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元年三月初一,天启下葬于德陵。
天启皇帝入土为安,天启朝也彻底成为了往事。
三月初五,天津大沽口,三艘海船正在扬帆远航。
为首的是一艘极为罕见的四千料大海船,船宽四丈,桅杆高达十八丈,船长十八丈,排水量相当于后世的千吨大船。
在现时代的西太平洋海面上,只有欧洲的大型盖伦船或者西班牙大帆船,能与其在吨位上一较高下。
这艘巨舰正是大明的“封舟”。
封舟就是大明为派往册封琉球国王的使臣专用船,属于外交船只,同时也是宣扬大明国威军威的船。
这艘封舟建造于万历三十四年,是当年供夏子阳出使琉球用的。不但规模巨大,船上还按照规制配备了弗朗机二十门、鸟铳一百门、碗口铳十门、袖铳六十门、藤牌两百面、长枪六十支、镖枪一千枝、铁甲一百付、盔一百顶、腰刀三百把。
船上还有士兵二百人,可谓战力强悍,在东亚海面上属于无人敢惹的存在。
另外船上还悬挂着代表大明皇帝的黄龙旗,海上大小船只远远望见便心生敬畏。
姜日广站在封舟甲板上,望着逐渐远去的陆地,心中百感交集。
天启七年的夏天,他因为忤逆了魏忠贤被罢官。等到新皇登基后两个多月,又接到了回京的诏命。
他于去年年底到达京师,面见皇帝后,才知道这位新皇是想让他出使日本,与日本幕府协商采买铜料之事。
大明缺铜,民间私钱泛滥,铸钱大多劣质,百姓深受其苦,这些姜日广都知道。因此他觉得新皇此举倒也是个利国利民的好事,便欣然同意担任正使出访日本。
只是皇帝却另外给自己配备了两个副使,让姜日广觉得此行或许不只是买铜料那么简单。
这两人,一个叫做卢广,出使身份是礼部主事兼副使,一个叫做沈志,出使的身份是户部郎中兼副使。
在文华殿君前召对的时候,姜日广第一次见到二人,一眼便看出此二人并不是文官出身,全无文官的儒雅,却浑身透着戾气和阴鸷。
二人只是出来和姜日广打了个照面便退下了,姜日广便向皇帝表达了疑问,此前从未听说过在礼部和户部有此二人。
皇帝倒是直言不讳,这二人的礼部和户部的身份都是假的,只在出访的国书上面有。
他二人的真实身份则是东厂和锦衣卫的百户。此行随姜日广出访就是为了探察日本的虚实。
因为向日本买铜将是一项长期的贸易,因此皇帝要求姜日广此行去日本,尽量要和幕府打好交道,确保能在日本开设一家商栈专办买铜之事。
卢广和沈志就作商栈的主事留在日本,既打理买铜事宜,又兼刺探情报。
姜日广得知皇帝的意图之后,不禁暗暗心惊,但是涉及军国大事,自己也不敢置喙,便答应下来。
“姜大人,海上风寒,您还是回仓休息吧!”副使卢广向姜日广轻声说道。
卢广本职是锦衣卫的百户,沈志则是东厂的百户,姜日广对二人的身份已经清楚,不过二人对自己倒是一直恭敬有加。
“嗯,好。希望这一路能够风平浪静,顺利完成使命。”最后望了一眼远离的大明母国,姜日广叹了一声便回船舱休息去了。
三月初一,皇帝诏令锦衣卫指挥同知韩羽为钦差大臣,专门清查向藩王投献土地事宜。
韩羽因为处理秦王一事而名震天下,被各处藩王称为韩阎王。
韩羽担任钦差的消息一出,各地藩王无不胆寒,各家纷纷核查向自己名下投献的田产有无出清,以免被韩羽查到而遭殃。
同时诏命都察院左都御史史躬盛为钦差大臣,巡视北方各省及南直隶、浙江、湖广、四川,清查各地向士绅官员投献土地事项,并接受举报。
原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在皇帝召开过惩戒嫖娼和赌博官员的大朝会之后,没过几天便以年老体衰为由,向皇帝提出了辞呈。
自神武皇帝即位以来,都察院的所有重要差事,基本上都皇帝直接安排给了陆澄原和史躬盛,后来陆澄原顶不住压力被派去了云南,没过多久在皇帝那里又多了个周光夏。
而身为都察院老大的曹思诚,则一直被皇帝晾在了一边,成了个摆设,这让曹思诚在朝廷中显得好不尴尬。
曹思诚这个人称不上奸,更称不上坏。他做官为人都像温吞水一样,特别的中庸。所以天启朝时,他和魏忠贤虽然并没有多少交情,官却一直做得很稳,也可能是老魏实在从他身上感受不到什么威胁吧!
再加上年老,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所以曹思诚更显得暮气沉沉,但是谁也挑不出来他什么毛病。
郭可阳自即位以来,一直在努力地整顿朝政和大明的官场生态。此时的都察院正是他手里的一把刀,需要的是锋芒毕露、敢打敢拼的拼命三郎。
曹思诚这样的人根本就派不上什么用场,但是人家官一直做的四平八稳,从不犯错,实在也找不到好的理由开掉他。那就只能把他架空,做个透明人了。
曹思诚也不傻,如果算上神武这一朝,他已经历经四朝了,他其实早就猜透了皇帝的心思。
但是他不能显得太知趣,从而贸然离开朝廷。
他一直在等,在等一件大事尘埃落定,到那时他才能放心的告老还乡。
曹思诚等待的就是“钦定逆案”的最后结果!
做为经历过整个天启朝,且身居高位而不倒的曹思诚,说他和魏忠贤一点儿关系都没有,那是鬼都不会信!
如果有人想在曹思诚身上做文章,那么在“钦定逆案”名单中,指不定就会出现他的名字。
但是曹思诚知道神武皇帝对于逆案的态度,就是不扩大,能不扯进来的就不扯进来。
曹思诚自忖,就自己和魏忠贤之间那点儿寡淡的往来经历,自己应该会平安过关。
所以,正是因为这样,在逆案审理期间,自己千万不能离开京城,更不能辞职。
自己本就问题不大,又身居着左都御史的高位,大家多少会有所忌惮并卖些面子。一旦自己辞官离了京师,保不齐就有小人诬告自己,将自己硬扯进逆案中。到时候自己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曹思诚就一直这样苟在左都御史的位置上,直到去年年底,“钦定逆案”结束,自己果然平安落地。
过完新年,曹思诚就一直筹划着告老还乡的事儿。自己在官场上待了大半辈子,历经了太多波澜起伏,这官场实在是没什么让他好留恋的。现在他只想着回到河间府景州的故乡颐养天年。
结果刚过正月十五,京城里便又是抓嫖又是抓赌的,好几个都察院的御史也都被卷了进去。
做为都察院的老大,曹思诚自然要担负领导失职的责任,于是在二月初八的大朝会后,曹思诚麻溜地递交了辞呈。
虽说辞呈上写的是因为“年老体弱”才不堪重任的,但是官场上的人都懂,真正的原因就是因为最近都察院出事的人太多了,不写“掌管无方,引咎辞职”是因为不想给皇帝继续挽留的机会而已,这是铁了心想走。
郭可阳接到辞呈之后,还命王承恩带着礼物来到曹思诚家里看望,并挽留了一番。大家都是聪明人,都是再演一出“君臣和睦”的假戏而已,皇帝是不会立即批准的,他不想让人觉得自己苛待四朝元老。
演戏就要演足,曹思诚再请辞,皇帝又不准。
曹思诚隔了几天又第三次请辞,皇帝准了,并下旨令礼部对曹老大人厚加赏赐,又是加封号,又是赏财帛,最后皇帝还亲自赐宴,终于将曹思诚风风光光地送回老家去了。
于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位置便空了出来,史躬盛没隔几天便成了新任的左都御史。
周光夏则升为左佥都御史。
都察院现在可以说是已经完全被皇帝掌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