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精英驻守
作者:伟栋   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最新章节     
    有刘备留下的一千多精英驻守,张明毫不担心县城防御。
    城外还有一万骑兵随时支援,两天后,还有四万兵马张飞和黄忠率军抵达。
    “有岳父大人支持,小明心中有数。”他轻松地道:“一切交由您来安排就好。”
    此刻,仿佛成了张嘴只管收成的老丈,所有筹备婚事的任务全由乔玄接手,这让后者深感动情。
    实则不过是张明懒于繁琐且想找借口偷懒。
    “女婿,那您就稍候,我马上就办妥这事!”话音落下,乔玄匆匆离开了。
    ……深夜时分,皖县乔府灯光熠熠,喜庆的气氛悄然弥漫着。
    豪宅之内,瑰丽的灯饰辉映殿堂,洒满整个宴会厅。
    轻快的旋律悠然回荡,此景令场面渐入 之中,满堂皆是喜气洋洋。
    皖县各界名流悉数到此,毕竟是张明纳妾的盛事,且对象是乔玄二娇女,怎能缺席。
    原初还抱有一丝忧虑的士人,顿时安心不少。
    娶得了当地豪族之女,意味着张明成为了皖县的准女婿,与他们同为一家人,他们自然信任无猜。
    “敬贺军师,祝你鸿运!”
    “有皇叔照拂庐江,我等世家皆深感宽慰,定誓为皇叔效忠。”
    “诚然,烦请军师转达我等心意,愿军师和乔氏二女百年好合,早日喜得贵子。”
    衣饰华美之辈汇集一堂,士绅、豪门及官员个个笑容满面。
    皆以祝贺的名义向张明表示忠诚,情理之中。
    张明一一答谢,轻盈穿梭在各大世家之主间应对自如。
    经张明安抚,宾客畅饮谈笑,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直至宴会进程过半,乔玄示意张明先行至后院。
    张明点头领意。
    今晚的美眷等待着他,若是拖至宴会终了恐已错过吉时,所以不可误了大事。
    首先进入大姐乔氏闺阁,见她正羞涩地坐在锦榻上,掀起红纱后展露出一张娇羞美丽的面庞。
    看着大乔既抗拒又期待的神态,张明确实按捺不住内心渴望。
    “ ,月色下良辰宝贵,美时美景切勿虚度。”
    明眸闪烁的乔氏虽想询问刚才诗词全文,却在开口前便被张明的热情堵截。
    轻唔一声,二人情愫渐浓。
    烛火摇曳,锦床轻轻 ,大约半盏茶光景后,乔氏身姿慵软,依偎在张明朝怀。
    “夫君,方才那句诗词能否告知详情?”
    她面若桃腮,眼神满载期盼。
    张明轻抚乔氏柔滑发鬓,温柔道:“自当奉告。”接着与其共寝,收拾妥当后才念出苏轼《春宵吟》之全诗予她。
    乔氏催促后,张明离开其卧室,并看到她在案几旁认真记录刚才诵读的诗词。
    月英纸在江南已然流行,张明已有志将其扩展到北地。
    沿着花廊走去便是妹妹二乔的居所。
    张明刚入门,便被兴奋迎上前来的小乔搞得手足无措。
    大乔婉雅如清流,而小乔则如同烈火,大方且活泼热情,远超过温顺的孙尚香,后者虽刚烈但在闺房之内仍是羞涩的。
    不久后,
    如果不是床单上有浅淡的痕迹,张明都有些怀疑她是否已经经历过欢爱之事。
    大战后的小乔变得愈发害羞,将头埋在张明胸前不敢抬起,吐露着娇嗔的言语。
    “夫君,切勿笑我。”
    “这些都是年迈长辈教我的,不知合否你的意。”
    张明听言感动,怎能忍心此刻离她而去。
    不一会儿,耳边传来低语令他的气息都为之一促。
    “这……这样,能吗?”
    第一百零九章 张乔同床
    没想到,与小乔共享大被单的场景,竟是这样子出现在他们眼前。
    那一晚注定无法入眠。
    翌晨,随着小乔和大乔的服侍,张明轻缓起床。
    穿戴上整装,清洗完面部,伸展了一下慵懒的筋骨,张明的视线落到了二女身上。
    大乔俏脸微现绯红,垂下眼眸避开他的目光。
    小乔则是面色如桃花般娇艳,勇敢地看着张明,并冲他抛来妩媚的笑容。
    “真是个令人迷恋的小精灵!”张明嘿嘿一笑,一把拉起两个女子,轻啄各自的面颊后调笑了几句,然后才满意离去。
    他首先要探访一下孙邵的眷属。
    现在她们仍旧居留在官府里,虽然外出受限,但府内的自由行动张明并不插手。
    而对于李怀,他独自被单独关押着,这完全是李怀自己的决定,张明很清楚其背后的缘由:自上次拜访以来,每当孙夫人提及他时,那份无法掩饰的怒气便透露了一切。
    如果让李怀回家,无疑会被他姐夫折磨得体无完肤。
    “夫人不必担忧,我已经安排妥当了。”向孙邵夫人施了一礼,张明开口道:“我非常感激军师对我们的照顾,但对于军师想用这个方法来说服夫君投降,我觉得这并非良策。
    我劝您放弃吧。”
    闻言,张明有些惊讶。
    事实上,他本是有此打算的。
    对方对李怀话题不加理会的淡然态度,显示了一个精明女人的眼观六路。
    他笑了笑,继续说道:“夫人多虑了。
    我们尊奉仁德之道,对包括俘虏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充满怜悯,更何况是敌对阵友的家人。
    战争不过是立场的不同,怎能因立场而连累无辜者?”
    “我相信,若彼此换位,孙将军也会给予我的家人同样的待遇。”
    不管对方相信与否,张明已经表露出自己的立场。
    随后,他恰好遇见了孙邵的小儿子来寻找李氏,那孩子的学习书籍竟是《兵法规》,张明借此又担当了一回先生,巩固好感。
    待将来虏获孙邵时,这些贴心之举都会成为加权分,这就是心理攻伐的战略。
    接着在厅堂处理政务,一直到夕阳西垂。
    就在张明刚打算回府之际,传来破虏和鹰扬两军已在城外扎营的好消息,竟然比预计的时间提前了一整天!
    转瞬间,厅内已是众人聚集,有张飞、黄忠、诸葛亮及庞统,只是帮助处理公事的邓芝还留在襄阳未归。
    他们一共五人围坐一堂,由张明主导商讨接下来的作战布局。
    “嘿,军师,你看,我提早了一天。”话匣子立刻就被猛张飞揭开来:“不如咱们趁夜突袭,直接攻破孙邵军的大营?”
    对于张飞的跃跃欲试,张明嘴角扬起笑意,注意到诸葛亮冷静思考的表情以及庞统欲言又止的样子。
    “那么,二位意下如何呢,关于张飞这样计计策?”这是一个难得展现策略和智谋的机会,也是他观察卧龙与凤雏在这段时间里有何提高的地方。
    庞统摸须思索片刻,缓缓回应:“军师,我认为以奇袭孙邵军营的确是个明智的选择。
    毕竟,主上只是安排轻骑兵以防敌人突围。
    若是身处我境,则应思考的是如何才能顺利突围。
    坚守只会导致最后的全军尽灭。”
    “其次,即使敌人预判到援兵,也可能想不到我们援军到来如此迅速。
    这是军师常说的信息差,我们要利用这一点。”
    “故而,趁敌人未彻底部署迎战大规模包围之际,我们应该突然袭击,打破对方防线。”
    “这样一来,夜晚突袭敌营,必然赢得全胜!”
    张飞闻言兴奋地点了头,表示赞同庞统的话。
    “呵呵呵,士元的见解正确,军师,咱们就大展身手吧!”
    然而,张明亮挥手示意众人冷静,说:
    “虽则士元分析在理,但我们并不着急,时间尚早。
    孔明,听听您的看法。”
    诸葛亮随即眉头紧锁,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士元所言也有它的道理,但我们不能忽略孙邵本身的统帅能力。
    守军虽有欠缺,但如果敌人兵力精良,即便是我们的奇袭,也可能中了陷阱,反而让他们因我方的鲁莽受到牵制。”
    “即便获胜,代价可能巨大。”
    诸葛亮的话语冷静且经过深度思虑。
    庞统不以为然,冷笑:“孔明啊,战场哪有不死人的?按照你说的,是不是只守不攻比较好?”
    “可是江东并非只有孙邵,离此不远的舒县,孙权派遣一支强兵支援,轻易便可以接回他的军队。”
    “虽然我们的骑兵较强,可居巢地势复杂,不利于骑兵追击,我们甚至会在居巢设伏兵,让部队裹足不前,岂不是纵虎归山吗?”
    诸葛亮微微皱眉,反击道:“没有更好的办法,奇袭当然可以考虑,但现在放弃可以减少损失的方案,而选择冒险,才是不明智之举。”
    “凭借我们的人力物力,四面包围敌人并以城内子民的家信扰乱其军心,并耗损孙邵营地粮草。
    不出半月,无需进攻,敌阵自会崩溃。”
    庞统摇摇头:“只有半个月吗?谁能预料敌方的反应?难道柴桑的周瑜舰队只是装饰品吗?”
    诸葛亮还要辩驳时,张明微笑着制止。
    除刘备及寥寥数人心中有数外,其他人并未知晓周瑜其实已降。
    听到两人的计划,张明亮满意地点头。
    正如两人的性情,诸葛亮稳健,庞统喜欢冒险。
    但这恰好也是两人独特的优势,在适当情况下皆能激发出最大潜力。
    “士元、孔明,你们的想法各有道理。
    我对你们的战略不做评价,只是提醒——都未虑及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