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之后,封三娘的婢女因故前往东村,傍晚时分归家途中,偶遇了封三娘与一位老妇人同行。
婢女心中欢喜,连忙上前行礼问候,封三娘也显得颇为动容,关切地询问起十一娘(即婢女的主人)的近况与安好。
婢女拉着封三娘的衣袖,急切地说:
“三姑,您可得去我家一趟,我家姑姑(指十一娘)想您想得要命呢!”
封三娘微笑着回应:
“我也想念她,只是不愿让家人知晓。”
“你回去后,悄悄打开园门,我自会前往。”
婢女满心欢喜地回到家中,将此事告知了十一娘。
十一娘一听,心中大喜,立刻按照婢女的建议行事。
待她悄悄打开园门,只见封三娘已悄然立于园中。
两人相见,分外激动,各自诉说着别后的思念与近况,聊至深夜,仍觉意犹未尽。
见婢女已沉睡,她们便悄悄起身,移至同一张枕上,低声细语。
封三娘说:
“我早就知道娘子尚未婚配。”
“以您的才情、美貌及门第,何愁找不到显赫的夫婿?”
“但那些纨绔子弟,实在不足挂齿。”
“若您想觅得佳偶,切莫以贫富作为衡量标准。”
十一娘深以为然。
封三娘继续说道:
“记得我们去年偶遇的那个地方吗?”
“如今那里又在举办道场。”
“明日我再请您去一趟,定能让您遇见一位如意郎君。”
“我自幼读过一些相人之书,看人还算准确。”
次日清晨,封三娘便匆匆离去,约定在兰若寺相见。
十一娘果然如约而至,只见封三娘已在那里等候多时。
两人一同游览了一番,随后十一娘便邀请封三娘同乘一车返回。
途中,她们遇见了一位年轻秀才,约莫十七八岁年纪,虽身着朴素布袍,未加修饰,但面容俊朗,气度不凡。
封三娘悄悄指着那秀才对十一娘说:
“此人乃翰苑之才,前途无量。”
十一娘只是微微瞥了一眼,并未多言。
分别之际,封三娘对十一娘说:
“娘子先回家,我随后就到。”
夜幕笼罩大地,一片静谧。封三娘如约而来,她神色严肃地告诉十一娘:
“今日我特意去打听了那人的身世背景,原来他就是我们同乡的孟安仁,但他家境贫寒,并无多少财产。”
听到这个消息,十一娘不禁皱起眉头,心中有些失望。
毕竟,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未来丈夫的家境也是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但封三娘却不以为然,她义正言辞地反驳道:
“娘子怎能如此庸俗?难道婚姻只看钱财吗?”
接着,她坚定地表示:
“如果此人真是命中注定要长期贫贱,那么我封三娘愿意挖出自己的眼珠,从此以后再也不帮人相看姻缘!”
十一娘被封三娘的话语所震撼,内心开始动摇。
她犹豫地问道:
“即便如此,那又该如何是好呢?”
封三娘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她说:
“只需一件物品,当作订亲的信物就可以了。”
说完,她神秘地笑了起来,仿佛已经有了完美的计划。
十一娘皱起眉头,面露忧色,语气焦急地说道:
“姐姐,这样做实在是太轻率了!我们的父母还健在,如果他们不赞同,该如何是好呢?”
封三娘神色决然地回答道:
“正因如此,我才会这般行事,生怕此事无法如愿以偿。”
接着,她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之意,继续说道:
“只要心有所向,矢志不渝,生死又岂能成为阻碍?”
十一娘依然觉得此举欠妥,坚决不肯答应。
见此情景,封三娘无奈之下,只好退让一步,语气恳切地说道:
“娘子的姻缘已经开始转动,只是尚有一些魔障需要清除。”
“我此次前来,就是为了回报我们昔日的深情厚谊。”
“既然您不赞同我的提议,那么我们就只能在这里道别了。”
“不过,还请您准许我将这支金凤钗转赠给他,权且当作是我代替您表达的一份心意。”
十一娘正准备再次与封三娘商量,却发现她已经转身离去,只留下一支闪闪发光的金凤钗,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在封三娘的帮助下,十一娘能否顺利跨越重重阻碍,与孟安仁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这还需后续故事的进一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