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三)赐我勇气
作者:寂静独行   情绪小记最新章节     
    最近把勇气三部曲读完了:《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拒绝的勇气》。
    其中的一些观点,我认为对于我的生活挺有启发的。
    比如,课题论,阿德勒让我们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
    比如,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
    比如,不要寻求认可。
    比如,不要执着于自我,而要对他人给予关心。这样才能找到“共同体感觉”。
    基督教祈祷文:“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在《被拒绝的勇气》的开篇,我就碰到了和我有共同困惑的人,他问:怎样面对无人理解的绝望和痛苦?他说,这种感觉总在和单位同事开开心心地喝过酒以后,在回家的路上袭来。荒唐无由的空虚在回家的路上涌入心头。虽然他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拥有深爱的妻子儿女,但是失望的感觉依然有增无减。
    他说,好不容易找个人来诉说他的这种感觉,但总是得不到对方的共鸣。
    《被拒绝的勇气》这本书回答他:“万事虚妄人生短暂,人们不可能知道将会发生何事。死亡这件事情不知道何时降临,但是一想到这件事情,就会不安。你的绝望与失望就是在这种空虚和不安中产生的。但我不觉得是它找到了你,都是你自找的,才会看清楚为何这些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无奈的空虚来袭时有一定的模式。
    不要把与朋友和家人愉快的相处当作逃避空虚的手段。虽然一想到将来你就会不安,但是你不要为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烦恼,享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即可。
    工作的时光专心致志,和家人相处的时候就享受相处的时光。
    空虚袭来是因为没有集中思想。
    人生虽然有限,但漫长得足够你去好好生活。”
    我才发现我的绝望与失望来袭的时间段也有固定的模式,以前是黄昏时刻:读书的时光是放学后,工作后是下班后,或者一个人走在外面,或者一人呆在家,通常都是独自一人的时候。
    可是我从来没有准确描述过这个感觉,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看到了别人的困惑。但是绝望与失望这两个字我也不确定用来描述我的感觉准不准确,我认为我的感觉是一种习惯性的“悲伤”。
    阿德勒的目的论一定会认为我这种悲伤是有目的的,不过我不知道目的是什么?
    不过我选择相信书中给出的建议,专注于自己在做的事情,不必有太多的担忧未来。
    想比于已经发生的过去,还没有到来的未来,此时此刻更值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