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浩浩荡荡
作者:伟栋   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最新章节     
    第二天清晨,大部队返程回到许都。
    张明确和贾诩早已安排妥当,刘备在赵云、黄忠和陈到的陪伴下,浩浩荡荡地进入许都城。
    沿途受到百姓的热情迎接与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刘备与曹操一同走向皇宫。
    等从皇宫里退回来时,刘备的官职从左将军升为镇南将军,封为荆州牧,秩次从四品跃升至二品。
    张明亮则获得四品的军师中郎将封赏,其他将领也各自领受奖赏。
    就在此时,正当刘备前往曹操司空府参加宴庆之际,河北邺城大将军府刚传来噩耗,袁绍试图南侵的鲜卑骑兵全军覆没,这一败宣告了他的整个策略彻底崩塌。
    在大将军府内,袁绍盛怒如雷!
    “混蛋!可恶至极!让我如此生气!”他冲着空气咆哮着:“该死的刘备、刘玄德!你不但让曹操靠贩酒牟利,竟还支援粮食还不满足,派出军队直接进攻!!!一万多骑兵,曹操曹操,你还真是够‘慷慨’的!”
    “吼——!!!你们俩形影不离的狼狈样,可把老夫放眼里了吗?”
    第89章 死不足惜
    “我早晚要亲自取你们两个的首级,至于那个张明,他才是最可恨的罪人!”
    “这一切阴谋,难道我会不知情吗?”
    袁绍勃然大怒,家族累世积累的荣耀和声望,在一瞬间仿佛化为乌有!
    坐在堂下的郭图、审配、逢纪、辛评、荀谌五人心底各自沉甸甸的,特别是郭图,心里忐忑无比,担心下一秒袁绍疯狂的攻击可能落在自己身上。
    毕竟,当年决定放过步度根,等待鲜卑回归界山再一举歼灭的人正是郭图。
    虽然计划是袁绍采纳的,但是看着现在的袁绍,即使心中不满也不敢多说什么,只觉后背发凉。
    幸好,在一番歇斯底里的砍杀之后,袁绍的狂态稍稍平复,气力有所衰减,他开始平静下来,呼呼地喘息。
    “告诉我!”
    他凝望着底下的谋士们:“接下来怎么办?!”
    在座诸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此时除了一脸沉稳、不动如山的荀谌,其他人都没有勇气在这个时候发言出谋。
    最后视线聚焦到郭图身上,他只得硬着头皮回答:“主公,局势并未如此紧迫。”
    “首先,咱们冀州仍然坚定支持您,这次的事,冀州上下并未对您过度责难。”
    袁绍听到这话,嘴角忍不住抽搐。
    如果连自己的根据地都对他有所质疑,那这些年来在冀州所做的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真是那样,争夺天下的事就不必再坚持,不如直接向曹操低头,束手就擒。
    “好了,别说这些,告诉我解决办法!”
    粗暴地打断郭图,袁绍急切想知道当下应该如何行动。
    郭图咽了口唾沫,脑筋突然灵光一现,恢复了一贯的笑容。
    “实际上,对咱们军事来说,这并非坏事。”
    “哦?”袁绍眯眼问道。
    “具体说来。”
    袁绍强压愤怒听下去。
    郭图深知袁绍情绪已在边缘,不敢拖延,立刻进言道:
    “如今步度根已成残部,正是借此机会夺回雁门、云中、五原、朔方等四郡的好时机。”
    “四郡收复,再无他人敢置喙主公,威望甚至能够超越以往!”
    这句话触动了袁绍的神经,攻占土地本就是他重建声誉的大捷点,这确实有助于当前危机的缓解。
    “接着讲。”
    郭图见到袁绍的反应,心中镇定下来,进一步分析:
    “尽管步度根部落缺乏粮草,但马匹众多,群龙无首之下,我们完全有可能一击即溃。”
    “有了鲜卑胡骑助力,到时候面对曹孟德决战,曹操何以应对?”
    这番话,使袁绍心中犹豫,不得不承认郭图的观点有一定道理。
    没有人出来反对,反而给了袁绍决断的机会,他直接发问:“谁自愿领兵前往?”
    在寂静无声中,荀谌缓缓睁眼,走向袁绍,他说道:“谌愿意领军,但我有件事情需要提出。”
    见到荀谌主动站出来,剩下的四位谋士心中都松了一口气,如今春意正浓,有谁能愿意踏足北疆那严寒苦地?
    而且他们各自的立场,如果少一位关键盟友,对抗另一派的实力便会削弱很多。
    好在还有荀谌这个德高望重的谋士,四人感激地望着他,心中的担子轻松了许多。
    袁绍大喜过望,他在官渡之战中的坚守,正是有了荀谌驻防太原,方使鲜卑步度根找不到可乘之机。
    得知荀谌此刻愿意领军,为他效力,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友若但说,无论任何需求,只要在我能力所及范围内,定全力满足你的请求!”袁绍保证道。
    荀谌微微一笑,流露出一丝感激之色:“向主公坦诚,此前在太原之时,我深深感受边民们生活的艰辛。
    此次发兵,我会确保尽早 失地,让鲜卑人归顺,同时不会打扰主公和曹孟德在中原争霸的进程。”
    这句话让袁绍如沐春风般欣喜。
    荀谌继续说道:“不过,我河北防线广及多处,不仅仅是雁门这一线。”
    荀谌要求的惊人:“我希望在收复那四个郡以后,被授予辽东太守,以守卫我们冀州东北门户。
    我渴望用我的力量,为守边民们贡献力量。”
    这一言既出,满座皆惊。
    众人看向荀谌,眼中皆含怀疑与不解,仿佛他是天降的 。”荀谌真是个狂人”这念头在他们心底回荡:放弃了邺城的繁华便利,跑到边疆吃苦头?
    辽东名义上归袁绍管理,但实际上此刻由公孙度掌控;此外,除辽东外,乌丸人在辽西、右北平以及上谷郡也有所占地为王。
    换句话说,荀谌所提的辽东太守之位将直触公孙度的利益底线。
    他能否安然渡过右北平与辽西的危机暂且不说,到了辽东也要面临公孙度这位强大对手,最坏的情况下,不是软禁就是 。
    这要求近乎 ,令人愕
    完成了这一切,荀谌的目光望向大将军府方向,嘴角扬起了一抹深藏不露的微笑。”邺城的事情,就交给你们几个内部解决吧。”
    两天后的清晨,荀谌和张合、高览两位将军一起,率领军队向北进发,目标直指并州太原。
    此时,刘备以及张明等人早已离开许都。
    临走时,张明在不停催促下,连同先前的赌注——赤兔宝马和青釭宝剑,都随队伍一并带走了。
    原以为是张明私欲作祟想留下宝物,却未料到是为了关羽和赵云。
    在张明的见证下,刘备当场把青釭剑赠予赵云。
    途经宛城之时,他才打算把赤兔宝马转送给关羽。
    如今,一行人在颖川停留,而张明也在离开当天在张家举行祭祖仪式。
    原以为张家可以凭借张明的关系,在刘备手下安置族人。
    但在一番点醒之后,家主意识到只要有张明在,家族就无需忧虑动荡,反而触怒他才是毁灭之路。
    张家家主对族人的才学非常了解,所以按照张明的意思,他挑选了几位幼小的族童,一同准备回襄阳鹿门学院深造。
    原本张明并无接纳张家的意向,然而他也明白,在这个世族盛行的时代,对家族冷漠会引来批评和排斥。
    刘备这两日在颍川拜访了很多世家,虽然并未得到明确的效忠承诺,但也增进了诸多友情,为未来铺平道路。
    然而,有一个人他决心一定要争取——
    “主公,我们拜访完这位后,就可以返回襄阳了。”
    “说来也巧,他既是主公故交,您是否有意重修旧好呢?”
    “哦?难道是他,如晦?”
    一听此言,刘备脑中立即想到了陈群。
    他曾任豫州牧时,征召陈群为豫州副车骑将军,对他的能力了然于心。
    现今陈群因父亲去世居家守丧,他在颍川仅与刘备有着深厚的过往。
    刘备忆起当初放弃徐州时,陈群未曾同行,心里不禁生出些许不安。
    但对此,张明似乎胸有成竹。
    “主公勿虑,我坚信陈长史心中铭记我们的交情。”话落,他们已经站在陈府门口。
    得知刘备亲自来访,陈群连忙出迎接。
    昔日在位主仆二人久别重逢,张明显微察觉到陈群眼中隐含的期待与愉悦之色,然而表面上更多是一份无奈与感慨。
    “文长,别来无恙?”刘备轻笑着走向陈群,拍拍他的肩表示关心。
    陈群回以躬身礼,微笑颔首,正要引领刘备到客厅坐定,耳边却听见刘备一声长叹。
    “唉!”
    “文长啊,我一直未能向你表示歉意,这是我一直的遗憾。
    如今能再见你,我很后悔未能听取你的意见。”
    “文长,请受刘备一拜以谢!”话毕,刘备显得有些沮丧和沉重。
    刘备随后深深向陈群行礼致意,令陈群惊讶不已。
    他没想到过了这么久,刘备还把那件事牢记在心,甚至还以坦诚的态度向他承认了过去的错误,这让陈群深受触动。
    “皇叔无需多礼,您快请起。”陈群连忙上前扶住刘备。
    毕竟在陶谦去世后的徐州市牧之位上,刘备受到了全州邀请前往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