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7)
作者:赛博牛马   地球online速览最新章节     
    2023年度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十大科技创新发布
    中新社浙江湖州8月15日电 (鲍梦妮 胡丰盛)2024绿色低碳创新大会15日在浙江湖州举办,发布2023年度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十大科技创新(下称“十大科技创新”)。
    十大科技创新分别为: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有机废物厌氧发酵沼液催化重整处理与制氢利用技术、国际“新三可”标准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持系统研发、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煤电低碳灵活关键技术、蓝碳交易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体系、自然工质co2循环理论与技术、成都绿色循环科技产业园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公约受控强温室气体三氟甲烷绿色资源化转化关键技术及工业应用、省域燃煤发电清洁低碳智慧管控关键技术与应用、“云表桩车”居住区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方案。
    据悉,十大科技创新中诸多创新技术已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例如有机废物厌氧发酵沼液催化重整处理与制氢利用技术,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及有机质能源高效利用,可服务中国年产百亿立方米规模沼气工程,碳减排潜力近千万吨。
    又如国际“新三可”标准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持系统研发,在国际上率先建成首个政府间气候变化清单改进指南标准的全球碳源汇监测核校支持系统(ccmvs),已在中国29个省(区、市)碳中和行动效果及潜力评估中广泛推广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2024绿色低碳创新大会学术委员会执行主席高翔认为,十大科技创新对于推动中国的绿色低碳转型,支撑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这些成果也鼓舞着中国科技工作者,将创新链与产业链和知识链紧密结合,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高翔表示。(完)
    (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工商界探讨培育大湾区新质生产力
    中新社东莞8月15日电 (记者 索有为 孙秋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第二次会议15日在东莞举行,来自大湾区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主要商协会、大型企业等共聚一堂,探讨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激活大湾区发展动力。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九分之一的经济总量,综合实力再上台阶。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上,香港拥有国际化的制度环境、雄厚的科研实力、完备的金融服务体系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协同优势。
    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庄子雄表示,大湾区未来的发展动力需要新兴产业跟传统产业有机结合,香港积累了很多无形资产,包括知识产权、设计、研究、市场推广等方面,这些都可以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当前,香港正在推进新型工业化,需要广东的人才和技术,广东企业出海可借助香港联通世界的优势。
    澳门招商投资促进局行政管理委员会执行委员梁华峰表示,澳门作为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可为大湾区各界转型创新、加强合作、拓展业务提供平台和助力。
    梁华峰进一步指出,澳门以高精度对接,可促进大湾区内联外引。从“硬联通”的角度看,澳门国际机场有41个客运航点和16条货运航线,畅通了澳门与国际大都会的人流、物流与资金流。从“软联通”的角度看,澳门与9个葡语国家保持广泛深厚的联系,让澳门更好发挥中葡桥梁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机制由广东省贸促会、中国贸促会驻香港代表处、中国贸促会驻澳门代表处联合发起,现有首批成员单位48家,预计每季度举办一次圆桌会议,将在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轮流举办。
    广东省贸促会(广东国际商会)会长陈小锋表示,希望用好圆桌会议制度,加强香港、澳门与东莞等城市的合作,整合大湾区产业、创新、金融、人才等资源,携手海内外工商界,做实“一点两地”全新定位。(完)
    以“球”为媒促交流 中意合办足球夏令营福建霞浦开营
    中新网宁德8月15日电 (吴允杰)15日,“2024年意大利卡利亚里足球俱乐部——福建省霞浦县青少年足球夏令营”开幕式在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举行,促进霞浦县与卡利亚里足球俱乐部建立青少年足球培训的常态化合作。
    霞浦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叶小舜介绍,本次夏令营将引进先进的足球理念与训练方法,为青少年球员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与成长空间,培育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足球专长的全方位人才。
    霞浦县是现代足球最早传入中国的地区之一,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开幕式上,卡利亚里足球俱乐部向霞浦县校园足球协会授旗,并互赠球衣。
    作为福建省唯一入选全国首批青少年校园足球的试点县,近年来,霞浦县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目前共有足球特色学校(园)50所,占全县中小学校总数的88.2%;校级足球队100多支,球员约1500多名,经常性参加校园足球活动的中小学生达6万余人,占在校生总数85%以上。
    叶小舜说,霞浦县校园足球事业将借此机会注入新的活力,让足球成为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吸引更多孩子踏上充满希望的绿茵场。(完)
    安徽实施16项“小切口”创新改革 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新网合肥8月15日电 (张强 张肖茜)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陈军15日在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4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采取“揭榜挂帅”方式推进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两批次梳理凝练23项“小切口”改革任务清单,安徽累计揭榜16项国家改革任务。
    陈军说,安徽是13个国家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份之一。围绕产业需求,安徽选择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开展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试点,开放机时占比达到86%,联合开展技术研发项目近600项。
    同时,在“科大硅谷”开展多主体全链条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组建运行13个平台支撑、新型研发、产业培育等类型的创新联合体,一体配套“团队+基金+载体”,打造“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个产业链”创新生态。
    为畅通科技成果转化堵点痛点,安徽支持中国科大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改革试点,试点以来作价入股方式转化成果53项,是前五年转化数量的3倍。在安徽大学等5家高校院所开展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改革试点、安徽医科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尽职免责“负面清单”改革试点。目前,相关改革已在安徽106个高校院所推广复制。
    近年来,安徽致力推动要素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在人才方面,健全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在安徽省自然科研系列职称中增设技术经纪类别。开展科教融合培养产业人才试点,将技术研发、转化孵化、迭代应用有机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之中。
    此外,在数据方面,支持合肥市、淮南市开展以应用场景为基础的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试点;开展跨层次跨部门公共数据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统筹推进数据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数据归集治理及共享应用,建立“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公共数据管理体系。在技术方面,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服务改革,实现知识产权快速审查、确权、维权,专利确权周期平均只需3个月,时间缩短85%以上。
    下一步,安徽将全面总结该省创新改革的典型经验,聚焦“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谋划一批具有安徽特色的“小切口”改革举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