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食为民生之源,实践为真知
作者:鸡蛋羹鸡蛋羹   古代之败家儿子最新章节     
    朱厚照,这位年轻的明武宗,仿佛化身成了活脱脱的鹦鹉,却不是鹦鹉学舌,而是他对知识的渴求如饥似渴,一字一句地复述着王守仁的智慧箴言。
    在这两日里,他手握犁锄,耳听王守仁的教诲,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是在品味世间最珍贵的甘露。这是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詹事府的课堂里,那些年累积的学问,似乎在这短短两日,都比不上他今日所得的多。
    他,朱厚照,天生好动,坐于课堂,对他而言,不如直面风雨,挑战自我。然而,当他投入其中,他那过人的智慧如同火花般迸发,消化理解的能力让人瞠目结舌。
    历史上的明武宗,凭借一腔热血与自学天赋,未曾一兵一卒,便以智谋挫败了蒙古铁骑,成为了千古佳话。但这句评价,对他来说,或许太过大胆。
    弘治皇帝的眉宇间闪过一丝异样,他的心中充满了震惊。这位皇帝,治理天下数十载,深知大明之疾,却无力回天。然而,今日,朱厚照的一番言论,哪怕他心中不以为然,却也足以让他震撼。
    看着那满身泥泞的儿子,朱厚照的言辞直指时弊,却又不失务实,这让弘治皇帝不禁有些恍若隔世之感。这,还是那个不修边幅、不务正业的朱厚照吗?
    朱厚照看到众人沉默,心中却波澜壮阔。王守仁的卓越之处,不在于他的道理多么高深,而在于他身体力行,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这种实践,是最有力的证明,远胜那些沉迷于书卷、自诩才子的杨廷和之流。
    “你耕作过吗?你没有!但我,亲身体验了。”朱厚照的话语掷地有声,仿佛在宣告,即使杨廷和口若悬河,此刻也已败下阵来。
    纵然杨廷和满腹经纶,能够用百般巧辩将朱厚照辩得体无完肤,但朱厚照的身份特殊,身为太子,在御前用书生的诡辩技巧,不仅无益,反而可能惹怒皇帝。
    朱厚照此刻已彻底爆发,他压抑已久的情感如同火山喷发。他长大了,至少,他明白了何为良莠,何为真伪。他知道,闭门造车虽易,但投身实践,方能深刻体会民生的艰辛。
    在晨曦微露的田间,太子殿下朱厚照挥汗如雨,他的双手被粗糙的土壤磨砺得犹如刀割,每一道裂痕都仿佛在诉说着农耕的艰辛。当他疲惫不堪地踏入东宫的门槛,褪去沾满泥土的靴子,竟惊讶地发现脚上已长出了几颗血泡,那是汗水与土地的深情拥抱留下的印记。然而,即便是这样的第一天,第二天,他依旧毫不犹豫地踏入田野,因为他的心中,燃烧着对农夫们苦难生活的深切感悟。
    朱厚照的脸上,不时闪过一丝同情的光芒,他郑重地对父皇弘治皇帝诉说:“父皇,王先生曾言,若人无同理心,纵有满腹经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想那劝农书,若传至民间,恐怕只会让农人们哑然失笑,朝廷对农事的不解,他们又怎会不私下议论呢?”
    “杨师傅常言,国泰民安,天下归心。但这样的劝农诏令,又怎能赢得百姓的信任与心悦诚服?”
    “我……在亲身体验农耕之后,再听王先生朗读那《劝农书》,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羞愧,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王先生又道,学问之基,同理心为先,良知而后,良知不过是忠孝仁义,看似繁复,实则简单。有了良知,践行起来,又岂是难事?杨师傅他们每日闭门造车,口口声声教我爱民如子,仁政为民,却不曾想到,真正践行,却是如此艰难。”
    杨廷和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似乎从未料到,太子殿下竟会如此直指人心。
    “太子殿下,现在正是你专心读书的时光。”杨廷和小心翼翼地提醒。
    朱厚照却是一笑,目光如炬地盯着杨廷和,语气坚定而有力:“杨师傅,你错了,读书的意义何在?”
    弘治皇帝听得出,儿子的话中透着坚定与决心。他看着朱厚照,心中既是惊讶,又是欣慰。太子不仅肯吃苦,更愿意亲自去感受百姓的疾苦,这让他这个父亲感到无比的骄傲。
    他深知,一个不愿吃苦的人,纵然才智过人,也难以守护这江山社稷。而他最痛恨的,就是朱厚照的懒惰成性。
    弘治皇帝静默片刻,等待朱厚照继续他的真知灼见。
    “殿下……”杨廷和欲言又止。
    “杨师傅,你错了。”朱厚照打断了他的话,“读书,是为了知行合一,是为了更好地去理解和感受这天下苍生。你告诉我,读书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杨廷和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此乃学习圣人之道乎?”
    王先生在他身旁,面对着众读书人的质疑,总能以他那独到的撕逼技巧,将对手一一击败。在西山,王先生几乎无人能敌,往往是他将对手压制得服服帖帖。这些迂腐的读书人,永远无法领悟到王守仁那自幼便勤于思考的惊人力量。若在今世,这便是斗破苍穹中那位惊天动地的存在,宛如大魔王般令人敬畏。
    朱厚照不过几日所学,便已初窥门径。
    因为那些质疑者的理由,与杨廷和的见解不谋而合。如今,他只需借王先生之口,便能反击回去。
    “圣人之道,旨在探求真理,拯救苍生,推行仁政。”
    朱厚照仰天大笑:“杨师傅,你懂得耕种吗?”
    “什么?”
    又是这个问题。
    杨廷和几乎想哭,能不能换个话题?
    “杨师傅不懂耕种,读了半辈子书,究竟穷究了什么真理?”
    “殿下,世间的学问,岂止耕种。”
    “耕种乃国之根本啊。”朱厚照悠然自得,言语间还带着一丝挑衅地望向林蒙。
    弘治皇帝目瞪口呆,太子辩论的每一句话,都似乎蕴含着深意,这个看似不谙世事的少年,竟然能与翰林侍学唇枪舌剑,而且……竟然不落下风。
    朱厚照继续道。
    “我朝以农为本,杨师傅也曾言及。若杨师傅连耕种都不懂,如何能兴农?杨师傅不事耕作,怎能体会农夫们的苦衷?没有同理心,却自诩学问无边,岂不知耕作才是真正的大学问。”
    “仁政、大治,看似复杂,实则简单,不过是让百姓有饭吃。百姓的粮食,从何而来?源于耕作。”
    杨廷和哑口无言,他算是彻底服了。
    此刻,他竟觉得耕作二字,让他心生厌恶。
    朱厚照摇了摇头:“本宫热爱耕作,耕作实乃一门深奥的学问。本宫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更重要的是,本宫牢记职责,绝不止于耕作本身,而是在耕作中,领悟圣人的智慧。”
    在这金色的晨曦中,本宫林知,如同沐浴在圣光的洗礼下,对圣人之道领悟得淋漓尽致。他心中所怀揣的仁政理想,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无尽的希望与重要。而这智慧之花,竟是在田间地头的劳作中悄然绽放——若不亲历百姓的艰辛,怎知仁政的真谛?
    本宫的目光穿过薄雾,映照出那些衣衫褴褛的劳作身影,他们的面容因劳作而坚毅,却因饥饿而显得苍白。他们的汗滴,洒在土地上,而他们手中的收获,却连本宫衣袍一角的价值都不及。一顿丰盛的宴席,竟是他们一年辛勤劳作的回报,这一幕幕,让本宫的心中充满了震撼与感悟。
    随着见识的加深,本宫对圣人之道的体会愈发深刻:“圣人之道,何其高远,又何其质朴!”
    “那么,圣人之道究竟是什么?”
    “不过是耕作二字!”
    话音刚落,杨廷之老脸不禁扭曲,而朱厚照却是心中一动,这一刻,他不是为了唇枪舌剑,而是由衷地感慨:“耕作,是这片土地上生命的源泉,是养育万民的摇篮。圣人的智慧,就蕴藏在每一寸土壤之中,而非那高深的典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