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万泽大洲的御龙灵山上清门内,一道童忽然从阳华殿中飞奔而出,高声呼和,“师傅,师傅。出大事了。”
“你这顽童,不在阳华殿里值守供奉祖师修习晚课,大呼大叫成何体统。”阳华殿外的山峰上有声音传出。
那道童对着山头跪拜,“师傅,归元祖师座下有新弟子入门。那道牒金光显像,有个叫紫明的师叔入门了。”
那山峰上一个黑发长须的道人盘坐于石上,起身观朝霞,脚踏罡步,以术法演之。一时间峰顶灵炁倒旋,他只觉胸中气血翻涌。不能成卦,不得因果。
此人正是上清门当代掌门,紫乾真人。
紫乾盘膝坐下,理清阳神灵台。脑中纷乱复杂的信息一一剔除。不禁喃喃道,“师叔,你身死魂消十余甲子了,弄出来一个小师弟是怎么回事呢?”
他只觉今日望霞之法不得寸功,索性收了那石上的蒲团,飞身而下。当年归元真人入邪之事应还有隐秘,需重新探查才行。
那沙漠仙山中的巍峨殿里,杨暮客刚刚对归元行完拜师大礼。
归元拿出一个木鱼,咚的一声。
杨暮客霎时间凝神入定。
归元朗声道,“你乃是我修行路上第二徒,你师兄道号紫晴,俗名姬祁。我那徒儿修行之路坎坷,于元道七百二十一甲子丁巳年出阴神未果,殉道了。你师傅我修行已有三千余年,却终不能合道。说此番话乃警告与你,修行之路坎坷,往往天不如人愿。你莫要急功近利,一切当顺其自然。否则最终只会落得身死道消的下场。”
杨暮客本心应道,“明了。”
归元再道,“我届时将《上清太一观星长生法》传授与你。此法乃源自《太一观星感应篇》与《上清太初观炁经》,当你习得此法修行将至筑基之时,可到万泽大洲去寻御龙灵山,我上清门山门就于此地。拜入山门,可得金丹修习之法。”
杨暮客本心再应,“明了。”
归元伸出手指向天外一指,那巍峨殿的穹顶消失不见了。外面是黎明前浩瀚的星空。
杨暮客不知多少次仰望,他曾试图找出这片星空与地球相似的地方,却一直徒劳无功。
归元脚下八卦图现,二人仿佛漂浮在了宇宙之中。他对着杨暮客轻声道,“世人都知天权星乃是此间定数,皆以它定密枢。却不知这天权星乃是太一宗的宗门。尔等凡人未习观炁之法怎能看透被灵炁罡风遮掩的星空。你此番再看……”
杨暮客从入定中解脱,他抬头望去。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他看见了那恒久不变的星星。不再忽隐忽现。
归元抚须一指,“你再看。”
杨暮客忽然看到了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河流一样的灵炁。
归元从炁脉中引下一缕,“这灵炁纵横交错,乃是一条条炁脉编制成了一张大网,遮天蔽日。人们因无根骨而视而不见,又因无宿慧视之而不知。你且再看。”
杨暮客这次看到的不止是那一条条灵炁河流,还有狂烈无比的罡风。黑烟阵阵,好似要将自己的魂魄吹飞了。终于他透过炁脉看到了天权星。
一座巍峨大殿漂浮在罡风里,金光四溢,然后隐隐约约还有些飞山楼台时隐时现。
归元将手中的灵炁送入罡风之中,“观星法乃用四象二十八星宿为图,将炁脉纵横分辩,你习得此法后可入定观星以引炁入体,凝练自身。你可看到那星图了?”
杨暮客眼中的黑色罡风消失不见了,依旧是浩瀚的星海。他随着归元的手指望去。
“那是白虎,这是奎,娄,胃,昂,毕,觜,参。此象乃是我们所在西耀灵州之地的灵炁星图。你要牢牢记住。那是朱雀,那是井,鬼,柳,星,张,翼,轸,此象七宿乃是万泽大洲的星图。你若前去寻山门必定要以此图修行。那是苍龙,这角,亢,心,三宿于灵土神州之上,氐,房,尾,箕四宿于那灵土神州之东的蓬莱仙海之上。那是玄武,这斗,牛,女,壁四象于济灵寒川之上,那虚,危,室,三宿因交界于浊炁之域不可用。”
杨暮客脑子中不知怎么就出现了一个球面,那四象二十八星宿坐落其上,一条条灵炁炁脉好似经纬线一样穿插其上。他只看得清小半个球体,也就是有四象标注的星空,其他的依旧是一片混沌。自此他又找到了这个世界与地球的共性,四象二十八星宿名称是一样的。
归元脚下的八卦开始上浮,穿过了归元的身体和杨暮客的魂魄,“我方才传授你的为观想法的观之法,观想法还有修行之法。修行,要合乎天道。天为乾,地位坤。”
那八卦一下子立体起来。
“兑为泽,艮为山。离为火,坎为水。震为雷,巽为风。是以引炁入体之时要合乎天道,炁脉自有灵炁降下入体。灵炁经灵台而入,经泥丸宫行于躯干之间,最终宿于丹田气海。当你气海满溢之时需寻道心以筑道基。此乃筑基。你可明了?”归元说罢,那八卦重新变成了普通的八卦图,然后冲进了杨暮客的魂魄内消失不见。
杨暮客一睁眼,殿堂还是那个殿堂。星空八卦全都消失不见了,但是那一幅幅图像却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不知为何,当他回想观想法的时候,还有一篇道经存于脑海,却无以言之。他默默叩首道,“弟子明了。”
归元哈哈一笑,此子当真聪慧异常。只传授一遍观想之法他就能铭记在心,果然是一个修道种子。
归元叹了口气,“你现在是魂魄之体,此法你只能观,而不能修。此处仙山有一棵树,名为牵魂木,可引魂入木,魂木同修。为师可将此木炼化为根,灵泥为骨。以合你神魂根骨。你夺舍与此物之上可骨肉渐生。如此,你即可再世为人,性命双修。”
说罢归元起身抓住杨暮客的肩膀脚下一迈,缩地成寸。杨暮客只觉得眼前云雾缭绕,对此他并不陌生,那地球上谢必安白将军曾经多次带着他使用。眨眼间二人便来到了一棵巨木之下。
杨暮客仰望着参天巨木,他能感觉到一股吸扯之力。
归元划手为爪,掌心一吸,那巨木树干中噗的一声一颗树心被他抽了出来。另一手掐诀招引,四方灵土飞至树心之上将其包裹起来。
杨暮客眼见那个树心慢慢地变成了一个泥人。泥人干了之后跟常人无异,倒是一副秀气小道士的模样。他定睛一看,这不就是自己么?
“还不快与身相合!”归元大喝一声。
杨暮客只是下意识地向前踏步,嗖的一声他就钻进了那个泥人里。他怀中的那块玉石不知怎么一回事开始往泥人的身体里钻去,一直钻到了树心之上。然后就消失不见了。杨暮客能感觉到那玉石和树心化成一体。此时那树心就像是生物的心脏一样。
咚。
咚咚。
心脏跳了起来。
杨暮客一睁眼,他伸出手在眼前探了探,然后握紧了拳头。咔吧咔吧地泥土落了一地。
归元忽然一问,“紫明,你生前多大?”
杨暮客再次下意识地回答道,“弟子年方十八。”
那归元眼中红光一闪,“好。果然钟灵秀气。”
杨暮客没有看到归元眼中的红光,他还沉浸在重获身体的兴奋之中。
归元对他招了招手,“过来吧,跟我回殿。路上我有些话要叮嘱于你。”
“嗯。”杨暮客脖子僵硬地点了点头。他猛然觉得不对,他一直都说自己记不得生前之事了,而刚刚却说自己年方十八,一时间胆颤心惊。
归元慈祥地说着,“你此身方成,最忌讳水浸,暴晒,火烤。你魂身之中吞噬生魂的戾气在刚才我引你入道的时候都已经全部化去了。当你肉身长成的时候就是你修道的时候了。”
杨暮客急忙应道,“知道了师傅。”
归元继续说道,“你修行以后,金身不漏之前切莫妄用法力,这夺舍外物的身躯经不起灵炁法力的冲刷,你每每动用法力,身魂相合的过程就慢上一分。严重的话身与魂还会产生间隙,此时你就真的入道无门了。”
“弟子记住了。”
二人从山上慢慢走下来,归元就在前面慢慢引路。杨暮客在后面跟的很吃力,他只觉得这个身子笨重无比。从心口的树心那里总有一种麻痒难当的感觉。
“天就要亮了,你好好感受下日升之炁。”归元停下面朝着东方。
此时杨暮客才发觉自己竟然可以黑暗中视物,他听到太阳初升,发现自己竟然在黑夜中走了许久的山路。
他看着那红霞,看到了白虎下的七宿,也看到了东方苍龙的七宿,只是苍龙七宿距离太过遥远,那炁脉根本观察不到。他默默地感受到了有一股炁从昂宿缓缓地向着自己降下,他与昂宿下的一条炁脉建立起了联系。
明亮,灼热。这种感觉不是单纯视觉或者触觉上的。而是一种自内而发的感觉。杨暮客感觉到了清者升而浊者降。清炁升与天地之间,而浊炁滚落成泥消失不见。他接引到了第一股灵炁进入身体。脑门一阵火辣辣的感觉,然后觉得浑身发烫。
“呼。”杨暮客口鼻之间吐出三股白烟。原来这泥胎还是留不住灵炁的,全部都在身体中转了一圈又漏走了。
归元笑了笑,眼睛一歪,盯着北方看了看然后又重新看着杨暮客。归元好像自己都没发现自己的眼睛歪了。他说道,“你肉身未成,自然是留不住灵炁的。这就是我说的性命双修。性,乃人心,命,乃长生。无仁心者不成道,无长生者不成活。此乃金丹之法。既然你无法修命,可以先修性。到这世间之中摸爬滚打,历凡尘而寻道心。”
杨暮客看着归元的眼睛向着北方歪着,不看自己。俯身拜道,“弟子愿陪伴师傅左右,待肉身长成之后,再下山历练。”此话并非推脱虚假,杨暮客见到这仙山竟然空旷无人,就好像那山间小观,想必师傅也会寂寞的吧。
归元此时眼睛正盯着杨暮客,然后叹了口气,“为师不日将要远行,也许,你我师徒后会无期。”他努力地不让自己眼睛向北方看去,只是死死地盯着杨暮客。“一年,为师允你在这灵山之上逗留一年。我将会传你七十二变武法,你自可以选一些这七十二变的凡人可用武法传与那季通,你这一路上也需要一个人来照顾,遮风挡雨。”
杨暮客抬头痴痴地看着归元,发现他的眼睛又向着北方飘去,然后眼珠里全剩了眼白,而师傅好似浑然不知。这是怎么回事,师傅在看什么,这眼珠都不见了,能看到什么。
归元挣扎着,红光将起欲起。他猛地定神,他发现了自己的异样,然后迫切地说,“休要言他,本真人还有要事要办。”说罢归元脚跟一跺拂袖而去。
杨暮客只能凭着感觉小跑下山。回到了那巍峨殿,门外飞入一捆玉简,归元传音说此物就是七十二变,你且自学,用神魂观读自能读懂其中经文。
杨暮客抱着玉简发呆。这便宜师傅是怎么回事?他忽然有种危机感涌上心头。他此时已经明白这叫心血来潮。到底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盘坐在蒲团上杨暮客唉声叹气,他始终无法入定观读玉简。只是呆呆地看着灵台上太上道祖真君的金身。他放下手中的玉简对着金身叩首,“弟子杨暮客,道号紫明。今日方得入道修行之法,在此叩谢祖师爷。我师父似有事却不曾向弟子言说。师父对弟子有再造之恩,请祖师爷保佑师父。无量寿福。”
杨暮客抬头望去,只觉得心中清明,烦忧皆去。道法自然,遇山修路,遇水修桥,此时烦忧亦无用处。他抱着玉简入定了。
七十二变,乃是用灵炁锤炼身体的七十二般变化。命修以不漏金身使用这七十二般变化可徒手搬山填海。身体可大可小,修炼到极致,大可伸手摘星,小可如同芥子。
这一坐就是一日,归元始终没有见他,好似在躲着他一样。
待七十二变的经文烂熟于胸之后他便回到禅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