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那我们就去试试
作者:不争不忧   我在四合院风生水起最新章节     
    然而,他贪图的并非元青花本身,而是它背后可能带来的巨额价值——一旦此件瓷器成功拍卖,其价格或将飙升至原价的数万倍!
    许大茂谄媚地建议道:“李总,据说长泽鉴定行的眼光极其毒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元青花拿到他们那里去试试?”刘海中也附议:“没错,确实可以试试。”李怀德听罢,心动不已:“好,那我们就去试试。
    既然连王师傅都没看出什么问题,我也想看看这个鉴定机构是否真有传说中的实力。”
    李怀德决定,如果长泽连泽鉴定行也无法识别出这件元青花的破绽,那么无疑会增加它的可信度。
    将来还可以利用类似手法,甚至考虑借此机会砸掉对方的金字招牌。
    安排妥善后,李怀德让人小心翼翼地将元青花瓷器打包,送往鉴定机构。
    消息传出,鉴定机构工作人员皆对此事高度重视。
    元青花瓷器在几位工作人员的小心呵护下取出,逐一接受几台精密鉴定设备的检测。
    按照长泽连泽鉴定行的规定,机器检测过后,还需由资深师傅亲自过目。
    无论鉴定结果为何,三位师傅均需撰写详细的报告。
    若是真品,除在鉴定行留下记录外,还需经过关大爷和破烂侯两位专家的严格把关,这是为了确保鉴定结果准确无误,同时也是满足两位老者的个人爱好。
    叶明在扫荡京城古董界时,特意对元青花瓷器进行了深入研究。
    长泽连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中便有一件元青花瓷器。
    “难以置信,竟然全过了机器检测!”
    “看来这件元青花瓷器的真实性八九不离十了。”
    “还不能确定呢,师傅们不是常说,不能过分依赖机器。”
    毕竟,科技手段尚有限,机器鉴定主要针对胎质和黏土成分,仍有许多领域无法触及。
    在元青花瓷器流转于鉴定环节的过程中,鉴定行内部热议纷纷。
    在招募团队时,叶明特意挑选了优秀的毕业生,这些人对机器更为崇拜,但也混杂着不少业界专家的门生。
    这两派人马平日里就竞争激烈,如今面对出现的元青花瓷更是火花四溅。
    这件元青花瓷现身后,三位资深的鉴宝师挺身而出。
    他们从重量、纹饰、釉光、刀工痕迹、施釉工艺、釉质色泽等多个维度展开了细致的鉴定工作。
    自从开设了鉴定行后,这里为这些鉴宝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研讨的平台。
    而且,鉴定行不仅拥有丰富的鉴定瓷器资源,还能接触到博物馆中的真品瓷器,使得他们的各项技能得以迅速提升。
    “不对!这青花没入骨!”
    借助专业设备检测过后,一位专家惊呼出声。
    何谓青花入骨?
    青花是用钴料描绘而成,钴料会在高温烧制过程中对胎体和釉面产生一定的侵蚀作用,并与胎体紧密结合,不断向内外渗透,从而形成青花入骨的现象。
    老瓷器的青花深入釉面,而新瓷的青花则停留在釉中,距离釉面尚有一段距离。
    其余两位师傅闻此言,也重新进行了严谨的鉴定。
    “难道真是赝品?”
    三人相视无语,心中各有疑虑。
    对于青花入骨的观察判断,正是基于他们在鉴定行接触并研究过元青花瓷的基础之上。
    即便确认这是一件假的元青花瓷,他们也有必要向上级报告。
    毕竟,如此高超的仿古造假技术,在他们鉴定行已很久未曾遇见。
    “得通知关老和侯老,这件事我们恐怕处理不了。”
    三位师傅很快达成共识,这件疑似赝品已经超出他们的处理能力范围。
    为了躲避小懒猫父母的频繁叨扰,关大爷近期一直躲在博物馆内避世。
    当鉴定行的工作人员带着消息找到他时,正好碰上了叶明和破烂侯也在场。
    “假的元青花?怎么回事?”
    关大爷一时之间有些困惑。
    自鉴定机构成立以来,确实有不少人带着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古董前来寻求鉴定。
    其中既有真品,也不乏赝品,但按理说,仅凭一只假的元青花瓷不至于引起这般大动静。
    “这只不一般,我们鉴定行的专业仪器都未能识别出来,后来还是徐师傅他们发现其为现代高仿品,所以特地让我来请您几位过去瞧瞧。”
    听到这话,破烂侯也来了兴致。
    “这倒新鲜了,那咱们过去见识见识?”
    “走,咱一起去瞧瞧。”
    叶明招呼了一声,三人随即来到了鉴定行。
    “那只元青花现在何处?”
    一进入鉴定行,关大爷便急切地询问道。
    鉴定行的师傅们立刻将那只元青花瓷呈上。
    由关大爷率先出手,按照传统的观摸敲击流程一一检验。
    随后,破烂侯紧跟其后,叶明也仔细察看了一番。
    他们三人的审视自然不止于青花入骨这一点。
    “那么,破烂侯,你先来说说看?”
    关大爷把话题抛给了破烂侯,坊间传闻他对元代瓷器涉猎不多,老爷子也想借此机会验证一下传言是否属实。
    “嘿,您这是考我呢,我对元代的东西了解虽不深,但这可是元青花,没见过猪跑总见过猪肉吧?”
    破烂侯笑眯眯地说着,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服气。
    “好好好,那你先来分析。”
    关大爷镇定自若,虽然眼前的元青花瓷制作精巧,但他仍有把握找出其中的破绽。
    “那我就直说了,一是釉色过于洁白,二是瓷胎过于细腻紧致,三是铁锈浮于表面。
    关大爷,您觉得如何?”
    破烂侯一口气指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点指出的是元代青花瓷的釉色通常白中透青,这与胎土含铁量有关,若含铁量不足,则会导致釉面过于苍白。
    第二点是因为古今制瓷工艺的差异,现代瓷器往往胎质过白、过细且致密,而仿造者常通过添加氧化铁粉,使其在高温下浮至釉面形成矿渣状斑点。
    最后一点与青花入骨相似,本应在显微镜下才能察觉的问题,破烂侯凭借肉眼即能看出端倪。
    “关大爷,请您也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