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杨西岑和陈舒赶着人家工作人员刚上班的时间点去领结婚证。
人不多,领结婚证的过程还挺顺利的。
杨西岑把介绍信和证明材料交给工作人员,又和陈舒填写了一些材料,没一会儿,一张红色喜庆的奖状式结婚证就到手了。
杨西岑拿着结婚证还有些不敢相信,他娶到舒舒了?
不会是在做梦吧?
“舒舒。”
“嗯?”
“你打我一下,看看疼不疼。”
陈舒也觉得有些不真实。
她就这么结婚了,今天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天,可对于她和杨西岑来说,今天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不过见杨西岑这样,她还是没忍住笑骂:“傻子!”
“舒舒快点。”
陈舒如他所愿,在杨西岑胳膊上掐了一下。
好整以暇的问:“怎么样?疼吗?”
杨西岑仔细感受了一会儿,呆呆的:“好像疼,又好像不疼。”
他看向陈舒,提议道:“要不舒舒你亲我一下?”
“我看看真不真实?”
陈舒:……
“美得你!”
陈舒想从杨西岑手里拿回那张结婚证,被他躲了过去。
“舒舒小心点,别撕烂了。”
他认真的把结婚证折好放进兜里,郑重其事的拍了拍胸口:“这么重要的东西还是我放着吧。”
陈舒见他样子,不由得好笑:“这么珍惜啊?不然咱们回去做个相框给挂起来?”
杨西岑眼睛亮了:“好主意!”
“我要把它挂在咱家堂屋,谁来了都能看见的那种!”
陈舒:那倒是也不必这么郑重。
陈舒本来以为杨西岑就是说说而已,直到结婚那天,她真的在堂屋看到了他们俩的结婚证,还被人笑着调侃,顿时哭笑不得。
领完结婚证,他们今天来县城的两件大事就办完了。
之后他们又去了县城钢铁厂,陈兵已经入职一个多月了,去看看他适应的怎么样。
当然,主要是为了提醒他不要忘了28号的婚礼。
路过供销社的时候,杨西岑作势要往里面拐。
陈舒不明所以:“你干嘛?还有东西要买?”
杨西岑理所当然回应:“我去买点红色布料,省得舒舒做衣服不够用。”
陈舒:……
想也知道他说的做衣服不是什么正经衣服。
她一把拽住杨西岑的袖子,咬牙切齿:“你回来,我衣服够穿,不需要做衣服。”
杨西岑满脸你别骗我了的表情:“怎么会够穿?我都听人说了,女人衣柜里总是少一件衣服,舒舒你不要舍不得,我的钱和票都给你,衣服管够!”
“我可真是谢谢你了。”
“不用谢,这都是我身为丈夫,该为舒舒做的。”
最后杨西岑还是没买成,因为陈舒拉着他不让他进去。
到了钢铁厂,找门卫大爷留了个话,让他带给陈兵,然后两人直接就走了,都没等陈兵从厂里出来。
等陈兵接到消息,跑到大门口的时候,大门口已经空无一人了。
他问门卫大爷:“大爷,不是说我姐来找我吗?人呢?”
门卫大爷:“哦,那俩小年轻啊,走啦。”
陈兵:???
“走了?”
“是啊,他们说来看看你适不适应厂里的生活,还说让你别忘了回家参加婚礼。”
陈兵:连个面都没见到,就是这么看他适不适应的?
门卫大爷感慨:“大爷我当门卫这么多年了,也见过不少男女同志搞对象,还没见过像你姐他们俩那么般配的。”
陈兵愤愤不平。
般配有什么用?
连亲弟弟和小舅子都不愿意见一面了!
哼!
他要和他们绝交一星期!
……
随着婚礼的日期一天天的临近,陈舒的心情难免紧张。
幸好她的那篇要改编成连环画的小说还有不少细节的东西需要她去做。
陈舒干脆把心神都投入进去,希望以此来转移一下注意力。
这篇小说陈舒写的时候,并不是很长,还没有达到能专门出一本小人书的篇幅。
不过由于小说的故事内容契合当下知青上山下乡的主题,展现了知青在农村建设中的积极向上,有所作为的一面,并且响应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
编辑和她说,如果能适当的对小说进行增修,达到出版社要求的长度,让连环画的内容能够更加丰富精彩,这篇小说的连环画出版就是板上钉钉的了。
连环画和小说不一样。
小说对于一些事件的背景和精彩经过可以详略得当的用第三视角叙述或者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
读者通过这些叙述和对话,能够得知一些故事信息,并且对未知的故事产生紧张感和期待感。
连环画的话,虽然有的图片下方会有文字进行简单描述,但最吸引读者的部分还是“画”。
这时候怎么用几幅画面表现出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就是需要仔细考虑的事情了。
当然,这只是陈舒自己对于小说和连环画的理解。
在这方面她毕竟不是专业的,还有很多欠缺。
编辑也没指望她能考虑到方方面面,只说让她在不偏离原本故事情节的情况下,对故事进行适当的扩充,也算是给读者制造一些小惊喜。
至于其他的绘画方面,自然有专业的人负责把关。
虽然编辑这么说了,但这是陈舒第一篇要改编成连环画的小说,她对这篇小说改编的期望还是挺高的。
于是在婚礼前的这段时间,陈舒又把当初写好的大纲找了出来,前后仔细看了两遍,对于故事情节的修改大致心里有了数,连杨西岑喊她去县城取照片她都没去。
除了编辑要求的,陈舒想了想,还把主角的人物设定和自己写的大纲重新抄写了一份给编辑寄过去。
她希望这两样东西能对负责改编的人提供帮助,毕竟她不希望自己笔下的人物变得面目全非。