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大朝会
作者:月下苍柏   科举:古代农家子的宰辅之路最新章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明启八年,元月初一。
    王家村里。
    春节从这一天开始,王家庄的后山上,王家村的庄户们,皆都提着挎着大小不一的竹篮,里面盛放着纸钱香烛,饭菜和几片肉食。
    到了坟前,各家各户祭拜过各家先人以后,便都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山腰的那片祖坟埋葬之地,几位老人跪在地上笑着说了话,后生们拿着木锨铲去草根,平整了坟地,又压了纸钱,王长贵才叫回来,让人点起了纸钱香烛。
    纸钱的余烬被一阵风裹挟着偏向天空,王平亲自抱着酒坛绕着撒酒,撒完以后,王老头招手让王平跪在自己身侧,王长贵和王老头几个村中老人,带着王家庄的老少,恭恭敬敬的磕了头,便转身带人从后山走下。
    祭祖是王家庄的传统,这些小小的坟土包,虽然默默无声,但依旧能够维持一代又一代人的联系,这是庄户人家自己的根。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已经是一个哲学问题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家训家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代人的发展,而今日的王家庄明显都很热闹。
    为了庆祝今年发生的大事,村里的祠堂也被重新打开,上一次打开还是因为火炕被朝廷夸耀的事,而今年村里也有大事。
    王平今年中了秀才,庄里也建起了私塾,这些都是大事,庄里开祠堂的日子,也已经过去几年了,村口的当初因为火炕留下的石碑,王家庄之人路过再佝偻的身子,也会费力挺立起几分。
    村里,王平站在祠堂中间,两侧坐着村里老人,院里围满了王家庄的村民,香烛青烟盘绕升起,王长贵偷偷描写手心里,王耀写给他的小抄,别扭的握着毛笔,在众人的见证下,一笔一划的往族谱王平旁边,又添上了几句话。
    “王平,明启七年中秀才,得案首,中小三元……”
    话罢,最后一笔也随之写完,王翠笑着眺望看了一眼,迫不及待的就跑了出去,祠堂外,王祥看见王翠朝他招手,便笑着点头,拿起香烛,点燃爆竹,便捂着耳朵跑远。
    “噼里啪啦……”
    爆竹声响起,王平笑着朝身旁几位老人拱手问好,几个老人笑着点头,笑着跟王老头说着夸耀的话,王老头虽然摆着手,但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掩盖不住。
    院里,王有发几人,也同样受到了周围众人的恭维,张氏眉眼都带着笑,王有发乐不拢嘴,赵氏微微仰着头,一脸有荣与焉,心里默默想到。
    我家平儿,那是最厉害的!
    ……
    这春节是要拜年的,这两年年景不错,家家户户的孩子都穿着新衣,提着几个竹篮,比自家长辈快了不少,从村东头跑到村西头,敲着门,等来人以后,就乌泱泱跑到堂屋里,跪在地上磕了头,说着:
    “爷爷长命百岁,奶奶长命百岁,有发叔长命百岁,张婶长命百岁,王平哥长命百岁……”
    在大人们笑闹的目光中,几个孩子匆匆磕完头,便站起身,腼腆的站在一边,红着脸不说话。
    张氏几人笑了笑,张氏从一旁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小红包,放在几人小竹篮里,笑着拍了拍几人的脑袋,道:
    “新年快乐!”
    几个小豆丁脸上一喜,又大声说了几句吉祥话,用小手从竹篮里掏出一些野菜干,放在一旁,便又一溜烟的跑了个没影。
    炕上,小宗翰趴着,胖嘟嘟的小手拨弄着钱袋,看着屋里的众人“咿咿呀呀”的笑着。
    王翠从门口跳进来,笑着对几人喊道:
    “奶奶,大伯母,娘,长贵叔他们要来了。”
    王家庄串门拜年是习俗,饶是在前世这种习俗也一直存在,有时一年不见,年节里也能聊聊天,联络联络感情,王平坐在一旁愣了愣。
    想起祠堂里那些供奉着的牌位,香火不绝,子嗣延绵,这可能就是传承吧,心里没来由的便多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怪不得,古代有志之士,会以振兴家族为己任,王平摇头失笑,跳下炕沿,便跟着堂哥去门口迎接村里长辈。
    屋里,铁炉烧的正热,赵氏问着两个儿媳的拜年安排,何氏说等几日要带着王祥夫妇孙子去一趟娘家,明日王霞也要回来,这几个月肚子也大了不少,不知道能不能生个带把的。
    张氏想了想,只是说了也要带王平回一趟娘家,看看母亲。
    赵氏“嗯”了一声,便低头逗弄起重孙,心里头则盘算着两个儿媳拜年的年礼。
    ……
    长安。
    太极宫。
    作为每年元日的大朝会,太极宫外车水马龙,文成武将,或乘车或骑马,来自各地的官员,都按照品阶的不同有序的守候在太极宫外,随着宫门被打开,一对身着盔甲,手持长戟的仪仗,便出现在众人眼前。
    前往太极殿的台阶上,仰头望去,汉白玉的石阶,仿佛伸到天际,随着宦官的一声高呼,层层传递,太极殿殿门被打开。
    百官入殿,品阶不够的,则待在殿外,听着宦官的传递。
    元日的大朝会,首先又左仆射宣讲贺词以后,便有六部尚书....各地官员,上前禀告政绩,恭贺大宣雨顺,陛下治理有方云云....最后再有各国使节上前献礼。
    大朝会一直开到正午时分才结束,朝臣吃过宫宴,便一同离开。
    夜晚,
    太极宫。
    甘露殿里,宣帝设宴,叫来长平王夫妇和韩青瑶姐妹,见过礼后,没一会儿的功夫,几个孩子便从餐桌跑到了一边,玩闹了起来,宣帝看着几个孩子,想起他和长平王年少时玩耍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追忆,拉着长平王的胳膊轻轻拍了拍,道:
    “王弟,虽然大宣这两年国力增厚不少,可皇帝到了北境,还得多多地方草原十六部,尤其是肃慎部一呼百应,威胁极大。”
    “去年年中,都水监传来折子,南边两道,有存在水患的问题,兄随以派人处理,可若是南边真有祸患,楚肃联合,北境便有大祸,王弟可得万分小心。”
    宣帝语气忡忡,对于这个从小跟着他的堂弟,他是既放心,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