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黎萦丧子
作者:白芷大人   甄嬛传:甄嬛重生了最新章节     
    174黎萦丧子
    恬贵人黎萦,终究未能守护住腹中的骨肉,太医的诊断如同晴天霹雳,宣告了那幼小生命自降临于世便带着青紫的色泽,显然是在母胎之中因窒息而遗憾离世。
    (ps:突然发现静贵人和敬妃撞了,因此这里改为恬贵人。)
    这一消息让黎萦沉浸在无尽的哀伤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更令人心碎的是,许太医的进一步断言,如同寒冰刺骨,他告知黎萦,此番失去,或将是她此生再也无法弥补的遗憾,因为她将再难有孕育新生命的机会。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黎萦的心境可想而知,悲痛欲绝。
    为了稍许慰藉这位心碎的女子,胤禛展现了他的仁慈,他赐予了黎萦嫔位之尊,虽是一份荣耀,却也似乎预示着她在储秀宫中的孤独与自我疗愈之路。
    从此,她或许将在那深宫之中,独自面对生活的起落,于寂静中寻觅一丝丝心灵的慰藉,任由时光在自生自灭中缓缓流逝。
    (永寿宫)
    “皇上对此事未曾起疑吗?”甄嬛轻声询问,眉宇间透露出几分忧虑。
    “据许太医所言,乃是恬嫔孕期思虑过重,母体虚弱所致,胎儿不幸窒息而亡,皇上听后,并未多言,仅吩咐许太医务必细心调养恬嫔的身体。”温实初缓缓道来,语气中透露出几分对宫廷复杂局势的无奈。
    “那孩子的离去方式,与昔日纯元皇后的悲剧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恬嫔得以幸存,而纯元皇后却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甄嬛叹息道,眼中闪过一丝对宫廷斗争的深刻洞察。
    “微臣亲自查验过,那是个男婴,或许正因如此,才更难以在宫中立足。”温实初补充道,言语间透露出对无辜生命的惋惜。
    甄嬛闻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紫禁城中的孩子,能平安降生并长大的,实属凤毛麟角,即便有幸来到人世,也难免遭遇种种不测,悄无声息地消逝,幸而本宫身边有温大人这样的忠良之士,方能在这波谲云诡之中稍感安心。”
    “娘娘过誉了,此乃微臣分内之事,定当竭尽全力。”温实初谦逊地回应,目光中满是坚定与忠诚。
    “那么,眉姐姐与安妹妹的胎象可还安稳?”甄嬛转而关切起其他姐妹的安危,语气中充满了温情。
    “请娘娘宽心,二位娘娘的胎象均属平稳,无需过多忧虑。”温实初的回答如同春风拂面,让甄嬛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
    岁末除夕之夜,宫闱之中流传开了一则令人欣喜的消息:储秀宫内的瓜常在,竟在这团圆佳节之际,迎来了身怀龙裔的喜讯。
    此消息如春风化雨,迅速温暖了整个紫禁城的冬日寒意。
    皇后宜修闻讯,尽显母仪天下的风范,当即向皇上进言,提议借此吉祥之兆,给予瓜常在特别的恩典。
    她恳请皇上能够颁布圣旨,不仅解除瓜常在先前所受的禁足之罚,以示皇恩浩荡,不计前嫌;更提议免去其罚俸,让她在孕期得以无忧,安心养胎;更进一步,皇后还提议为瓜常在晋升位分,以此彰显皇室对子嗣绵延的重视与喜悦。
    胤禛听后,龙颜大悦,当即应允了宜修的提议,并亲笔御书圣旨,将这份恩泽洒向了储秀宫。
    一时间,瓜常在成为了宫中人人称羡的对象,她的居所更是门庭若市,恭贺之声不绝于耳,风光之盛,难以言表。
    (毓庆宫)
    甄嬛自远处悠然望去,只见果郡王允礼与玉婵并肩步入宴席之中,二人举止亲昵,宛如画中走出的神仙伴侣,令人不禁投去羡慕的目光。
    或许是甄嬛与胤禛那日的一番深谈起了微妙的作用,使得胤禛的注意力不再过分聚焦于玉娆身上。
    这份微妙的转变,让甄嬛的心头稍稍松了一口气,仿佛一缕轻风拂过,带走了连日来的些许忧虑。
    “今日乃除夕佳节,万家灯火,共庆团圆。朕闻瓜贵人怀有龙裔,心中甚是欢喜,此乃朕之大幸,亦是大清之福。”胤禛面带微笑,语气中满是对新生命的期待与喜悦。
    皇后宜修紧随其后,举止端庄,她举起手中酒杯,面向胤禛,温婉言道:“臣妾在此恭祝皇上龙体康健,心想事成,愿我大清国运昌隆,万世太平。”
    言罢,众人皆举杯相应,殿内一时之间,洋溢着节日的喜庆与对未来的美好祈愿。
    甄嬛亦轻启朱唇,举起酒杯,目光中闪烁着温柔的光芒,她轻声附和道:“皇后所言极是,此等佳节,又有瓜贵人之喜,实乃喜上加喜,臣妾愿与皇上、皇后同享这份喜悦,共祈大清盛世,绵延不绝。”
    然而,在这欢声笑语之中,似乎有一道不为人知的阴影悄然掠过。
    众人虽皆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中,却也不免有人心中暗自思量,恬嫔失子之痛,尚未完全消散,她因需静养坐褥,未能出席此宴,那份孤寂与哀伤,又有谁能真正体会?
    但此情此景,众人皆默契地选择了避而不谈,让这份悲伤,暂时被节日的热闹所掩盖。
    -
    宫廷之中,银装素裹,一派冬日盛景,而甄嬛的院落里,几株红梅傲然绽放,于皑皑白雪中更显娇艳,点点玫红如同冬日里的火焰,温暖而明媚,煞是好看。
    这红梅不仅装点了寒冬,也映衬着甄嬛的心境,宁静中带着几分高洁与坚韧。
    甄嬛与玉娆相携漫步于梅林间,她们细心挑选着最为娇艳的红梅,打算用以酿造那最上品的梅花酿。
    此酿以汾酒为基底,融合了红梅的清雅与酒的醇厚,历经时日酝酿,方成此绝妙佳酿。
    二人一边采摘,一边谈笑风生,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姐妹情深与冬日宁静。
    恰在此时,玉婵携着饮绿轩的上等好茶踏入甄嬛的宫门,为这静谧的午后添上一抹温馨与雅致。
    饮绿轩的茶,素以色香味俱佳着称,此次玉婵特意带来,想必是为了与甄嬛共品,同时也借此机会探望久未谋面的姐姐。
    甄嬛见玉婵来访,自是满心欢喜,连忙邀其至厅堂坐下,又命人将刚采摘的红梅洗净备用,准备与玉婵一同品尝这新酿的梅花酿。
    厅内茶香四溢,梅香袭人,姐妹三人围坐一起,品茶论酒,谈笑风生,好不惬意。
    此情此景,仿佛连冬日的严寒都被这份温情所融化,只留下满室的温馨与美好。
    (永寿宫)
    \"长姐或许未曾留意,我本是随王爷前往探望太后的,不料刚到宫门附近,便偶遇了三妹与慎贝勒之间那微妙的情愫流转,真是巧了呢。\" 浣碧轻抿一口香茗,嘴角挂着狡黠的笑意。
    甄嬛故作不解,问道:\"此事何时悄然发生?\"
    她的脸颊悄然染上了绯红,那份羞涩已是对我猜测的最好回应,尽管她言语间仍带着几分含糊:\"长姐何出此言?\"
    \"慎贝勒,\"甄嬛清晰无误地重复,目光紧锁,\"这段情缘,始于何时?\"
    玉娆双手轻轻缠绕着裙摆上的细带,陷入沉思:\"大约……时光匆匆,我也记不清了。\"
    甄嬛含笑猜测:\"是在如意馆共绘佳作之日,还是初遇于御花园长廊的刹那?\"
    玉娆脸颊更红,低头不语,甄嬛凝视着她,语气认真:\"你可是真心相待?\"
    她轻抚过散落的发丝,眼神坚定而明亮:\"自然是真,他待我,非比寻常男子所能及。\"
    甄嬛打趣道:\"我记得有人曾言,宁为百姓妻,不为皇族妾,这番豪言壮语,出自谁人之口?\"
    玉娆羞赧地拉着甄嬛的手,轻声道:\"长姊莫再取笑我。\"
    她轻咬朱唇,\"他与众不同,他……真的很好。\" \"他对你的心意,也是如此确信无疑吗?\"甄嬛追问。
    玉娆点头,眼中闪烁着信任的光芒:\"那日随二姐至王府,他亦在场,他说了……说了……\"
    说到这里,她羞涩难当,足下轻点,几乎要跑开,\"总之,我心里有数。\"
    \"若你二人确有此意,我可代为向太后请旨,成全这段佳缘。\"甄嬛笑着责备,却又满是宠溺,\"只是,切莫再私自相会,免得落人口舌。\"
    玉娆含羞应允,随即如蝴蝶般轻盈地飞出了内室。
    待玉娆离去后,玉婵轻声问道:“长姐,您已下定决心了吗?”
    甄嬛面色凝重,微微点头,沉吟道:“皇上对玉娆的心思,你我皆心知肚明,趁事态尚可控,将玉娆妥善嫁出,实为上策,我反复思量,嫁入寻常百姓家恐难保周全,唯有成为皇亲国戚,方能彻底打消皇上的念头,以免日后生出事端。”
    玉婵面色凝重,点头道:“确是如此。幸而三妹与慎贝勒情意相投,这也算是一桩美事,省去了诸多周折。”
    “你们俩姐妹真是有福之人,玉娆能如你这般寻得良缘,我也就彻底心安了。”甄嬛感慨道。
    玉婵转而问道:“那娉常在呢?她近来可好?”
    甄嬛叹了口气:“娉常在人品无可挑剔,只是这肚子迟迟没有动静,着实令人忧虑。”
    “或许可以让温太医前去诊视一番?”玉婵提议。
    “也只能这样了,她对我们忠心耿耿,我们自然也要尽力相助,以报其恩。”甄嬛应允道,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