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亲眼见到赵姨娘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后,沈帷越发明白,她是没有选择的,前路茫茫看不到尽头,后路更是万丈深渊。
她没有上帝视觉,她就是一个挣扎着想要活得自由些的普通人,除了那身不屈傲骨之外,她什么都没有。
在小满渐渐沉重的神色下。
看着戏本子的沈帷忽地一顿。
她皱着眉头,盯着戏本子的剧情发展看了又看,看了又看,最后,一脸难以接受地抬起头来。
“小满,《温婉兰宁》这本戏曲,你看过吗?”
小满点头:“姑娘,我看过的。”
“这部戏曲是京城最好看的几部了,里面的女主温兰孝顺宽容,守妇德,识礼数,而且十分的坚韧,是京城众贵妇与小姐们内心的典范呢。”
沈帷:“.......”
典范?
沈帷只觉得脚底板发凉。
她深吸口气,压下那股郁气,再对着小满问:“你还记得故事情节吗?”
“记得的。”
“这部曲戏是这样的,男主宁锋是个落魄书生,家里穷,还有卧病在床的老母亲要养,为了能凑够上京赶考的银子,受了很多苦。”
“有一次,宁锋偶然救下了当地商富的女儿温兰。”
“温兰知道自己昏迷被人所救后,就对宁锋一见钟情,认为宁锋是正人君子,没有趁她昏迷,毁了她的名节。”
“而后两人成亲,温家治好了老太太的病,让宁锋读最好的书,请最好的夫子,让他远赴千里去京赶考,最后宁锋一举中了探花。”
“宁锋的才华被太傅看中,太傅小姐更是对宁锋一见钟情,两人在京城结了亲,拜了堂,其间太傅小姐也不知道宁锋在老家已有妻室。”
“宁锋也没有说,直到温兰上京寻夫。”
“.........”
最后的最后是这样的。
那个被温家花了大价钱治好的宁老太太被接入京享福,见识到了京城的繁华、跟太傅家的权势后。
她立马翻脸无情,唆使宁锋休了老家的糟妻。
休书一到温家,温兰就哭着不愿相信,上京寻夫。
一番历经苦难后,
温兰找到了再娶的宁锋,可宁锋却不愿意承认温兰的身份,毕竟他已经娶了太傅小姐为妻,怎么还看得上商户出身的她?
温兰宽容地表示愿意给太傅小姐让位,她为了那句嫁鸡随鸡没要名分入府,一边伺候老太太,一边伺候太傅小姐,受尽搓磨。
那几年过得不如狗就算了。
还将温家做生意赚的钱,全都用来给宁锋铺路。
最后温家倒了,穷了,老太太嫌弃她身份低贱,将她赶出府,过得生不如死。
恰巧在这时,老太太得了瘟疫,太傅小姐不愿意伺候老太太,是温兰舔着脸回来给老太太端屎端尿,最后用爱感化了全家人。
故事结局。
宁锋终于意识到温兰是个贤惠的好女人,破例纳温兰为平妻,太傅小姐跟老太太都接受了温兰的存在,团圆美满。
沈帷:“.......”
“姑娘,这戏本子的故事就是这样的。”
“它歌颂了女子该温婉贤惠,该宽容大量,不能计较,要无私的付出,就算夫君跟婆家暂时没有接受她,可在她爱的感化之下。”
“结局一定会美满的。”
“虽然她身份低贱,但婆家因为她那些良好的品德,都会接纳她。”
“京城那些贵妇小姐对女主温兰的评价也十分高,都觉得她是一个既孝顺又贤良淑德的好媳妇,以家里能娶这样的儿媳为荣。”
听着小满口中叙述而出的话,沈帷全身只觉得透心底的凉。
思维入侵,女子地位越渐低下。
这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更不是某一些大事发生后,突然就转变的。
而是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是一句话,一个反对的眼神,甚至是戏曲隐藏的暗示........这让沈帷突然想起了曾经在网上刷到的一条广告。
图案中,全家人和和睦睦的过年,所有人都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吃着饺子,欢声笑语,唯独怀着七个月身孕的儿媳在做家务。
这种小细节的思维入侵,或许并不起眼,或许也没有人留意深想,那就是一幅家庭美满的画。
可扒开来看,却如此的可悲可怜。
“小满,你也觉得,戏曲中的温兰应该无私的付出,哪怕婆婆夫君嫌弃她的出身,将她多次扫地出门,她也该用爱感化他们吗?”
小满望着沈帷那双眼睛,突然胸膛一震。
她研墨的动作停了下来。
如果换作以前,小满应该会对着温兰一阵夸赞,一阵敬佩。
因为京城所有贵妇看完戏曲之后,都会发出这样的感慨,都会赞扬温兰的品质。
她也该这样。
她该从众,该发出一模一样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融入集体。
可现在........藏在骨子里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出来了,小满抿了抿唇,沉默了好一会才说:“姑娘,其实我觉得温兰有点可怜。”
“明明是她治好了婆婆,是她花了那么多银子给宁锋铺路。”
“为什么宁锋高中后,她就被嫌弃出生,被抛弃了。”
“最开始温兰是富商家的小姐,而宁锋就是一个穷书生,她都没有嫌贫爱富,她为了婆家付出这么多,最后却落得个平妻下场。”
“平妻说好听点是妻,可实际上,不还是低正妻一等吗?”
“我其实看这戏曲的时候,心里是不太舒服的,总觉得温兰付出那么多不值当,可所有人看完曲子后都夸她是个好儿媳,我也只能夸了。”
小满能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就代表那些观看戏曲的贵夫人小姐也会有。
只是这种异样感,会被多年来的认知压下去。
等到时间长了。
每个人都习惯性那样认为了。
那么,这种压榨儿媳无私奉献换取认可的事例,就会成为主流。
“那我在插入广告的同时,把这个故事改了吧。”沈帷讨厌这个故事,更讨厌这种无处不在的细节:“在你们能接受的范围内,我把结局改得舒服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