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升任大理寺卿
作者:小众的让步   丰华传最新章节     
    林哲都还没出门口,沈玄就急冲冲进来了。
    “大人,中书门下来人了,让大人火速进宫到垂拱殿议事。”
    林哲一怔,这个倒是没想到,不过也好,该进宫去整顿内侍省了,上回参知政事钱伯华给皇帝上的密折就一直没搞清,他们是怎么办事的?
    林哲有些脾气,嘱咐沈玄看好大理寺,便叫卫立带上护卫出发了。
    林哲这回选择坐轿,大理寺刚置办了一顶官轿,林哲得坐坐,骑马太冷了。
    林哲入宫后没先去垂拱殿,而是去了内侍省找吴岭。
    吴岭作为内侍省的老大,对林哲的到来习以为常,他和之前一样热情的敷衍林哲。
    林哲即便知道也不好说吴岭,因吴岭不是汴山书院的人,钱伯华上密折的事是不能让吴岭知道的。
    但林哲照例要询问内侍省的一些情况以及皇帝的近况,问这些虽没多大用,但至少可以从气势上压一压吴岭,你别太放肆了,内侍省还轮不到你做主。
    吴岭每次都拣好的说,这次亦不例外,仿佛内侍省在他的带领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林哲听到这些就烦,也晓得吴岭是个不安份的主,眼下又没发现什么离谱的事,林哲自然不好动吴岭。
    因林哲掂记密折的事,也没在内侍省作过多停留,便直接去找了内侍省殿头毛文平,看密折的事有无进展。
    岂料林哲从毛文平的口中得知,就在昨日皇上的近身内侍全换人了,密折一事更不好查。
    林哲非常吃惊,这么重要的情况吴岭刚才竟然没说,这说明吴岭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吴岭是能瞒着一定瞒着。
    这事充分说明皇帝开始耍心眼了,皇帝对自己身边的人有所怀疑了,所以才整的这么一出。
    而吴岭那厮之所以不说此事,也是算准了即使他不讲,林哲也应该不知晓。
    还有一点,皇帝是昨日换的内侍,在这之前毛文平应该有大把时间查密折之事,但那么多时间毛文平一直未有进展,毛文平现在把原因归究于昨日皇帝换近身内侍了,这哪里对的上?
    林哲有些失落,随口又问。
    “官家新换的近身内侍来自哪?”
    毛文平摇了摇头。
    “都是吴大人安排的,属下基本不认识,那些新来的近身内侍有点狠,护官家护的有点紧,一般人根本近不了官家的边。”
    毛文平越讲越玄乎,就毛文平这能力看来,指望他是指望不上了,林哲也不好过多责备他,由于时间的关系,林哲只能先去垂拱殿了。
    垂拱殿内,陆知心和钱伯华早到了,在他俩的身后是庞贤东、韩秉还有那个郭亦镇,他们似乎都在静静的等林哲来。
    陆知心这边阵势不太大,少了不少的跟班,皇帝也还未到,按理在垂拱殿议事皇帝是要来的。
    林哲不管这么多,照样慢悠悠的进垂拱殿,然后选择在一不显眼处站好。
    中书侍郎郭亦镇见林哲来了,立马转向陆知心。
    “中书大人,林大人来了,我们可以先问,官家可能还要等会再来。”
    陆知心微抬双眼,一副大家派头。
    “行吧,郭侍郎,你安排吧。”
    中书侍郎郭亦镇点了点头,转向林哲。
    “林大人,今日召你来就是问你那几起案子查得怎么样?还有大理寺遭血洗之事是怎么一回事?大理寺是不是疏于防范才让歹人有机可乘的?”
    中书侍郎郭亦镇一副油油的官腔,上来就准备给大理寺定罪名了。
    林哲当然不得肯。
    “郭侍郎,案子的事先不说,等你们把你们该办的都办完了,林某再行上报,至于大理寺遭血洗之事,原因有很多,最关键的是大理寺人员素质太差不堪一击,前大理寺卿要负主要责任,还有就是大理寺人员偏少,防范出错在所难免。”
    林哲很沉稳,把疏于防范的锅踢给了命都没了的前大理寺卿高力赫,还一味强调大理寺人员偏少才导致大理寺遭遇血洗状况。
    这就有些过份,但也不能怨林哲,因为林哲还留了点面子给钱伯华,没说钱伯华在大理寺遭遇血洗之前调他去中书门下,造成大理寺防卫上的空虚,才导致血洗案的发生。
    中书侍郎郭亦镇对林哲的这个回复自然是不满的,这位林大人太狡诈了,连死人都不肯放过,唯独不肯认为自己有责任。
    你现在不是署理大理寺么?你没责任哪谁有?
    中书侍郎郭亦镇依脾气真想和林哲大吵一架,不为别的,只为林哲上回在青楼设计于他就值得吵,
    可现在远没到吵的时候,等那些案子都搞定了,那才可以全力对付林哲,到那时一定一点情面不留。
    中书侍郎郭亦镇痛定思痛,便迎上林哲的目光了。
    “林大人,你的要求基本已满足,等会官家来就会下旨升你到从三品,这应该能满到你的意了。”
    中书侍郎郭亦镇也算是能忍的了,然这个怪不了谁,要怪只能怪郭侍郎自己,谁让你郭侍郎没事找事要林哲去查案,用一句很简单的话就可概括,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
    按常理一般人要是晓得自己要升官了,或多或少都会兴奋,但林哲觉得自己在这保守了。
    即便向他们提出升至正三品,正式就任大理封卿,他们为了三司使韩秉也会肯。
    二是皇帝那似乎起了变故,可不能小看这一点,如果皇帝变卦和陆知心站一边了,那就不是一般的惨,会是大崩盘。
    尽管此刻心情不咋地,林哲还是要面对这般如狼似虎的高官。
    “郭侍郎,辛苦你了,天天为别人升官之事操劳,真是太有心了,大宋朝有你这样侍郎真是一大幸事。”
    林哲表面上还是得恭维一下中书侍郎郭亦镇。
    郭亦镇面对林哲的恭维却一点反应都没有,他表现很沉稳,刚要回应林哲,一内侍官进来了,边走边大声高呼。
    “官家来了。”
    众高官赶紧整肃衣冠准备行礼,林哲也跟着一阵手忙脚乱。
    随着内侍官二次高呼,皇帝一脸疲惫的走了进来,顺势便坐在了龙椅上。
    众高官不敢怠慢,赶忙行君臣大礼。
    皇帝有些乏了,微抬右手便让众臣平身,而后吩咐内侍官颁旨,晋升林哲为正大理寺卿,从三品衔。
    正大理寺卿!林哲听到这眼前不由一亮。
    虽然和之前讲的一样,只升至从三品,但这是晋升为正大理寺卿,那就和先前大不一样了,这绝对是一个大好事。
    林哲赶忙谢主龙恩。
    皇帝瞟了一眼林哲。
    “都是自己人,不要讲那么多虚礼,平身吧。”
    林哲再次谢主龙恩后起身了。
    众高官一脸懵逼,怎么和先前讲的不一样呀,多了一个晋升为正大理寺卿,这是怎么一回事?
    众高官一齐看向中书侍郎郭亦镇,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怎么是晋升为正大理寺卿,他才入官场多久,怎么就跻身这么重要的官职了?
    中书侍郎郭亦镇更是一头的雾水,忙看向参知政事钱伯华,似乎在用眼神问钱伯华怎么多了一个这个。
    参知政事钱伯华回了中书侍郎郭亦镇一个眼神,表示不知情。
    中书侍郎郭亦镇手一摊,还是用眼神向参知政事钱伯华说这事,那就问问官家,这事是你经办的,多了一个这个,你不问我们更不好问。
    参知政事钱伯华一脸不悦,用眼神回复中书侍郎,好好好,老夫马上问,稍等。
    参知政事钱伯华马上着手怎么开这个口。
    皇帝先问林哲。
    “林爱卿,几起案子查得怎么样了?”
    林哲如实回复。
    “官家,四起案子己查三起,只有承王的案子尚在查,不过也快了,己查的三起案子均为承王府打手所做,这让人非常意外。”
    林哲语罢,从袖中掏出三本案本呈了上去。
    一内侍接过林哲递上的案本,转手便呈给了皇帝。
    皇帝看了看案本。
    “林爱卿,承王的案子还须加紧,朕倒要看看是谁下的手。”
    “好的,官家。”林哲小心应道,同时瞟了一眼陆知心,想看看他有啥表情。
    中书侍郎郭亦镇忍不住了。
    “林大人,高大人怎么会是承王府打手所杀?不知承王府打手为什么要杀高大人?麻烦林大人把他们这个杀人动机讲一讲,大家也好了解一下。”
    郭亦镇很是会问,他挑了一个最难的问题出来。
    也确实,高力赫案一点都不像承王府所为,高力赫案明显利好林哲,承王府又不是傻子,替林哲扫障碍作甚。
    林哲感觉有点难回答,便先深吸了一口气。
    “郭侍郎,高大人与承王府有财物上的瓜葛,与马爵爷案略有不同,马爵爷是承王亲自下令要杀了,而高大人则有可能是承王府打手私自作主杀的,打手们的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替承王扫清一切障碍,这与吏部尚书被杀案颇有相似,主子未有授权,底下人为表功把事干了,再说一下承王案,这个案子比较特殊,究竟是谁有这么大胆子敢动承王,郭侍郎你想过没?”
    林哲特意提到了承王案,林哲的意思很明确,你郭侍郎再在高力赫案上耍手段,那么承王案极有可能往你郭侍郎身上扯。
    郭亦镇也是蛮有头脑之人,一听就明白了。
    郭亦镇有点心虚,可不想与承王案扯上。
    “林大人,是你在查承王遇袭案,本侍郎怎么能乱讲,不过凶手可能又会出乎大家的意料。”
    郭亦镇怕林哲牵扯他,忙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来。
    庞贤东不干,他可不怕林哲牵扯他,他对林哲升任大理寺卿一职颇为不满,他不吐不快。
    “林大人,大理寺卿乃朝中重职,你能肯定你能胜任么?如果不能,请及早提出来,免得日后受弹劾。”
    庞贤东似乎没把林哲放在眼里,轻轻松松便向林哲发难。
    郭亦镇很欣赏庞贤东这一点,若不是今日情况特殊,他早助力庞贤东了。
    林哲很不爽庞贤东这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德行,就庞枢密的能力而言,做一校尉还差不多,怎就做上了枢密使?
    这绝对是上天跟大宋王朝开的玩笑。
    “庞枢密,你忧国忧民之心实在是令人不知所措,不知你哪来的勇气,自己的事情没干好,反倒有模有样操心起别人的事情来,林某任大理寺卿乃官家的意思,你不满意就是在质疑官家,就凭你那点能力,你配质疑官家么?”
    林哲一点情面也没给庞贤东留,照着庞贤东的脑门就是一通狠批。
    庞贤东完全没料到林哲会这么不留情面讲他,他庞贤东好歹是正二品的高官,比林哲这个从三品高三级有多。
    庞贤东不是很明白,林哲哪来的底气说他。
    “林大人,本枢密说你乃是给你一点薄面,你有何德何能来说本枢密,再者本枢密在朝为官数十载了,就连过的桥都比你走的路还多,用得着你来教么?”
    庞贤东倚老卖老,一副吃定林哲的架势。
    林哲肯定不得退让,要把庞枢密的嚣张气焰打下去。
    “庞枢密,年纪大不是一种错,就怕利用自己年纪大来干坏事,过桥和行路都一样,你过的多只能说明你年纪大了,并没有什么可值得炫耀的的。”
    林哲不甘示弱,很随意便回击了庞贤东。
    钱伯华眼见庞贤东没占到便宜,他赶紧出来帮腔了,帮完之后还特意提了大理寺遭血冼之事,企图从这方面对林哲实施打击。
    林哲早知道陆知心他们会再提这个,为避免被动挨打,林哲早做了这方面的应对。
    “钱大人,你不讲林某还差点忘了大理寺遭血洗之事,这事其实不大,也就是承王府最顶尖的打手端了大理寺部分留守人员,这充分说明前大理寺卿高大人的手下不堪一击,也正是因为林某接手时间很短,短时间内无法提升这些人的武力,同时大理寺还存在人员不足的诸多问题,所以很容易就被承王府那些最顶尖的打手各个击破了,不过最关键的是钱大人的配合,你在大理寺最需要林某的时候把林某调到中书门下了,表面上是让林哲禀告案情,实际上可能是为了配合打手们的行动,血洗大理寺之后再针对林某,你这是在玩一箭双雕吗?”
    林哲不单把大理寺遭血洗之事讲的清清楚楚,还稳稳的把钱伯华拖了进来,指责钱伯华可能配合了打手们的行动。
    这无疑是惹恼了钱伯华的,钱伯华岂能受这不白之冤。
    “林大人,讲话讲理,你怎么能凭白无故冤枉老夫?讲老夫配合了打手们的行动,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指控,林大人你要是没有真凭实据的话,老夫要反告你诬陷之罪。”
    钱伯华振振有词,似乎有些老羞成怒了。
    林哲却很淡定,几乎没什么其他的想法。
    “钱大人,你莫要讲笑话,林某要是有真凭实据了,估计你就不能安能无恙的站在这了?再说林某只是讲有这种可能,钱大人你要是没做,你不用这么着急。”
    林哲的本意是平复一下钱伯华的情绪,让钱伯华不要那么激动,可是钱伯华不买帐,他没完没了要林哲必须给他一个明确的说法。
    这怎么给你?难不成还得向你赔礼道歉不成?林哲不想再理钱伯华,钱伯华如此泼皮,似乎不在乎正二品朝廷命官的身份了。
    皇帝看不下去了,一句话便制止了钱伯华的扯不清。
    一直在一旁看热闹的陆知心松了一口气,本来陆知心也想出面劝住钱伯华的,别纠缠这些琐事,可陆知心又担心这样会让钱伯华有所误解。
    陆知心这么一墨迹便让皇帝抢了先,不过也好,至少没让钱伯华误解,皇帝出面明显好过陆知心自己出面。
    陆知心又有些怪中书侍郎郭亦镇,怎么能看着钱伯华不顾大局撒泼呢?
    陆知心忙用眼神扫中书侍郎郭亦镇,意思是让他出来收拾残局,准备二次向林哲发难。
    中书侍郎郭亦镇再次临危授命,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未敢造次,稍有头绪便向林哲开火了。
    “林大人,你现在可是大理寺的主官,不能一有问题便推给前任,大理寺遭血洗之事你不可能没责任,只不过责任有大有小而已,也可能是大理寺官少没人帮林大人,所以才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吏部应该往大理寺增派一名少卿去,填补大理寺官员的空缺,同时也方便加强大理寺的管控,还可保证林大人不会再出纰漏了。”
    郭亦镇把近期大理寺出的纰漏统统推给林哲,还大言不愧要加强大理寺的管控,增派官员到大理寺去。
    这要是让郭亦镇的把戏得逞了,那大理寺还不翻天了么?
    林哲哪能容忍郭亦镇对大理寺指手画脚。
    “郭侍郎,林某必须要向你解释一下,大理寺为何会遭如此严重的血洗?主要是大理寺以前太过软弱了,没有先发制人的本能,林某在这强调一下,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发生了,大理寺从这开始将强硬起来,对每一个不怀好意者将先下手为强,还有就是郭侍郎你要搞清楚状况,大理寺不缺当官的,倒是缺得力的衙役,你让吏部派一个少卿过来管什么用?大理寺缺啥你都没搞清楚,你这样瞎安排纯属没事找事。”
    林哲一口拒绝了郭亦镇,不带半点犹豫。
    这让郭亦镇有些愤怒,郭亦镇必须据理力争。
    “林大人,大理寺少卿可是朝廷专为大理寺专设的,你自己也是少卿出身,怎么能翻脸不认少卿?还有你一味反对吏部派一名少卿过来是不是有私心?你想一个人在大理寺逍遥快活,这与规矩是不符的,况且朝廷为每一个官职的设定都有它的规矩,岂容你来改变。”
    郭亦镇三言两语就把林哲所说推翻了,说句实在话,郭亦镇的口才与能力还是不错的,他晓得把规矩抬出来压林哲。
    这就比较考验林哲的应变能力了,尤其是面对郭侍郎所说的规矩。
    如果没有合适的理由来反驳,只怕这大理寺少卿是派定了。
    在场的高官看到这不免有些高兴了,这要是派了少卿进大理寺,充当一两拨千金的搅屎棍,那一定要把大理寺搅一个天翻地覆才行。
    在场的高官很乐意看到那样的场景,毕竟大理寺倒了,林哲这个大理寺卿也就没戏唱了,这就太好了。
    林哲也深知这一点,他不能任由这狗屁规矩放人进来捣乱,虽然大理寺少卿只是他的副手,作不得什么主的,但来了就是一头恶狼。
    “郭侍郎,照规矩来是对的,可规矩也不是万能的,死搬硬套规矩只能说明你能力平平,不是朝廷的栋梁,如果做官只须照搬规矩就行了,那郭侍郎你又凭什么当中书侍郎?别人照搬不会比你差,也是可以当的,为啥偏偏你当?”
    林哲不由分说从另一角度开始质疑郭亦镇是怎么做上中书侍郎的,这无疑是给郭亦镇一个沉重打击。
    虽然郭亦镇是正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但也禁不住林哲这样质疑的,换句话讲,就是郭亦镇你太平庸了,极不适合坐中书侍郎这个位置。
    郭亦镇还是头一回被人质疑,平素哪有人敢这样讲他,敢的话他早翻脸不客气了。
    但现在可是在朝堂上,且皇帝就在那看着,不能来半点爆脾气,否则只会落人口实,还会被皇帝训斥,郭侍郎你还有没有规矩了?朝堂之上是你撒野的地方吗?
    想想皇帝可能的训斥,郭亦镇就后怕,他得小心应付这一茬。
    “林大人,你这是混淆视听混水摸鱼,规矩就是规矩,即便你讲岀一朵花来,该遵守的规矩还是得遵守。”
    郭亦镇板着一张脸,一副清官的派头。
    林哲也把精神劲卯足了,气势上决不能输。
    “郭侍郎,你作为一名朝廷命官讲话要有分寸,朝堂上是你信口开河的地方吗?你哪只眼睛看到林某混淆视听混水摸鱼了?讲到混水摸鱼,其实你才是我大宋朝混水摸鱼的高手,你怎么好意思讲林某?林某虽初入官场但也不会惯着你,还有你不要以为你在朝堂上有帮手就可以肆无忌惮,凡事都有意外的,你昨日没遇上并不代表今日也不会遇上。”
    林哲生怕在场的高官会起哄来帮郭亦镇,他干脆挑明了说,这样一来在场的高官们都不好意思开口帮郭亦镇了。
    郭亦镇这下有些不知所措,林哲的话让他很是不安,他的小脾气上来了。
    “林大人,其他的就不扯了,就问你一句话,你为何要阻止吏部往大理寺派一名少卿?”
    林哲给了一个强力回复。
    “郭侍郎,林某并没反对吏部往大理寺派一名少卿,只是事有缓急,大理寺现在最需要的是一批精悍的衙役来保证大理寺的正常运常,并且所进之人必须经过林某的审核,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进人,让吃闲饭混日子的进来,把大理寺搞得乌烟瘴气不说,还让整个大理寺毫无战斗力,倘若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只怕大理寺还会被血洗,到时候这个责任由郭侍郎你来负么?至于吏部派少卿之事可暂缓,少一个官对大理寺而言没啥影响,还能节约一些俸禄钱,要是少了精悍的衙役,估计对大理寺的办案及守卫都会有不小的影响。”
    林哲这番话一出,在场的高官几乎都愣住了。
    在林哲的言论当中,居然是兵比官重要,这是哪门子歪理?这怕是林哲为独霸大理寺故意使的诈。
    大家都知道要是没有官,谁来安排兵做事以及怎么做事?
    兵根本只会蛮力嘛,又不会识字写字,连起码的礼节都不懂,哪里会是兵比官重要。
    高官们这会是急于反驳林哲,可又担心偷鸡不成反遭林哲的吞噬,几经折腾最终决定让参知政事钱伯华上场驳斥。
    钱伯华不负众望,上场便将了林哲一军。
    “林大人,你这样讲就不对了,你这是完全没有站在朝廷大局上看问题,一个朝廷没有官能正常运转吗?兵到处都是,官还是比较的稀少的,你不能一概而论就此贬低朝廷官员的用处。”
    钱伯华甚是狡诈,他上来就给林哲扣了一顶贬低朝廷官员的大帽子,这要是传出去了,林哲岂不成了朝廷官员的公敌了。
    林哲当然不能任由钱伯华这个老匹夫胡说一气。
    “钱大人,你作为大宋朝的老臣子这样讲就更不对了,林某哪里没有站在朝廷大局上看问题,钱大人你作为一个老臣子不应该犯这样的错,况且林某只是讲大理寺的问题,你扯朝廷大局干啥?其实吧,每个人只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方能稳定朝廷大局,就拿种地的农民来说吧,要是农民都不愿种地了,大宋朝哪还有粮食,钱大人你口中的朝局能稳吗?”
    林哲一个简单比方就驳得钱伯华体无完肤,这让钱伯华很是难堪。
    “林大人,你这是偷换概念,你滑头的很,老夫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跟你纠缠,一句话,吏部派不派少卿去大理寺不是你所能决定的。”
    钱伯华企图一锤定音,蛮横的完结这个问题的争论。
    林哲也不示弱。
    “钱大人,这好象也不是你所能决定的,你激动过啥,还是由官家定吧。”
    一听要由皇帝来决定,众高官一时慌了,他们实在是不敢去触碰皇帝的底线。
    刚好皇帝在一旁也听烦了这些,他一脸严肃宣布了。
    “鉴于大理寺的情况,朕毫无疑问的选择支持林爱卿。”
    皇帝这话让众高官很是不爽,虽然他们早有预料,但他们还是一脸的失望。
    尤其是中书侍郎郭亦镇,屡次攻击林哲都失算了,不知心中的这口恶气什么时候才能出。
    皇帝见众人无反对,他才不愿意再耗下长,赶紧吩咐内侍官宣布散朝。
    众高官很是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只能是先行退朝再行商议。
    林哲心里其实巴不得早点散朝,在这斗嘴风险系数太大了,搞不好就会阴沟里翻船,让高官们一把撸了,幸亏散了。
    还是赶紧先去内侍省了解一下,皇帝今日为何如此疲惫。
    虽然皇帝坚定的站在了林哲这一边,但皇帝今日有点异常,且内侍省都都知吴岭故意隐瞒皇帝换近身内侍之事,这明显不对。
    如不严惩这厮,日后说不定会被这厮给卖了,这厮的心着实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