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秋收
作者:池上楼台   重生农家致富科举最新章节     
    橡子是橡子树的果实,也是一些小动物的粮食,比如松鼠。
    虎子一拽橡子树枝,树上啃松果的松鼠吓得一个起跳,三两下跑到其它大树上,对着这边吱吱直叫。
    七八个小孩子围着橡子树摘橡果,每人都摘了小半背篓就停手了,还想找找有没有野果子。
    斜着走了一会儿山路,在半山腰穿行。
    柱子忽然停住指着一处道,“那里有棵野梨树我们过去看看”。
    小心走过去看到一树成人拳头大的青梨,陈瑶摘了一个在衣服上擦了擦,咔嚓咬了一口。
    “好甜”。
    大家都兴奋极了,找到一颗甜果子树不容易,纷纷围着摘梨子。
    小背篓摘满了,就用衣服兜着,最后除了最上上边的够不着的,全都摘了。
    一行人收获满满下山。
    回到家离中午还早,陈景铭和陈瑶换了背篓又上了山。
    这次换了一个地方,走了一会儿发现一棵刺球树。
    陈景铭走到树下抬头看上头密密麻麻的板栗。
    陈瑶一把拉住他,“别在树下,当心刺球掉下来砸你脑袋可疼了”。
    陈景铭喜欢吃板栗,而且板栗可以糖炒,可以煮着吃,做板栗炖鸡,板栗糕等等。
    “瑶瑶我们捡刺球吧,这么多能有好多了”。
    陈瑶苦脸,“这东西不好剥皮,吃的时候好麻烦,我去年吃的时候险些把牙咯掉,所以捡它的人很少”。
    陈景铭捡起一颗刺球,的确扎手又不好用力掰。
    他拿起石头砸了几下,刺皮开裂露出褐色果实。
    抠出来用牙咬开一道裂缝,在用指甲剥掉板栗壳,把果肉放进嘴里,脆甜生津。
    “瑶瑶我们多捡些,这东西挺甜的,等天冷了我们煮来吃,还可以像烤鸡蛋一样烤着吃”。
    陈瑶觉得除了不好剥皮,这个也挺好吃的,两人不一会就装满了小背篓,天也不早了,到了山脚下小溪边拽了一把水芹菜回家凉拌。
    “四堂叔好”。
    陈贵明点头,“小石头你们上山收秋了”?
    “嗯,我们捡了刺球回来”。
    “刺球就是皮不好剥,其实挺好吃的又面又甜”。
    陈贵明笑呵呵道。
    陈贵明是陈贵山堂弟,他二叔家的儿子。
    陈大树弟兄俩,陈大树排大,陈大奎行二。
    陈大树他爹有一个哥哥,人家有三个儿子,小儿子小时候出去闯荡没了一条胳膊,娶妻早亡没留下后人,人也在三年前去世。
    陈贵明是去山上看看能不能抓只野鸡或者捡窝野鸡蛋也行,他媳妇前几天给他添了一个大小子,他的找点好东西给媳妇补补。
    回家后陈晓芸做饭,陈景铭喂自己的蚕,清理蚕砂,蚕养在陈景铭自己房间,占了不少地方。
    陈瑶问陈晓芸,“大姐爹娘怎么没回来”?
    陈晓芸道,“还不是老宅那里,爹娘在地里翻地,被奶找了,竟然提出去先给他们翻地去,爹娘不同意闹了起来”。
    陈景铭喂完蚕刚好出来,听到这里也有些无力,刚收了二亩地,还有三亩地高粱米没收呢,老宅迫不及待的就来找事。
    “爹答应了”?
    “没有,犁头又不是咱家的,紧着用了还得还给大爷爷家呢”。
    犁头是陈贵山他大爷爷那支的,因为在老两院年纪最大,都叫大爷爷。
    “姐,大伯家从文堂哥读书咋样”?
    陈晓芸疑惑看他一眼,“这谁知道,整天在县城私塾,农忙都没回来过,他比大哥大两岁啥活都不会”。
    陈晓芸不屑说他。
    “大堂哥二堂哥三堂哥都是七岁读书,到大哥时不让去,说咱家孩子不配读书,二宝和从富今年估计也要去”。
    陈晓芸苦恼道,“老宅干活人少,花钱人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打咱家主意,大堂哥干活还不如咱爷”。
    恐怕不止,陈景铭听说了,这个大堂哥想去县里找了份工作。
    ———
    转眼就是中秋,丰收团圆佳节,陈贵山到猪肉铺买了两条肉,杂货铺子里买了一斤红糖,肉自己留一条,其它都送老宅。
    过节那天,趁着天早人多,陈贵山给他爹送了过去。
    一路给人看到,省的以后小黄氏和刘氏编排,到了老宅送了礼老黄氏连饭都没留,陈贵山也不难过,回家和妻儿过节。
    陈贵山出门上遇到陈贵森。
    陈大奎两个儿子陈贵林陈贵森,陈贵林娶妻李氏有两子一女,陈贵森娶妻曹氏一女一子。
    “二堂哥送节礼,大伯没让你们去老宅吃饭”?
    “我爹在地里没在家,再说你二嫂和晓芸准备饭了”。
    陈贵森尴尬笑笑,也不知道怎么接话,扯了几句闲话回家了。
    两人分开,陈贵森瞥一眼陈家老宅,摇头离开。
    今天陈家村家家户户飘起肉香味,王氏忙着做饭,今天除了肉陈贵山上山抓到一只野鸡,一窝野鸡蛋。
    陈景铭从小池塘里捞的鱼,也算丰盛了。
    围着饭桌一家人有说有笑,只是想起大儿子总是不免担心。
    过完节就是收高粱了,收高粱要先割带有高粱米的上节,都采下来捆成捆晾晒,高粱杆在用镢头刨掉挺费劲的。
    收完高粱就是翻地种冬小麦,种完冬小麦地里农活就忙完了,以后就是准备过冬了。
    收粮食陈景铭帮不上忙,去山里收秋是小孩子最爱的,别小看小孩子,陈景铭和陈瑶两个小豆丁,在陈贵山夫妻秋收冬种这段时间收获满满。
    板栗捡了大概有五百斤堆在院子一角,以后慢慢剥。
    松塔捡回来有一百多斤,估计有二十多斤松子。
    橡子摘了好多,不比板栗少,野果子摘了好几筐,还发现了榛子,也采了好多。
    木耳,蘑菇,香菇,凡是认识的都往家里搂。
    人小腿快跑得次数多,陈景铭还得拜托他爹晚上给他喂蚕,他跑一天晚上倒头就睡,一觉到天亮。
    陈景铭摘橡子发现柞蚕茧就摘下来带走,不知不觉攒了一竹筐。
    等到秋收后大人开始进山,小孩子能捡的就不多了。
    跑山多了,捡的野鸡蛋也多,陈景铭还抓到过兔子,兔子自己撞树晕倒的。
    陈景铭有一次听人讲故事讲到地窖,回来磨着他爹非要挖一个。
    陈贵山请了两个本家兄弟过来帮忙,来帮忙的本家兄弟觉得挺好用,回家也挖了地窖,冬天可以储存蔬菜野果。
    陈老大和陈老三今年累得狠了,都瘦了不少。
    陈从武去了酒楼做账房,倒是免了下地的苦,老黄氏在家又骂了陈贵山一通。
    陈大树不理她,自己找老兄弟聊天去了。
    等陈贵山把家里收拾好,又开始挖药材去卖。
    陈景铭和大虎狗子栓子几个,满大山疯跑找能吃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