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过去了,双方的战斗仅限于零零散散的枪声,证明还在打。
国府那边来了很多电报,一直督促西宁的大马快点把围困的红军消灭掉。
南京给了承诺,军政部的副主任,一个看似很高大的位子。
可是大马也不傻,目前的状况,国府明显把马匪当成了炮灰。
大马也变聪明了,直接告诉国府,没钱,没武器,没法打。
要求南京必须给青海配属三个师的武器,否则没法打。
大马也不含糊了,直接把宿损失报告了上去,战死多少人,伤亡多少。
不过南京哪里会看这些数字,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至于武器,可想而知,国府怎么可能会给马匪这么多武器。
国府现在不但缺钱,同样也缺武器。
几个大佬正在跟德国人谈判,用矿产换武器呢。
不过,没东西,不阻碍南京有想法,国府的人已经到了西宁,正在想办法把西宁收归国府。
大马没下令攻击,也是因为这点,七叔说的话,都中了。
大马哪里会愿意这么轻易服输,几十年的基业不能不要。
红军是不是抢地盘不确定,但是国府一定是来抢地盘的。
2月底,形势出现了根本转变,西宁的大马终于忍下了一口气。
这跟历史上不同,马匪仅仅是主力,就被干掉了三个整旅,另外还有五个团被围歼,民团则有十几个被歼灭大半,至于有损失的民团更多。
核算完,马匪在三个月的战斗中,仅主力伤亡就超过了三万。
马匪号称10万,实际上能打的不过5万,真的打不动了。
再加上国府那边出现了问题,争斗很厉害,别说弹药,大洋也没有了。
最开始,就是因为国府给了10万大洋,还有很多大饼,大马才决定打。
现在是承诺转头空,那还怎么打。
再说,就现在来看,根本不用担心红军抢地盘,那就不用这么拼了。
三月,西宁的大马终于让七叔传话,同意暂时停战。
马元海带着部队从前线撤离,回到了张掖。
按说这个时候,马匪应该让开道路,放红军西进或者返回河东。
但是马匪没有完全撤出部队,所以对于总部的撤离命令,指挥部特意发了电报做了解释。
部队拖累太多,伤员加上后勤,占了一小半,真要是马匪反复,红军出了工事,损失会非常大。
总部立即下令,组建援西军指挥部,刘总参谋长亲自指挥,部队从中卫前进到景泰附近,准备随时过河支援。
援西军由4、28、31、32四个军组成,总人数多人。
从表面上看,这其实也是一种震慑,不让马匪轻易下手。
西宁的大马接到手下的电报,终于相信红军不是吓唬他,是真的准备了二次过河兵力。
河西虽然只剩下了多人,但是一旦两支部队会合,兵力比现在的马匪还多。
真要是再打下去,马匪即使胜利了,人也快没了。
马家七叔的话起了作用,就算是把这多红军歼灭又能怎么样,陕北还有几万呢。
府军打了10年,从江南一直追到了西北,红军现在不还是兵强马壮。
大马干脆直接给马元海发报,把河西所有的通道全部让开。
37年3月24日,跟总部汇报后,西路军人从民乐出发,经永昌、武威前往景泰。
3月30日,西路军人从黄河渡口顺利回到河东,跟援西军会合。
西路军回归的部队多出了2000多人,主要是沿途发动的群众和青壮。
本来指挥部的安排是留下他们在当地坚持打游击,几位领导都觉得不妥。
主力一旦撤离,马匪的报复肯定会非常残酷,不能把这些积极分子留下,白白牺牲。
经过请示,民乐1000多人,永昌以及周边的干部群众1000多人加入了队伍。
河西作战,因为三支主力部队实力增强以及15师的加入,兵力比原先多了人左右。
但是从河西撤出来的部队,也仅仅比原先多了人,牺牲依然非常大。
从36年10月底过河,到37年3月底回到河东,西路军艰难奋战五个月,消灭马匪近二万人,民团近三万人。
击毙马匪旅一级悍匪7人,团级悍匪17人,民团不可计数。
但西路军亦牺牲师级干部13人,团级干部45人,基层军官几百人。
另外还有多战士牺牲,损失比重超过60%。
如果单从军官的牺牲比例,西路军无疑是吃了大亏。
红军的作战一贯如此,身先士卒,官兵一致,师、团级干部之所以损失这么大,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反观马匪,旅级是马匪最重要的高级军官,如果不是全歼,很难击毙马匪旅一级的军官。
而且,马匪一个旅就是一个旅长,副旅长、参谋长都很少。
总体算下来,西路军跟马匪只能算打个平手。
连续三个月,李福生都在学习中,可不是去抗大,是在政治保卫局。
简单说,就是一边学习,一边写材料,从赣南开始写。
不是针对他一个人,大部分干部都要经历。
他也有一个特殊点,就是从湘江战役分散突围开始,带着战士们打游击。
到了黔北,几乎一年的时间,也都在游击队工作,有些事还是要说清楚比较好。
要知道,从赣南出发,到了陕北,幸存下来的人不多,趁着现在还能找到证明人,多写点证明没有坏处。
他还算好,有这么多领导知道,跟他也熟悉,没有像一些同志那样,一直写。
这段时间,李福生情绪很稳定,他很清楚,现在就是最后的休息时间,在外折腾,没有一点意思。
红军8月才会过黄河,现在跟国府的谈判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红军比历史上多了人,底气又足了,5号首长费尽了口舌,终于在6月底完成了最后的谈判。
按照总部跟国府的谈判方案,红军整编为三个主力师,番号按照国府的统一命名。
不过,方案暂时没定,总部又以西路军撤回的三个军为基础,开始整编独立师。
5号首长还在庐山谈判,最后的结果暂时未知。
不过可以确定,至少目前的三个师没有变化。
至于新建的独立师,先整编再说。
经过整合,独立师总兵力到了人。
经过5号首长的斡旋,三个师均按照2旅6团的模式进行改编,确实比原先强了一点点。
总体兵力上来说,120师、129师兵力竟然都超过了115师。
120师4、6、16、17、18五个师,加上32军94师、96师,总兵力近3万人。
经过总部协调,从二方面军抽调部分兵力组建陕北警备旅。
主力师肯定要过河上战场,跟小鬼子开战。
但是陕北这里不能不留兵,总部未来都在这里呢。
按照总部的规划,希望在陕北组建教导师或者警备旅、甚至保安团。
所以,必须从主力部队中选调一部分干部战士留下来。
不过即便是抽调了一个旅,120师还是组建了6个团,每个团都接近3000人,实力依然很强。
129师则稍微弱一点,由4、31军和陕北29军、30军整编而成。
4军10、11、12师,31军90、91、92师直接改编成两个旅6个团,军部改为旅部,军首长成了旅首长。
每个师直接缩编成团,团变成了营,每个团都在25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