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暗中示意一下
作者:伟栋   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最新章节     
    孙韶看出形势,暗中示意一下。
    亲信部队立刻带头扑向李怀。
    “恶贼,是你导致皖城沦陷,使我不得孝敬父母!”
    有人领头,其他人无法再压制怒火。
    在愤怒的人潮中,李怀不再发出声音,惨遭 和 。
    最后下令,将他拖出去,公开处斩。
    当孙邵最后的号令响起时,整个军队沸腾了,众人都高颂孙邵的舍己为公,之前因为被困无法脱身而带来的焦急与不满立即化作高昂的士气。
    待他见到李氏和孔融给他的书信,信里仅是一些寻常的交谈内容,他终于确信,刘备将自己的家人送过来,并非试图说服自己投降。
    “刘备和张明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这个问题困惑着他,但他无力解决。
    毕竟,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孤军奋战的小将军,麾下的兵员有一万两千多人,真正成了一支孤军。
    当黄忠的鹰扬军,根据庞统的妙计,在奇袭中攻下舒县,捕获二千江东精锐以及三千县城士兵的消息传至吴县时,吴县府邸顿时一片动荡。
    “主公!”人们喊叫:“一万两千名精兵啊,务必解救啊!”
    “当前兵役招募方兴未艾,肃忧惧如斯失守,江东恐无人愿投效军中!”鲁肃涕泪交加在堂前恳求。
    年轻的将领们迅速响应,步骘、吕范与吕蒙等人纷纷表示支持。
    然而孙权尚未开口,一位年长的长老怒声反驳:
    “愚蠢!”若贸然援救,不过是正中张明圈套,我们的江东基业恐将在此刻灰飞烟灭!
    在众人注视中,大家发现出言的是托付重大责任的张昭,他在江东极富威望,这让众人心生沉默。
    “公孙,你且详言其事。”孙权本也犹豫,因曾惧于张明之威,又觉得鲁肃言之有理,现在更加彷徨。
    但听完张昭之言,他心中顿觉惊骇,不禁忙询问。
    其实此时,鲁肃等人已明白孙权的内心,但他不接受这个决定,连忙说道:
    “主公,如果我们不去援救,那江东根本是自毁长城啊!””即使是败局,长绪孤军也必须救援!”
    说罢,鲁肃甚至跪倒地面,苦心相劝孙权。
    可惜此刻顾雍并未在侧,诸葛瑾赋闲在家,原定的三角策略此刻仅剩鲁肃单力。
    相反,那些起初支持他的人,看到张昭坚决反对,且连近期归来的张纮及朱治也表示赞同张昭的立场后,纷纷陷入犹豫。
    张昭进一步道:“子敬,我了解你们的友情深厚,可是关乎国家大计,怎能容情面影响判断?”
    这句话立即给鲁肃先前的计划贴上了感情用事的标签。
    他的话一说完,不等鲁肃再次开口,就马上说:“皖县那支孤立的军队是张明显现对你的引诱啊。”
    “姑且不论牺牲多少人力物力,主公若将目光锁定庐江,就会一直落入张明算计中,终将透支江东的力量。
    这还不是‘毁灭’又是什么?”
    “所以,我认为不仅要不救援,更要迫使公瑾放弃豫章,否则他会步长绪之后尘。”张昭提议:“接着集合全部兵力于丹阳郡,部署于石城与秣陵一带。
    联系九江的刘馥,曹司空断不至于坐视。
    到那时,再寻找良机同刘备主力军决战。”
    “这一仗,定能扭转乾坤!”
    众人无不对张昭的战略深感赞叹,即使连吕蒙、吕范、张纮及朱治等也点头同意,只有鲁肃隐约觉得不对,心存一丝焦虑。
    无奈孙权已经决定了:
    “张公所说,极为精准,我意已定!”
    “命令各地新募的士兵,都聚集至会稽山阴,任命公苗(贺齐)为主将,子明(吕蒙)与义封(朱然)为副手,负责训练新军!”
    “要求公瑾带领江东水军撤回枞阳港,公瑾为主将,幼平(周泰)、公奕(蒋钦)为副将以备防范荆州水军,确保长江防线安全。”
    “下令义公(韩当)守备芜湖港,支援公瑾的行动。”
    “让元代(董袭)率一万兵马离开余姚会稽,在乌程布防作为后援力量。”
    “让君理(朱治)指挥一万兵马,据守石城、秣陵一线。”
    “命仲异()带领丹阳的一万精兵,从宛陵出发前往泾县,保障我军侧翼安全。”
    “此外,我将亲自领军两万,以子敬为军师,亲自坐镇宛陵,统筹调度各方事务。”
    “张将军,前方交由你镇守,后续一切托付给你了。”
    孙权发布命令后,众人纷纷表示遵从。
    见到欲言又止的鲁肃,孙权起身,神情落寞,叹了口气。
    “唉。”
    “长绪是我的得力将领,我何尝不想援救,但他为了江东大业,我相信他会理解。
    对于妄言救援的人,这一战必以言论论罪。”
    “罚斩无赦!”
    说完,孙权拔出佩剑,一刀切断了案头一角。
    “各位!”
    “这场战斗关乎江东命运,请大家英勇奋战,共生死,保我江东!”
    原以为会有一番慷慨陈词,没想到大部分人沉默未答。
    孙权微显尴尬,迅速挥手示意众人离去,准备各自任务。
    不一会儿,命令到达柴桑。
    周瑜阅过,不由深深叹气。
    “此人见识浅薄,这样的计谋无异于 啊!”这布局看似妥当,甚至他猜到孙权是打算联吴抗衡刘备,而曹公也不会任由事态进展。
    但孙权年轻且不谙权谋,竟没想到救援孤立孙邵的军队可能导致军心动摇,那时江东局势将危急到让他孤立无援,唯一的出路可能就是除去孙权这个决策人,以消民怒军怨。
    想必张昭也是借此契机考虑着什么。
    在他眼中,换个领导者对世家并无太大的实际损失。
    摇头甩去纷扰思绪,周瑜不再深究,孙权咎由自取,此刻他已经投奔荆州。
    呼唤随从过来,周瑜询问:
    “少主和夫人现在身在何处?”
    一名亲信答道:“少主和夫人早在收到孙权号令前,借春游之名离开了吴县,得到荆州方面的暗中护送,现已抵达芜湖。”
    周瑜颔首同意,然后吩咐道:“你们先去找少主夫妇,我们在舒县见面。”
    “主公立即前往?”
    亲信疑惑追问。
    周摇头笑道:“答应智汉之事,现在已有初步结果,豫章已是荆州的地盘。
    水军也将带回枞阳港口,这是我与江东的情分。
    到时候,舒县再见。”
    “快去。
    给智汉发一封急报通知江东的策略变化,虽然此事并非机密,他迟早也会察觉,但这提前告知能助他早做应对。”
    “明白。”
    当周瑜的心腹遵命离开时,他自己亦整顿水军,舍弃柴桑,顺着长江下行直奔枞阳港而去。
    甘宁和徐庶在探查江东水军撤退的举动之后,依照之前的计划顺利地夺取了柴桑,并完全控制了豫章全境。
    周瑜那封急报抵达安徽刘备军营之际,孙邵已孤立无援,被困六日有余。
    在这六个白天里,凭借一鼓作气斩李怀提升军心的时刻,孙邵尝试突围却未能成功。
    密集的箭雨和骑兵的呼啸阻击,让他败退回营,心中只剩无奈和屈服。
    他曾期待休整两天,等待敌对势力略微懈怠的间隙,再在夜里作最后一搏。
    却没料到刘备一方竟送来了大批的亲笔书信。
    信件来自城内的民众,他们的亲属都被作为人质囚禁在蜀军大营。
    随着这份不安的加剧,军心逐渐崩溃。
    困境尚且如此,更糟糕的是,刘备部队甚至允许城中百姓出面索求与他们亲人的团聚,哀求能见一眼儿子、丈夫或者父亲,这一举措使得孙邵营地陷入了混乱边缘。
    孙邵的目光扫过营帐,望着妻子、儿女,本想制止的拳头无力地落了下来。
    他的期盼仅剩孙权派出的增援了,却未料,这一天,刘备和张明双双而来。
    张飞粗犷的声音响彻军营:“长绪,俺家军师有要事想同你商量,请出来聊聊!”
    尽管孙邵并未应答,任凭对方呼叫,但内心已有些动摇。
    张明的话掷地有声:“听说你的主上放弃了你们,舒县已被攻克,就连孙权将军都下令,不会再援助孤军了。
    他还明确命令,妄言援救的人,定斩无疑。
    军师建议,还是投降为好,你不想看见你的兄弟家人承受失亲之痛吗?”
    这话在孙邵营中引起哗然,若不是孙邵平时治军严明,军中颇有威望,军人们可能早已哗变。
    孙邵再也坐不住,径直冲到营门口,难以置信地怒斥:“无稽之谈!主公平日恩待我们,绝不会有此决裂之时,张明,休想以奸诈手段让我心存疑虑!有种咱们就正面作战!”
    然而面对眼前亲人祈盼的眼神,尤其是听到儿子和夫人悄悄扯住他衣物的情景,加上夫人为提张明显教导过儿子的事情,孙邵心中的防线崩溃。
    他深深叹口气。”哎!”
    人性啊,失去或许尚可忍受,但已拥有的要让他们割舍,何其艰难?特别是骨肉亲情!
    那些身在皖县外的士卒受到的影响最为深远,思念着每一个在家的亲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