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一笑泯恩仇
作者:孰土为塾   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最新章节     
    丞相府议事厅。
    散朝后,古明来到丞相府,身边还带着转承司司正董荣通。
    丞相田畴很客气地招呼太子上座,并叫仆人端上热腾腾的云雾茶。
    “丞相盛情了!”太子拱手表示感谢。
    “殿下客气了!”田畴拱手回礼。
    既然太子都亲自到丞相府拜访了,心里哪里还有什么芥蒂可言。
    古道:丞相肚里可撑船,一切尽在不言中。
    两个人相视一笑,所有的委屈、恩仇消失殆尽。
    田畴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太子对于民夫生命的重视出乎他的意料。
    看来太子是宅心仁厚、心怀天下的,值得追随。
    而且两个人同样都曾遭到寿帝的打压,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又有种想要抱团取暖的需求。
    而古明对于田畴这段时间被收回权力后的表现很克制,并没有作出太过火的事来。
    就这些表现来说,田畴对于大晟朝来说还是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同样遭受寿帝的打压和羞辱,都淡然处之。
    所以古明感到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这真是:世界上有一种默契,叫做惺惺相惜。
    古明让董荣通把诏令的草稿交予丞相过目,里面是关于减轻赋税、兴修水利、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性文件。
    田畴仔细看着,其中有一条,凡家庭中有参加兴修水利的(开凿运河也属于大型水利工程),可以全部减免所有赋税。
    田畴点头称赞道:“这项政策很接地气,毕竟家庭的主要劳力都来兴修水利了,剩下老弱病残的,就应该减免赋税。”
    对于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田畴也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如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等。
    古明对丞相的建议非常感谢,谈了一些社会的现象,不知不觉已经中午。
    丞相想留太子在府上用膳,太子巧妙地推辞了丞相的好意,便匆匆离开了。
    在离开丞相府回来的路上,古明感觉有几个影子一闪而过,瞬间离开丞相府邸。还来不及反应过来,影子已消失不见。
    “好快的轻功。这哪里来的武林高手?”古明内心暗忖。
    回到太子府,李密便上前汇报。
    “太子殿下,陛下并没有离开皇宫。”
    古明惊讶,这李密是不是转向了,连这种秘密都透露给自己了。
    当然,古明从意元体里已经感知寿帝要在吹风轩里闭关修炼。
    吹风轩,位于皇城西边寿脉原山坡下的避暑皇庄里,离得道观不到三十丈地。
    此时的吹风轩,中间筑有一处类似于亭子的土黄色圆形睡榻。
    睡榻的四周设有西、东、北、南四个法坛,颜色各异,分别是白、青、黑、赤四种颜色。
    南坛的南面就是无疆塔,堆放火灵盒子的地方。
    “陛下现在何处?”古明试探地问。
    “正在赶往吹风轩的路上。”李密接着解释,“适才我从皇宫赶来时,听到詹郎中和陛下的对话才知道的。”
    “太子殿下,您要注意一下,受陛下嘱托,詹郎中会派人时刻注视您的一举一动。”
    “嗯,知道有多少暗哨吗?”
    “都是一些训练有素的内侍,轻功了得,武功高强。”李密思索一下,“具体人数倒是没有透露。”
    “与你的功夫相比呢?”
    “小的差远了。”
    古明听到李密的回答倒是挺实诚的。
    只是这小子这么快就转向投诚,敢情是自己近来的变强和求贤若渴,有种天下归心的吸引力吧。
    古明想到这里,用意元体观照了一下李密的思想深处,证实李密已无二心,但也绝没有害任何人的恶意,包括对于老主顾寿帝。
    古明回想尚书台组建好以后,李密很守规矩,从来都没有到尚书台去过,即使是尚书台的墙角下,他都不曾踏足。
    看来李密是真的归顺了。
    但如果照李密说的是真的,那刚刚去丞相府的事,和离开丞相府时自己看到的影子,想来寿帝已经知晓了。
    本来寿帝是想用丞相来牵制一下自己,说好听点是提醒和历炼一下自己。
    但现在我与丞相已经冰释前嫌,寿帝就只好派詹郎中来监视自己了。
    想到这里,不禁打了个冷颤。
    刚刚有一个念头,本想去太府看看自己的府兵和那些秘密军队。
    现在想想,顿时感到后怕:真是步步惊心、如履薄冰啊。
    看来这军队的事还是等政权稳稳掌握在自己手里再说吧。
    古明想,这段时间与自己人联系的方式应该变一变了。
    突然从脑海里冒出两个词:“屏蔽”、“隐秘”。
    古明拓宽思维,进而想到了具体的做法。
    他在尚书台的周围布满了侍卫和影卫,严密监视任何可疑人物。
    对于来尚书台递交奏章的官员,每个人都必须出示腰牌并详细登记。
    而自己人来见他并商量事情,也是通过递交奏章到尚书台的形式,这样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古明还在尚书台办公署最里间,开了一道暗门,通往隔壁自己太子府里的书房。
    他将多层纸张制成蜂窝形状的隔音板,安装在四周墙面和天花板上,增强其吸音效果,外面的人一点都听不到书房里的声音。
    每逢有急事、大事,古明就把自己人召集在书房里商议。
    古明暗暗为自己的生活小妙招点赞。
    转眼间,制科考试第一阶段的期限已到。
    尚书台总共收到了一百零百位士子的策论,经初步遴选,剔出不符合“德先于智、行胜于言”基本原则的、舞弊贿赂的、癫狂骂娘的、字迹潦草的,剩下的五十八位,通过参详司看详、讨论,还邀请了丞相亲自带队的一帮博士进行评判取舍,最后确定了六个名额。
    这六个人,基本上已经满足这次制“长才”科的目的,有韬晦奇才、有杰出英才、有异等茂才、也有下笔成章者。
    其中,数钟新耿最得大家青睐,无论是文采、才情、书法、思辨能力都在其他人之上,在众多的应科生中,表现出色,脱颖而出,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
    古明暗暗为自己的慧眼识珠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