如何应对。”
    许褚思索着,但仍疑惑道:“主公,即使是个陷阱,全民皆兵也难以置信吧?”
    曹操冷笑道:“其他地方或许不可能,但唯有徐州,可能性极大!”
    许褚猛然醒悟,其余将领也纷纷点头称是:“主公英明!”
    三日后,曹操大军抵达下邳城。望着家中战斗的百姓,以及空荡荡的城池,曹操的脸色铁青。
    “主公,此人必定知道刘备的去向。”
    第14章 长者受命
    一位长者被带到曹操面前,他紧张地开口道:“刘将军已经前往寿春,张军师建议我们在家静待三天,切勿外出。他说,只要我们遵守,待大汉司空曹操抵达后,应不会对我们不利。”
    说完这些,他看着曹操阴沉的脸色,终于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长者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仲康,率领三千轻骑兵随我追击!”曹操下令道。
    “元让,你负责张贴安民告示,随后率领大军赶来支援。”他话音刚落,便率先策马向南疾驰而去。
    淮河北岸的一个渡口,停泊着几十艘商船。刘备轻轻拍了拍糜竺的肩膀,然而他的眼神中隐藏着无法掩饰的忧虑,看向北方。
    “能为主公效力,是我职责所在。”糜竺回应道,试图安慰刘备,“更何况只是在淮河上准备船只,对我们糜家来说不算什么。”
    “可是曹操的追兵已近,军师计计策能成功吗?”糜竺和其他人,如糜芳、孙乾、简雍,同样心中忐忑。
    当初离开下邳时,张铭提议南下,沿淮水西行进入汝南,尽管众人感到奇怪,但在刘备决定后,他们并未反对。然而到了渡口,所有人上船后,船只迟迟未发,直到得知曹操即将追来,张铭才安排关羽和张飞各率一千兵马断后,但船只依然没有起航。
    刘备回头看着在甲板上晒太阳打盹的张铭,低声说道:“计划已定,相信军师吧。”他又好奇地问:“倒是想知道,军师所说的故人是谁?”
    尽管刘备这么说,其他人也不再质疑,尽管追兵只有三千轻骑兵,但由曹操亲自领军,他们心里仍充满不安。当初张铭提出策略,利用徐州的空城引诱曹操疑虑,预计他会按兵不动,直到发现自己上当后才会追击。
    张铭计划中,故意让关羽和张飞分头迎敌,制造出绝望中的奋力断后的假象,以让曹操安心追赶。真正的关键在于刘备的故人,也是张铭为刘备招募的一位猛将,他在刘备投奔之前,整整一年的时间都在寻找这位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