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阴险之计
作者:森海如烟   重生为北汉燕王最新章节     
    殿内,王允面色大变,未曾预料到刘协如何察觉到这惊天密谋,慌乱之中跌落尘埃,恳求道:“万岁,老臣忠贞不渝,可昭日月,请勿信小人间言,何来加害敖将军之意?”他自问在与和连勾结之事上,已行事低调无比,几次欲害敖烈,每次事后都能置身事外,未引起丝毫疑窦,可见其城府深藏。
    此行派去接洽和连的使者,乃是心腹侄儿王晨,对王晨宠爱有加的王允怎愿相信侄子会背叛自己。
    “尚有诡辞可言?”刘协缓缓归座,朗朗之声震殿梁:“罢了,今日便当文武百官之前,剥去你虚伪面具!宣征北将军马超进殿!”人尽皆知,敖烈乃是幽并大都督,掌握北方兵权,而马超这征北将军正是隶属其下,此番进殿,显然马超非寻常偏将,而是敖烈的心腹,不然也不会被委以重责。
    此职位,乃敖烈能给予的极高官衔。
    不多时,马超一身威猛铠甲,狮盔耀目,英姿挺立殿外。
    不同于文臣武将身着朝服,他身披铁甲步入大殿,高声宣告:“微臣马超,征北将军,参见陛下!”
    马超正欲拜叩,却被刘协阻止:“马将军盔甲在身,免礼,但请你把所知之事,告之满朝公卿。”
    马超停步,立定身型,陈述起王允派王晨秘密北上,联姻连共谋吕布反叛,吕布假意答应,暗中却设局捕获王晨和和连一事。
    闻之此事,群臣震惊不已。
    他们从没料想,表面堂堂正正,口称忧国忧民的王允,背地里竟是这般狡猾狠辣,齐齐向王允投去厌恶之色。
    特别是善逢迎者,立刻远离王允,以此表明立场,撇清与王允的关系。
    王允心底骇浪翻腾,真因竟出自王晨,难怪中部鲜卑败势如斯!惊愕之余,他面容上不显一丝阴谋被揭露的懊悔,取而代之的是无边怒焰。
    颤抖的指指向马超质问:“与敖将军只过节微芥,不曾想他会斤斤计较,教唆你陷害本官!”
    马超听罢义愤填膺,欲拔剑出鞘,然而宝剑早被入殿前的手下禁卫没收。
    而马超无剑,但王越却手持利刃。
    刘协也被王允的倒打一耙激怒,挺身抽出王越佩剑,挥刀断开龙椅,厉声斥问:“王允,你可还把我这个天子放在眼里?真当朕孩童无知分辨是非!再不招认,便以刀明理!来人,押解王晨上殿!”
    两个禁军押送王晨至大殿中央,将其掷地,横剑立于一侧,静候指令将王晨斩首示众。
    一见王晨,王允脸色如死灰。
    他心知此事王晨知之甚详,若他因惧死说出一切,王家必将家破人亡。
    为了仅存生机,王允急改面色,痛斥王晨:“逆子,平时对你如同亲子,岂知你会联手外人算计为父,你真是羞煞王家家门!”
    低着头的王晨反驳:“叔父,我并未故意泄露,且我不愿死去,如若不从实话,他们便会杀我。”
    目睹叔侄对峙,刘协料定王允仍旧顽固,不再审问王晨,转向守卫:“带和连上前!”
    须臾,曾高居中部鲜卑领袖之位的和连,被如狗般拖至殿上,哪还有往日王者气概?刘协握王越之剑跨阶而下,逼近和连,剑锋直抵其颈,寒声道:“朕问你,你答来,或留你一条性命。”得知少年便是大汉天子,且尚存一线生机,和连忙点头应道:“陛下尽管问,微臣绝不隐瞒!”
    此刻,在刘协连连追问下,和连再次重述马超所述,甚至更详实,毕竟他是整个阴谋的亲历者。
    甚至提到原先的图谋,敖烈灭亡后,吕布和自己南北分控,王允独掌洛阳,三人构成铁三角共掌天下之秘密也被他吐露出来。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平日里王允对王晨过于宠爱,毫不避讳,万事尽诉于他耳。
    到了北疆,王晨和和连志趣相投,饮酒取乐之时,竟将陷害敖烈的秘事视为谈资泄露,至此和连对王允多数阴谋了如指掌。
    此刻为保命,他也一五一十地揭露出来。
    一年多前,敖烈遭伏击,沙县一战折损兵马大半,真相至此才从和连的陈述中昭示天下。
    怪不得当时袁绍等人竟敢直接围攻敖烈,原来是背靠王允的靠山!彼时王允正得宠于刘协,这让袁绍等人肆无忌惮!也不难解释,在伏击失利、宫中流传消息后,王允竟以维护世家利益为由,竭力为袁绍等人辩解,真相不过是个圈套,针对敖烈布下的阴险之计!
    陶谦倾听刘备的话语,起先眉心紧锁,直至中段眉头微展,显露出他对话语的认同。
    然而,待他话音落地,舒展的双眉却在顷刻间重归紧张。
    陶谦苦笑一声,问刘备:“玄德,你在徐州已有不少时日,你说在我们徐州之地,谁配被誉为当世之名仕呢?”
    刘备心中暗暗喜悦陶谦的呼应,一切正按他的策划顺利推进。
    刘备故作深思,提议:“糜竺、糜芳,此两兄弟虽是富商世家,但在将军帐下也算贤才,能胜任乎?”陶谦摇头叹道:“二人善于经商理财,施行政策也是能手,但在军事之上,实在是力有不逮。”
    听见这番评价,刘备心中更胜,这就是他要的效果——列举徐州的显赫人物,让陶谦逐一剔除,最后自己毛遂自荐,领军远征,以此脱身徐州。
    他又道:“陈元龙智谋过人,是否有统军之勇呢?”刘备面露沉思状,继续推举其实并无实战能力之人。
    陈元龙便是陈登,下邳的名士,以“元龙”为人所知。
    年少即任县令,治理有方,百姓拥戴。
    陶谦后提拔其为典农校尉,他的父亲陈珪,同样以“汉瑜”之名闻名于徐州。
    父子俩皆精于内政管理,与战场指挥无缘。
    故陶谦再次摇头,否认了刘备的提携建议。
    诚如其所言,徐州之地在汉代并非英雄辈出之地,具备才华者寥寥。
    陶谦缺乏宏图大志,只是固守疆土,因此豪杰皆散,投他处。
    因此,他麾下竟无人擅长领军征战。
    刘备连续提名数人后,果见陶谦依次予以否决,他觉得机会已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