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深情感民,朱厚照的悲悯之心
作者:鸡蛋羹鸡蛋羹   古代之败家儿子最新章节     
    第三百四十八章:深情感民,朱厚照的悲悯之心
    在弘治帝的治理生涯中,赈济灾民的事已屡见不鲜。
    然而,如此细致入微的关怀,却是前所未有。
    他一一记挂,每一人,每一户,他们的往昔、现况,乃至未来……
    凝视着这一切,他轻轻叹了口气,这时,方才回想起太子朱厚照的尖锐批评。太子指责他徒有虚名,不知民间疾苦,对他的施政嗤之以鼻,指责百官只是自诩仁政的虚伪之徒。
    这些言辞,太过激烈。
    这不是一个太子应有的言辞。
    弘治帝林才,心中不禁有些怒火中烧。
    然而,此刻……
    他沉默不语,目光如炬地落在朱厚照身上,久久之后,才缓缓开口:“太子林才曾指责朕……”
    这话,显然是针对在场的刘健等人。
    刘健等人不由自主地望向太子,心中暗自摇头。
    太子殿下,还是如此稚气未脱,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幸好,陛下只有一个儿子,若是……恐怕……
    众人对太子,心中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丝失望。
    他们无法理解太子的所作所为。
    尤其是身为子嗣,指责父皇,这本身就是一种大不敬。
    弘治帝继续说道:“他说朕不知民间疾苦,昏庸无能,诸卿家,对此有何见解?”
    “……”
    刘健等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他们原本因下西洋之事烦恼不已,如今又添上了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太子。
    林蒙突然插话:“陛下英明。”
    众人一愣,随即想起什么,纷纷附和:“陛下英明。”
    弘治帝得意地瞥了林蒙一眼,这个马屁精。
    若徐经的船名,应称作“人间渣滓林蒙”才对。
    当然……
    这只是一个瞬间闪过的念头,弘治帝深知,这洋洋万言的奏疏背后,凝聚着太子的心血,也有林蒙的智慧。
    他不动声色地说道:“朕有时也会想,朕多年来勤勤恳恳,论及勤政,朕自认不输历代君王。”
    “然而……太子的话,却也击中要害……”
    刘健等人不禁愕然,忍不住问道:“陛下为何如此说?”
    他们觉得,陛下这是气昏了头。
    弘治帝道:“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啊。”
    一声悠长的叹息后,弘治帝指向案牍上的奏疏:“都给诸卿们看看,他们也应当学习,看看事情该如何妥善处理。”
    几乎没有人能听出,弘治帝的话中,是真心实意,还是暗含讽刺。
    不过,朱厚照听着,却是心中畅快。
    这两个月来,他深入民间,与生员们同吃同住,细致调查,待到资料汇总完毕,他与林蒙便根据这些详实的情况,为每一位流民精心规划未来。
    在林蒙的深刻洞察下,我们才明白,单纯的粮食救济,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今日救急,明日呢?这天地间,真正的渴望,并非是朝廷的施舍,而是生存的出路。
    这浩瀚大明,需要的,并非仅仅是那些自称仁者的身影。
    如今,我们迫切需要的,是给每一位受灾的百姓,那些背井离乡的流民,指明一条自食其力的康庄大道。
    然而,要实现这一愿景,谈何容易!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即便是最为精明的能吏、最为仁德的官员,也不过是怀着善良之心,打开粮仓,迎来饥饿者的一声感恩,但这,真的足够吗?
    然而……这,显然还不够!
    为了每个人的未来,我们必须洞察每个人的处境,了解他们的能力,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家庭负担。否则,我们一厢情愿的安排,可能会将他们推向深渊。
    张三八,家徒四壁,老母病重,若强制他出关拓荒,那不仅是对他的苦难的加剧,更是对其家庭的不负责任。
    因此,林蒙细致入微,针对张三八一家的实际情况,暂时安排他们在西山劳作,给予他们暂时的安宁,避免再次颠沛流离。
    而李家兄弟,身强力壮,家无重负,他们正是出关拓荒的最佳人选。让他们凭借自己的汗水,开垦出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会满怀感激,热情洋溢。
    林蒙亲自指导朱厚照,教他以智慧之眼看待不同的困境,既不落得善人式的虚名,也不盲目地将人推入未知的深渊。
    在这个过程中,朱厚照似乎领悟了深刻的道理,他开始意识到,每一户人家,都不仅仅是朝廷档案中的一个数字,他们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自己的情感。
    通过与农户们的深入交流,朱厚照逐渐明白了他们的心声,这种认识,让他更加坚定。
    于是,林蒙传授给他“林法”,动员学子们深入调查,精准了解每个人的需求。如此一来,赈济不再是难题,而是变得井井有条。
    每个人的需求,我们都能明察秋毫,给予他们最适合的帮助,让他们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
    此时,朱厚照不禁对林蒙投去充满感激的目光。
    您知道,文字的力量在于它能像画笔一样,描绘出生动的画面,激发读者的情感。以下是对您提供的文本进行修改后的版本,力求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
    在朱厚照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无数的秘密。直到后来,他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看似不羁的林蒙,竟用他珍贵的短裤来戏谑自己,说是脸巾。真是个顽皮的家伙,他居然乐此不疲地帮他洗衣服,那种乐趣,仿佛能洗净世间一切污秽。
    朱厚照选择了沉默,因为他深知,尽管林蒙有时顽皮至极,但他始终把他当作最真挚的朋友。在大是大非面前,林蒙从未欺骗过他,反而从这位好友身上,他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这些知识,如同照亮前行的明灯。
    刘健等人带着几分狐疑,接过厚厚的奏疏,开始翻阅。然而,很快,他们便被深深地震撼了。
    刘健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作为百官之首,他见过了无数关于民情的奏报,但没有任何一份能像太子与林蒙关于西山的奏报那样,让他如此触动心弦。
    奏疏上,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户名跃然纸上,每一个名字背后,都藏着一个家庭的故事:谁家的女儿如花似玉,谁家的儿子英勇无畏,谁家的父母安享晚年,谁家曾历经磨难,他们适合做什么,他们未来的路在何方……
    这一切,仿佛一千多流民的面孔在眼前生动起来。他们每一个人的未来规划,都如此细致入微,以至于让人几乎挑不出任何瑕疵。比如,那位名叫张三八的流民,留在西山确实是最好的安排,他的母亲应当在那里安度晚年。
    可以想象,这样的安排,如同给张三八、李家等流民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他们虽然可能需要跋山涉水,去那片荒芜之地开垦,但心中充满了喜悦,因为他们看到了未来,看到了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希望。
    刘健沉默片刻,将奏疏递给了谢迁。谢迁又递给了李东阳,李东阳再递给了马文升。每个人的眼中都闪过震惊,却又一时无言。
    谢迁的眼眶甚至泛起了泪光,泪水滑落在奏疏上。一千多流民的安置,或许在别人眼中微不足道,但对于内阁大学士而言,每一次取舍都关乎天下的安危。然而,这份奏疏,却是太子殿下亲自赈济的流民啊!太子殿下能够将一件政事做到如此细致的地步,这不就是大明之幸吗?
    为何,以前竟没有发现太子殿下有如此非凡的本事?
    刘健肃容正色,语气坚定:“殿下,这是如何做到的?”
    ---
    这样的修改旨在增强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氛围。
    惊艳之果,让人瞠目结舌,竟直追太子殿下的英姿,那些地林官员在旁,简直是成了默默无闻的尘埃!
    刘健一众,虽历经官场沉浮,却也自诩若亲临其境,未必能显此等神通。
    于是,刘健心头涌起层层疑云。
    朱厚照略作沉思,语气中带着几分轻松道:“答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只需倾注满腔热血,便能成就非凡!”
    “倾注热血?”刘健紧追不舍,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还请殿下详解一二,老臣甘愿洗耳恭听,以求真传!”
    “指教?”朱厚照眉宇间闪过一丝得意,朗声道:“此事并无玄机,只需与流民共餐共宿,感同身受他们的苦难,这不正是圣贤教诲中的真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